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谁来救你?
留守儿童生态报告——
我们的成人社会,没能保护好孩子。
6月23日,江西3兄妹溺亡后并排躺在那儿,奶奶伤心嚎哭的画面惨不忍睹。这个小山村里面,留守的儿童,留守的老人,成为一个沉重得让人不忍卒读的悲剧。
人们的安全感往往来自故乡的可靠后盾,那曾经是我们天堂般的精神家园。然而,“天堂”如今正失去往昔的宁静。诸多触目惊心的留守儿童被侵害都发生在曾经如田园诗般的乡野。
目前在全国已有5800多万留守儿童——
我们在安全上亏欠他们。每年快进入夏季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留守儿童溺亡事件发生,2011年在甘肃,校车车祸中死亡的19名幼儿中大多为留守儿童;名为“亲戚邻居”甚至“为人师表”的成年人,频频成为伸向留守少女的黑手。他们丧失了礼义廉耻,猥亵性侵未成年人,仿佛他们从未有女儿或亲人。
我们在政策上亏欠他们。目前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专门有关留守儿童的条款,本刊记者所调查的一个镇政府竟然没有一个有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门统计,关注停留在媒体等表面形式上,所谓照顾也就是每年象征性选择小部分“留守儿童”家庭送一些礼物,几乎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我们在教育上亏欠他们。“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成为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底线,农村费改税之后,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很多地区,学校房屋失修、教学设施简陋、合格师资紧缺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我们在价值观上亏欠他们。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等。新的“读书无用论”情绪影响下,厌学情绪滋长。某机构课题研究就表明:“有犯罪记录的新生代农民工中,80%在幼年时期被留守农村无人看管。” 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
每个孩子都承载着家庭的未来和希望,那些不该凋零的花朵,让我们在扼腕惋惜的同时不禁要思索,到底是什么带走了这些孩子?谁该来负起监管这些孩子的责任?保护好农村留守孩子和他们的生命,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