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勒夫:疯狂的革新者

2014-07-19 14:20 未知/ □江寒秋 /

 

  早今年世界杯之前,德国足协就宣布,与勒夫续签至2016年欧锦赛的合同不会因为世界杯的成绩而改变。这不是为了稳定军心,因为勒夫主导的改革浪潮还没有画上句号,德国的战术体系还能再进一步完善,而他一手缔造的黄金一代也方兴未艾。

  勒夫,这个从只有2500人的小镇中走出的冠军教练,身上隐藏着德国足球的双重气质:意志力和变革精神,正是这两种气质的叠加才让德国队的冠军来的顺理成章,从容淡定。

 

  小镇青年的美丽足球

  1979年的约阿希姆·勒夫又瘦又高,喜欢喇叭裤和花衬衫,胡子拉碴,左耳还打了耳洞。这一年他19岁,在家乡乙级球队弗赖堡已经坐稳了主力前锋的位置,被认为是南巴登地区最有足球天赋的年轻人。

  和如今在人前呈现出的淡定气质不同,那时候他急于改变自己,走出弗赖堡的黑森林来到慕尼黑或者斯图加特这样的花花世界闯荡一番。

  他来到了斯图加特这个大城市,但1980年的一场伤病完全改变了勒夫的命运。勒夫后来回忆说,这次受伤是他教练生涯的一个重要伏笔,他不得不比以前更加注重抬头观察而不是闷头带球。不过,他在斯图加特踢球的日子很快就到头了,职业生涯暮年,他又回到了家乡球队、德乙的弗赖堡踢完了第九个赛季。

  1996年,菜鸟教练勒夫得到了斯图加特主教练的职位,你可以想到当时德国足球界对他的不屑。这一年,他率队夺得了德国杯冠军,不过斯图加特又一次和他开了玩笑,次年他就因为和老板不和被炒了鱿鱼。

  之后便是在欧洲各个中小球队流浪,德国足球杂志《11个朋友》曾问他:“如果2004年克林斯曼没有邀请你和他一起执教国家队,你现在会在哪里?”勒夫老实地说:“可能在莱奥本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吧。”莱奥本位于奥地利中部,这个矿业小城只有2.5万人。

  2006年世界杯后,克林斯曼选择了急流勇退,因为勒夫以前就已经承担了主教练的大部分工作,国家队主帅的人选就没有什么悬念了。但这时候人们觉得他还只是“克林斯曼的继任者”,即使他带队打进了2008年欧洲杯的决赛也无济于事。

  他真正让世界惊叹还是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他的青年近卫军轻松地击败了英格兰和阿根廷这样的强队挺进半决赛,德国队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快速、坚决的方式在向世界昭告,他们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亮。

  从传承到疯狂革新

  过去人们谈到德国足球,总会提到他们有一支擅打大赛的国家队,虽然技战术并非最佳,场面也绝非最华丽,却往往能笑到最后,因为坚强的意志能帮助他们屡屡赢下硬仗。

  意志力是德国足球的DNA,但更不能否认,德国人骨子里的变革精神也是今日德国足球成功的典范。意志力加上变革精神,这是德国足球的文化底蕴,足球踢到最后,还是一种民族文化在左右着大势。

  有了勒夫是德国足球之幸,值得一提的是,勒夫同样是一个幸运的主帅,2008年的德国队和2006年如出一辙,因为人才断档,青黄不接,只能用意志去拼,可2010年的青春风暴让勒夫有了改革的底气。

  勒夫是幸运的,他曾说很感谢德国足协昔日主席沃尔费尔德,正是沃尔费尔德在本世纪初锐意改革,启动青训计划,才让他有那么多可用之才。而对这批新星来说,遇到知人善任的勒夫,同样也是他们的福气。

  和2012年铩羽的欧洲杯相比,现在的德国队像是一只涅槃的凤凰,但除了漂亮之外,勒夫还给球队赋予了另一种气质:成功。为了成功,可以丑陋,正如同法国的那场比赛,德国队放弃对中场的控制却控制了比赛的全局。但,老鹰能飞到鸡的高度,鸡却永远达不到老鹰的高度。在华丽和务实之间可自由切换的德国队,实力和气质均得到升华。

  审美主义者教练:

  弗赖堡的人格化身

  如今的勒夫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他说:“我是一个审美主义者教练。”他穿的白衬衣和蓝毛衣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只要他这么穿,德国队就能赢得比赛,这甚至也是他赛前所做的精心准备的一部分。勒夫没有想到这身简单的装扮让他一只脚踏进了时尚界。

  大多数教练都有辉煌的过去,但他们如今衰老的样子仿佛在证明离开了绿茵场就走入了平庸。而勒夫不是,他身材瘦削,表情温和,衣着干净而简单,越老越有味道。他成为德国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时尚杂志的最爱之一,他爱吃什么、用什么护肤品、开什么型号的车都不再是秘密,但他小心地掩饰起年龄的痕迹,他不再像2006年那样整天穿着训练服了,黑裤子、白衬衣,围巾,就像这个人,看起来随和,却具有远见卓识。

  成名后的勒夫像一个政治家一样保持低调。他说:“足球实际上是一项娱乐性的行业,球员们在其中一直扮演着喧哗的、怪诞的和亮闪闪的角色,所以现在人们会抱怨我,说我看起来实在太平凡了。”《明星》杂志说,勒夫就是弗赖堡这座城市的人格化身,精致而内敛,有时还有一点点沉闷。

  勒夫极少谈到他的妻子丹妮拉,除了在一次采访结束后,他急着离开说要去接她,结果在去地下车库的路上被一个女孩堵住了去路。女孩激动地望着这个在电视里见过很多次的面孔说:“您是……”她想不起来了。一边的新闻官看不下去了,说:“他是克林斯曼!”“啊!对对,克林希!”

  真正的克林斯曼在美国。但勒夫顺利地脱了身,他一点儿也不生气,他说自己有一次度假的时候还被人认作是秃顶的眼镜大叔马加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