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200年(2)
和中国的其他地方一样,各种势力从珍珠泉大院出发,蔓延全省,后又回到大院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复兴的时期,远非今日我们想当然的逐渐走向衰落。一代新的政治人物和盘托出已经崛起,他们勤奋、克制,力图重新树立道德和榜样;他们大力挖掘人才,为官僚系统注入了新的生机。比如,李鸿章建立了还算现代化的军队,创建了江南制造局;山东的丁宝桢治理了黄河及大运河的水患,加强了地方团练,改革了盐政。
这是一个历史杂陈的大变革时代,和中国的其他地方一样,各种势力从珍珠泉大院出发,蔓延全省,然后又回到大院。
然而,惯有的施政方针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诸如清初山东巡抚方大猷制定一系列奖励垦荒的优惠政策,如垦荒归己,三年内不征赋税,由官府贷给农民耕牛、种子和资金等;康熙年间山东巡抚张鹏治理小清河,“躬历下邑,询河要害,浚河故道,通锦秋湖而清河泊不受水患”。这些举措固然有利于民,但面临新形势的丁宝桢、袁世凯们,在珍珠泉畔流连的步伐并不比他们的前任轻松。
1900年3月21日,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麻烦之后,刚刚正式就任山东巡抚不到一个月的袁世凯,在济南与德国人锡乐巴订立了一份正式的铁路章程,几年之后,一条铁路将济南和青岛连在了一起。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包括袁世凯、周馥几任巡抚在内的许多山东地方官员,对这条铁路的铺设,态度还是相当明朗的。仅仅就袁世凯和周馥来看,他们对这条铁路的认识,不仅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前任,也超过了北京的许多同僚。
1903年2月,已经接替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的周馥,委托驻柏林的公使荫昌转交给了山东铁路公司董事会主席菲舍尔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铁路像是为了永恒不朽而建的,但乘车旅行却相当节省。在铁路官员和地方当局之间存在着良好的融洽关系。一旦将来铁路完全建成,无疑会使商贸腾飞。”
在同一个大院里,袁世凯的前任满洲贵族毓贤则与其完全不同,当袁世凯循着李鸿章的道路继续图谋洋务之时,毓贤依然继承了他的祖宗完全盲目排外的思想,纵容拳民烧教堂,杀教士;教士求保护,毓贤下令置之不理。后来毓贤调任山西巡抚,排外更加变本加厉,他曾在太原杀害传教士46名,震惊中外。
济南作为北方商贸重镇的地位不断加强,娼妓业不断发展。这让遵从祖宗遗训、重农抑商的毓贤深感头疼,不得不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下令把济南所有娼妓抓起来,然后以猪肉的价格卖给郊区农民当老婆。
每一个珍珠泉的主人都试图让自己在这里呆的长久一些
五四运动爆发后,齐鲁大学、济南一师等学校学生展开游行,学生大都集中到芙蓉街南口以西、大布政司街南口以东。当局被迫派出代表和学生谈判,承诺答应学生的其他全部条件,并电告北京,要求北京政府拒绝巴黎和约签字。
珍珠泉偶尔显示出它的屈服,而每一个珍珠泉的主人都试图让自己在这里呆的长久一些,然而历史的变动并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