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环球之旅:当回力、飞跃成为时尚“古着”
当麦当劳、肯德基、Adidas渐成国人眼中的“垃圾”时,我们曾经自产的国货来了一次“猛回头”。久违的回力鞋、梅花运动服、飞鸽自行车……一个个好似文艺复兴大作般的“旧”时尚,重新走回时尚舞台。
或许有时候,某种文艺情结,约等于时尚吧。
胡同里起飞的回力、飞跃
那还是六年前北京南锣鼓巷的一个下午,国货店ByeByeDisco迎来了又一波顾客——两个英国女游客拿下货架上的飞跃鞋试穿后,和老板说明自己的尺码,待到从别处旅游归来再行购买。
女游客说,这种飞跃鞋在国外,流行了不止一两天了。
而将这种流行带到国外的,据传是一位叫派斯特·巴斯特的法国人,在上海的街头无意发现这样一双他感觉会有时尚前景的鞋,决定将其带到海外。
直到双方签约时,中方代表还满腹狐疑:这样一双地摊上几十元的廉价鞋,怎能在国外卖出50欧元以上(合人民币500元)?
事实证明了老外与中国人的时尚时间差。这双在中国早已弃之不用的球鞋,却在短短三年时间攻占外国人的时尚货架。
2008年4月,出演了《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的英国男星奥兰多·布鲁姆穿着一双飞跃鞋出现在《纽约,我爱你》的片场时,所有狗仔的镜头拍完他的脸后,又指向这双看起来普通似乎又不普通的鞋。
这时国人才知道:原来,国货如此时尚!
时尚的不止是飞跃。回力身价暴涨25倍,早已是路人皆知的老话题。
回力,是中国最早的胶底时尚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几乎是所有休闲运动鞋的唯一象征。80年代时,上至上了年纪的老人,下至学龄儿童,几乎人各一双。那时回力鞋也有盗版正版之分:水货15元左右,行货36元。
行至海外,回力有了洋气的名字——“Warrior(勇士)”,甚至有迷恋回力的在芬兰赫尔辛基学习的中国人叶舒梦写了一本有关它的书:《Book of Warriors》,登载大量穿着回力鞋的中国人照片。
与此同时,解放鞋设计出舒适的鞋垫,并对鞋子的制作原料、外观乃至包装作了改良,并在鞋外侧绣上“工”的字样,灵感正式源自农民工,时尚程度直逼Converse(匡威),此时,它的名字叫Skywolf Trainers(天狼),售价75美元。
梅花:
一件衣服的往事如烟
美国男人都记得平生的第一套Brooks Brothers套装;英国男人都忘不了Fred Perry曾陪伴着他们走过轻狂岁月;瑞士男人也绝然难忘父亲赠予的第一块Swatch手表……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和一身红色梅花牌运动服一起登上奥运会的金牌领奖台,这时的梅花运动服有了“民族骄傲”的光环。在此之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梅花同样作为队服出现在奥运场上。直至后来女排五连冠、李宁夺冠,“梅花”已然成为国服。
妥帖紧身是梅花运动服的最大特点,这源于当年给国家体委运动员做运动服都是量体裁衣,这种特点与现今“MOD”、“Old School”的街头风不谋而合。
梅花有着自己标志性的经典款式和颜色:一款为国红加白道或黄道,一款为士林蓝加白道。早在1972年,周总理曾指定“梅花”为国家体委及下属运动队研发制式运动服,提出了“大方、耐用、不掉色”的要求,经过一帮老技术工人反复试验,敲定了国红和士林蓝两个色系。因其品质卓著,梅花运动服自信地号称“二十年不破不坏”。
然而,上世纪80年代,当乔丹带领公牛攫取NBA三连冠的威力,耐克以篮球鞋为开路先锋,其宿敌阿迪达斯步步紧追之下,梅花的影响力式微,并一度消失在商场的展示架中。
直至1990年北京亚运会,有记者采访运动员时发现,他们穿的原来就是中国的梅花运动服。通过翻译得知,他们认为这种运动服非常结实耐穿,透气好,不吸汗,洗着也不沉。
如今,梅花虽离运动大牌还有一定距离,但它却接触到另外一个新的领域——潮牌。
国货回归:
老树发新芽的必然,还是昙花一现的暂留?
时尚的开始总是缺少一些必要条件,我们无法给人们的喜好下一个亘古不变的定义。
2012年9月11日,一位网友发布了一条微博,抱怨自己的耳机被猫咬断了,并把耳机放在床上配了张图,谁知这条背景床单却瞬间在网上走红。
这是一条印着牡丹花的纯棉床单,在传统三合板床头的映衬下,80年代初的时代感扑面而来。床单瞬间引发网络热议,网民将其命名为“国民床单”,和“国民毛毯”、“国民枕巾”并称为“国民三件套”。
与这样主动的时尚追思相比,回力、飞跃等品牌的热推则颇显被动——经外国人扶植,品牌才不致埋没。
时尚,是经典和潮流的结合体,要保持独特的自身文化,还要符合每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对于中国的国货,外国人是“视觉暂留”的:每一年的时装周让我们知道那片风起云涌的时尚战场实则“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衣不同”。而国货在当今中国人的生活中,充其量只是“怀旧”。
而“怀旧”又能持续多久?
幸而有“百雀羚”之类的老面霜还在温润着中国人的脸庞;当年的“英雄赶派克”气势在今日依然可观——英雄钢笔每年销量2亿元,假冒英雄8亿元;永久、飞鸽自行车正实现着他们的又一个升级。
那么作为“怀旧”的梅花、回力、飞跃,什么时候能普及到令人不再怀旧?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