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新闻 >

专家回应质疑:为何选马铃薯当国家主粮

2010-03-12 22:01读取中...

最近,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是两会。在有关两会的众多新闻和话题中,我注意到全国人大代表、大寨“铁姑娘”郭凤莲的提案《确立马铃薯主粮地位 促进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受到各大媒体和网络的关注。从昨天到今天,刊载提案原文的郭凤莲博客文章挂在新浪网首页和博客的多个位置,引发广大网友热烈关注和讨论。仅仅一天时间,提案点击量就近10万,评论数更是达到400多条。
 

作为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一个毕生从事马铃薯研究的老专家,我对于“马铃薯”引发如此热烈关注和讨论,备感欣慰,这说明不仅仅是国家“一号文件”,社会各界对马铃薯也开始重视。
 

首先向被誉为“铁姑娘”的郭凤莲女士表示感谢,她来自农村,虽位居全国人大常委,但一直没离开基层,她最能代表农民的心声。


我细细浏览网上的回复,发现一些问题。有些网友对“将马铃薯作为国家主粮”提案予以各种质疑,并对郭凤莲女士说了很多不礼貌的话,本来只是视为网络上的一种声音,后来发现很多网友(即使是支持者)也缺少对马铃薯的认识,发表不妥、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观点,给很多人产生误导作用。发现无论是这一提案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大都缺少对马铃薯作用和意义的基本认识。我特别在网上开通博客,就网友提出的很多质疑和不正确观点予以纠正和说明,希望各位朋友以客观、正确的角度来认识马铃薯,以真诚的态度来对待郭凤莲女士提出的“确立马铃薯主粮地位 促进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两会提案。这篇小文就算是一次马铃薯的科普。稍后有时间再写几篇专业性稍强一些的。


一、什么是国家主粮

我理解的主粮,就是一个国家基于粮食安全、粮食储备考虑重点对待的粮食,这跟某个人愿不愿意吃、喜不喜欢吃不是一个概念。联合国早就把马铃薯与玉米、小麦、水稻一起列为四大主粮。西方发达国家五、六十年前就将马铃薯作为主要食物。因为它增产潜力大、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耐储存、产业链长、加工转换能力强(这在后面会分别说明)。有网友说的马铃薯只能当菜、口感不好,一是因为我国土豆品质退化、品种少、二是因为对马铃薯了解还太片面。
 

二、马铃薯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

有网友质疑“难道要为了把马铃薯当主粮而去抢占水稻、玉米的耕地吗?”,这是十分片面的。郭凤莲提案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马铃薯增产潜力巨大,在不增加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可实现大幅度增产。


马铃薯的生长特点非常适合那些土地有限而劳动力充裕的地方,而这种条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与其他主要作物相比,马铃薯可以在土地更少、气候更恶劣、更干旱的条件下生产出更多富有营养的食物。这在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中国,它的推广意义比其他作物更大。

《齐鲁周刊》介绍 | 新闻线索提供 | 广告合作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2011年媒体刊例 | 技术支持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贡院墙根街2号《齐鲁周刊》杂志社 邮编:250011
国内统一刊号:CN37-1339/D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鲁ICP备10204718号
法律顾问:山东君义达律师事务所 钟志刚 张炜 网站建设/维护业务:1590531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