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韩复榘
自袁世凯的北洋系始,近代中国,军阀横行,其间有祸国者,有变节者,有高尚者,有名垂青史者。他们掌握一支私人军队,控制一个地区,并在一定程度上独立行事。军阀的产生有太多“因”,也给中国种下了太多“果”。我们选取这个特殊的人群,从他们的角度,重新打量中国现代史。
单讲韩复榘。
督鲁7年有余,是韩复榘一生活动的顶峰,顶峰一过,就立即到了“盖棺”之日——将山东拱手让于日军,遗臭万年。但是,如若将他置于民国37年的历史中去考量,从最初的北洋系周自齐,到最后的蒋介石嫡系王耀武,几十年间几十个大小军阀轮番控制山东,韩复榘无疑是最可圈可点之人。
当代学者徐北文曾撰文称:“韩复榘在西北军以能诗文、擅书法发迹。他在山东主政后,把一些术士、僧道统统赶出衙门,并重用何思源、梁漱溟、赵太侔等新派文人。韩与张宗昌的不同,是由于文野之分。”
韩复榘致力于教育,改良民俗,体恤民情应予以肯定;其擅自撤退,致使山东沦陷,应予以否定;而其战前的抗战准备及其抗战后的一度抵抗,应予以肯定。他澄清吏治,而自己却我行我素;他严于治军,逃跑时却纵兵对百姓进行烧杀抢掠;他竭尽全力剿匪,使社会安定,却又嗜杀成性,枉杀百姓……
我们无意给韩复榘翻案,只是尽量将他身上固有的标签去掉,还原历史。
多年夙愿,“踞一地而称王”
这一天,山东省政府里好不热闹。车子出出进进,人员忙忙活活。院子里,花花绿绿的标语满墙都是,各色旗子随风招展。
早早起来,韩复榘浑身上下拾掇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在省府各处巡视一圈,看到诸般事体都准备妥当。几个月来,他一边为终于可以“踞一地而称王”而如释重负,一边将忧虑的目光伸向他的四邻——蒋介石对韩并不信任,已控制华北和青岛的张学良也开始觊觎山东。
时间锁定在1930年9月9日,韩复榘就任山东省政府主席。以后每年届此,即举行一次隆重的纪念会。
其实在两年前,韩就已经盯上了山东。
1928年的5月16日,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中,冯玉祥在泰安组织山东省政府,韩虽在河北督战,心却跑到了山东,企图当山东省政府主席。但冯玉祥却举荐攻占山东有功的孙良诚出任,石敬亭暂代。韩复榘怅然若失。
冯玉祥把手下最能打仗的军队叫“韩石二孙”(即韩复榘、石友三、孙良诚、孙连仲)。冯总是对人说,这是我四只老虎。从1910年韩复榘投到冯玉祥(冯时为清军新民府营长)旗下,担任冯的司书生,到1927年,韩已是第三方面军总指挥。然而,多年来政治上的连连失意很难匹配他“常胜将军”的美誉。
“韩老虎”最大的心愿就是“踞一地而称王”,冯玉祥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蒋介石给了。
1890年,韩复榘生于河北霸县东台山村一个小康之家。10岁时举家躲避义和团,家道中落,常常“家无隔夜粮”。其父不甘心让自己子女断了“书香”,令其入学。有时韩复榘白天打柴,晚上读书,但后来恶赌成性,14岁时,家人为其娶妻高艺珍。因家境不好,他的婚事是同三哥韩复模同一天办的。
韩复榘赌性仍不改,赌债越积越多,他只好筹集路费,悄然离开霸县,下关东谋生去了。一时间,“韩复榘失踪”成了轰动霸县赌场、酒肆中的一件新闻。是年,韩复榘20岁。
韩复榘曾两度担任河南省主席。第一次,1928年12月,冯玉祥把河南“送”给了韩复榘,但是却夺了他的兵权。
第二次,叛冯之后,蒋介石再次将河南送到了韩复榘面前。
跟着冯玉祥多年学到的施政方针,终于可以在河南具体实施,从总的方面来说,韩复榘基本上沿袭了冯玉祥的各项施政措施,诸如“拼命为民、任劳任怨”,重视教育,尤其是改良民俗,更是当年冯玉祥的“拿手好戏”。韩复榘对河南的短暂治理,也为后来治理山东提供了一个样板。
韩复榘本想对河南好好经营一番,然而不到一年,中原大战爆发,他不得不率军怏怏离开,奔赴战场,替蒋卖命。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