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珍珠泉200年(3)

2010-08-21 08:37 《齐鲁周刊》/ 吴永强 /

  这年9月26,周自齐在珍珠泉大院的珠泉精舍为孙中山举办茶话会,并陪同孙视察山东。16年后的1928年,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张宗昌由日本驻济南领事馆的汽车开路,悄然驶出珍珠泉大院的督办公署,逃往天津。5月2日上午,孙中山的继任者蒋介石进入济南,将北伐军总司令部行营设在珍珠泉大院。下午,蒋介石主持召开珍珠泉军事会议,部署继续北伐。


  当年珍珠泉大门外面,和当时其他衙门一样,有一座砖砌的大影壁。影壁外边不远,是一座木制的牌坊,牌坊上面有四个金字“齐鲁总制”。除去牌坊周围有一条通路,两旁全是小饭铺:有的卖煎包,有的卖大米干饭,有的卖锅贴或包子、面条,物美价廉,很受人们欢迎。1930年韩复榘主鲁时以拓宽马路为由,将其拆除,当时还引起文化界的强烈不满。


  尽管珍珠泉大院历经沧桑,但“院前大街”这个街名一直没改,它始终是旧济南最繁华的大街,也是当时济南的政治、经济中心。


  早在1899年7月,在院前大街路西就建立了大清院前邮局,当时称作“第一支局”,是济南老城历史上最早的一家邮政局。创立于1862年的济南“祥”字号老店——瑞蚨祥绸布店最早就设在这条大街的南端,是一座有着五间门面的大店铺,以后才在济南其他地方及外埠设立分店。1902年,浙江籍人乐镜宇创办的宏济堂药店最初的店址也是设在院前大街上,只是后来因店铺于1915年被焚毁,才又迁到院东大街开业。


  在刘鹗的《老残游记》中,还记述了院西大街在光绪末年有一家叫做“日升昌”的汇票庄,老残因给黄瑞和治好溃烂病,接受了他一千两银子的谢礼,到了济南后,拿了八百两银子去该汇票庄汇给江南老家。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在院西大街上确实有一家日升昌汇票庄,是山西李姓经营的,他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号。这说明清末民初的院西大街确实是当时商界大户争相设店的宝地。


  1937年,韩复榘焚毁珍珠泉大院后,珍珠泉大院一度废弃。无人占领便为百姓提供了“可乘之机”,许多人用剪刀等将铁丝剪开钻到院内,去看珍珠泉水,孩子们钻进去捉蛐蛐。抗战时期,据说珍珠泉侧假山洞中有一巨大毒蝎,一日军入内,被蝎子蜇伤,不治而死。毒蝎的照片曾被各家报馆争相刊登,后不知所终。


  到了1948年济南战役爆发时,珍珠泉虽已荒废,但周围院墙还在,被用作国民党的炮兵阵地,成为交战双方激烈争夺的前沿。解放军入城,珍珠泉大院搭起帐篷,设立了济南临时战伤医院。


  建国后,珍珠泉大院成为山东省级机关第一招待所。从1951年起,济南园林部门疏浚珍珠泉院内的玉带河,垒砌泉池,栽种花木,平整路径,扩大珍珠泉池,整修了原抚衙大堂和现在海棠园内的两座北厅房及其他平房等。


  1953年,珍珠泉南岸建起珍珠泉礼堂,珍珠泉大院再次成为山东省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1954年,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大会,以及接下来的第二、三届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原巡抚大堂用做餐厅,后来一度改为舞厅,那几处平房则作为各代表团会议室。1958年至1960年在这里举办过农业展览。1979年,设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珍珠泉大院成为省人大常委会所在地。


  毛泽东曾经多次参观珍珠泉。1952年10月27日,毛泽东第一次游览珍珠泉,在泉池北岸,看完乾隆盛赞珍珠泉的御碑后,他说:“乾隆这个人好出风头,走到哪写到哪。”5年之后的3月18日,毛泽东又在珍珠泉礼堂为山东省直机关党员干部作了《思想问题》的报告。又过了3年,毛泽东来到珍珠泉大院的全省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最新成就展览和工人技术表演现场。土发电机制造者五莲县农机厂工人宋学林告诉他一些偏远山区农民用上了土发电机发的电,“很多农民很激动,感谢共产党和您”。毛泽东说:“还感谢我?感谢党就行了嘛!”


  一位研究济南文史的专家透露:“建国初,珍珠泉曾经短暂开放过,2002年的再次开放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是他也看到,刚开放时车能够从南门进从北门出,畅通无阻,如今已是不能,明戏台、海棠园等景点亦被重新封闭起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什么时候市民能够真正畅游珍珠泉,还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