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珍珠泉200年(4)

2010-08-21 08:37 《齐鲁周刊》/ 吴永强 /

 

■相关链接

 

珍珠泉之最

 

□花蜜

 

最早入住者


  历史上最早圈占珍珠泉,在这里为自己造起豪华府第的是金末元初被忽必烈封为济南公的张荣。张荣祖孙三代一直把珍珠泉大院作为他们的住宅,在院内修建了不少楼、台、亭、阁、白云楼,“历下八景”之一的“白云雪霁”即其中的白云楼。济南当地人俗称其府第为张舍人园子。

 

最奢华主人


  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封次子朱见潾为德王。朱见潾初建藩德州,后以德州地方贫瘠,风沙过大为由,要求改建王府于济南城内。1466年,德王改其驻地为济南,并将原都指挥司署(珍珠泉附近地区)改建为德王府。1468年,宪宗又命将济南在城课税之半赐德王。据史书记载,当时德王享受的各种待遇仅次皇帝一等。


  朱见潾兴建德王府时,大兴土木,东至县西巷,西至芙蓉街,南至今泉城路,北至后宰门街,所占面积约为当时济南城的三分之一,修起宫城、殿堂、楼台、亭轩等,极尽豪华。并以珍珠泉和北面的濯缨湖为“西苑”。朱见潾在藩52年,在王位61年,死后葬于济南长清境内。


  1639年正月十五日,清兵攻入济南,德王朱由枢及其官属被俘。清兵焚德王府,掳走财物无数。偌大的德王府遂成为一片废墟。


 
最认真主人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巡抚周有德在明德王府旧址开始兴建巡抚衙门。周有德下令拆掉衡王府大殿,把所有能用的木材砖料,就连衡王故宫的名花异石也悉数迁至济南。


  这次修建巡抚衙署,虽缩小了范围,但所占面积仍近110亩。原濯缨湖的一部分划到西墙以外,现在珍珠泉院内海棠园前后的湖水,即当年濯缨湖残留的东半部分。原湖水从旧王府流出,至今仍呼西半部分为“王府池”。同时平掉珍珠泉北德王府原来的假山,修建巡抚官舍。署内偏西有巨竹丛生,再西还有广厦五间;向南才是方广亩余、水深而清的珍珠泉。水中建有戏台,用以演戏。


  此后至清末,抚院总体规模和主要建筑基本保持未变。巡抚衙署修建后,康熙、乾隆几次南巡经过济南,都以珍珠泉巡抚衙署作为行宫。康熙皇帝在六次南巡中,有三次来济巡视。

 

最荒淫主人


  在山东历任巡抚中,最荒淫贪婪者要数国泰。清乾隆皇帝在世时惩治腐败,国泰倒台丢掉性命是浓重的一笔。《清史稿》为国泰立传,史官在列数国泰的罪行及下场后,笔锋一转,告知后人:“观其所诛殛,要可以鉴矣!”比国泰稍早,亦是乾隆年间,刚来济南不足百天、位子还没坐热的山东巡抚蒋洲因贪污被法办,两人可谓“惺惺相惜”。


 
最唯美传说


  传说,珍珠泉的串串珍珠是当年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所化。远古时代,舜耕于历下,勤于政事,常四方巡视。有一年,舜远行南方,而山东一带遭受了大旱,娥皇、女英带领父老兄弟早晚祈祷上天降雨,但姐妹二人膝盖跪出了血,天空仍没有一丝云影。


  姐妹俩又带领大家向龙王要水,人人双手都磨出血泡,终于挖出一口深井。正在这时,南方传来舜帝病倒于苍梧的消息,娥皇、女英当即启程南行。看着挥泪话别的人们,她们禁不住一串串泪珠洒落大地。突然,“哗啦”一声,泪珠滴处,冒出一股股清泉,泉水如同一串珍珠汩汩涌出,这就是今天的珍珠泉。

 

生命最顽强海棠


  北宋任齐州(今济南)知州的曾巩,在珍珠泉畔建有“名士轩”,并有手植海棠存活至今。之后历代吟咏珍珠泉的诗文颇多,蒲松龄也曾在《聊斋志异》中提到过这里。


 
最佳建筑师


  清道光六年(1826年),巡抚武隆阿在珍珠泉上建起澄虚榭。建澄虚榭史书并无过多的记载,可为此却成就了济南一位建筑名师——魏祥。


  魏祥,济南历城人。在修建巡抚署澄虚榭时,工匠头的建筑设计不合巡抚武隆阿意,魏祥散工饭后悉心钻研,在地上划来划去进行设计。巡抚武隆阿见其设计颇合己意,便令其承建工程,随之一举成名。此后济南的府县学宫、节孝祠、魁星阁、文昌阁、城隍庙、贡院号舍以及齐河的大桥等建筑,都由魏祥设计,遂成为著名工匠,日后获六品官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