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80后的财富与梦想
乔布斯说,只有疯狂到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改变世界。李海鹏和夏杨,两个看似相差悬殊的80后,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他们具有相似的特质:他们都“背叛”了那个无处不在的教育体制,按照自己内心真实的召唤做出选择。
李海鹏这个坚信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年轻人从20岁开始拓荒,10年后,他拥有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让10年和2亿画上了等号,而夏杨则将思想和人格这条路走到了极致。李海鹏:一个农村80后的亿万帝国
刚刚迈入而立之年的“80后”,如今已经是资产过亿元的企业董事长。
山东鹏宇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海鹏,1981年出生于东营,他不是“富二代”,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也没有什么家族背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创造了一个80后创业者的奇迹。
李海鹏从农村长大,由于家境贫寒,几亩薄田的收成既要维持一家五口人的日常花销,还要供李海鹏和两个姐姐上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2000年9月,李海鹏考进了临沂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
李海鹏先后干过家政、业务员、推销员等。2003年初,也就是大学三年级,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人生目标:当上了小老板。他用课余时间打工赚的钱,再加上七拼八凑的一些帮扶,买了一辆二手出租车,经过一番精心装饰后,租给了别人。每个月他都能收回2000元的租金。
最多时他曾买了七辆出租车营运手续。就这样,李海鹏在别的大学生还伸手向父母要钱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反哺父母。
2004年毕业前夕,大学生都在忙着找工作,农民出身的父母也非常希望李海鹏能找到一份好的稳定的工作。可是,李海鹏志不在此。为了不让他们担心,他想了一个办法,“骗”自己的父母说,他已经在临沂找了一份在私立学校当教师的工作,并将一份“合同书”拿回了家,哄得父母放了心。
后来,李海鹏利用积攒的40多万元钱,同别人合伙在深圳开了一家汽车装饰品加工厂,用工达到200多人在2004年大学毕业时,他就已经拥有了五六百万元的资产。
去年,李海鹏做了一件大事。“拿出1000万元为临沂大学设立助学基金,在企业内部和我家里都有不同声音,而我感觉这里曾帮助过我,是我成长的地方,所以就坚持了下来。”在临沂大学李海鹏基金捐赠仪式结束后,李海鹏说。
如今,李海鹏将公司总部迁到了济南,新的事业正在起步。在2010年中国“80后”青年创富榜上,李海鹏以2.1亿元资产位列第27位。
夏杨的“另类”思维与“非常”行动
夏杨的行动总是非常直接和疯狂。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到英国,遭到反华分子的蓄意破坏。当时在剑桥读书的夏杨组织起了百余人参加的集会,要求英国某些媒体停止歪曲事实和不切实际的报道。当时他站在舞台中央,大声斥责,要求某些媒体闭嘴的情景,几年后,一些留学生还能回忆起来。
作为从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剑桥博士,济南人夏杨的经历似乎有些特殊。很多因素造就了今天的他。他反叛了当今很多人追逐的“应试教育”,可他又在“应试”之中脱颖而出。
在山东省实验中学学习期间,夏杨渴望有更广阔的世界,有更大的舞台。因此,他决定出国留学。在众多的高校中,他的目光瞄准了剑桥。
那时候的夏杨,只要他不开口讲话,在大街上,在人流中,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小伙子,眼睛不大,穿着平常,稍稍有点驼背,但是,只要他一张开嘴,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具智慧的男孩,语锋凌厉暗藏机敏却又不失幽默,语速极快见解独到却不失开朗和善良,思想成熟却不时露出稚气顽皮的笑容,与之交流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充盈在胸间,完全不像同龄人那般“刻板”。
九成入读剑桥的学生至少三科A—Level成绩属A,由中介介绍,他来到了英国一个“很破”的学校里,在这里,他简直成了天才,他在中国打的基础太好了,完全可以成为那些英国孩子的老师。
在英国大部分的时间,他在自己租来的10平方的小屋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话………家徒四壁,但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他却能自得其乐,一方面编程序,另一方面读了大量的自然科学专著,他的词汇量和专业知识都在突飞猛进……
他钟爱的生物学也在这时向他展示出了越来越多的魅力。在中国课本上学的生物不是真正的生物,记忆的死知识太多了,以至掩盖了生物学真正魅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下了决心,把生物技术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如今的夏杨,是第一位参与剑桥大学核心决策的华人学生,他与2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保持着密切往来。从济南走出的他,作为山东省青联委员、剑桥大学博士,一度拿到跨国投资银行百万年薪的全职聘书,如今已成为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