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养殖场废墟上的“定陶留守儿童学校”

2015-06-23 10:23 未知/ □本刊记者 段崇政 /

 

  一所学校的11年守望——

 

  将近300名留守儿童,十几名孤儿;一位年近知天命的老校长;养殖场废墟改造的教学楼——2004年定陶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公立儿童留守学校,至今学校坚守了11年,在人力与物力的双重匮乏下,无望地挣扎着。菏泽市定陶县留守儿童学校的现状,是我国一些留守儿童聚集地区乡村学校的一个真实样本。

 

  一个“临时爸爸”的留儿救助站:曾经猪粪堆了半人高

  就在2015年六一儿童节的前两天,菏泽市舞蹈家协会组织爱心企业、市实验小学学生及家长,为300多名定陶留守儿童学校的学生带去了儿童节的礼物。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新闻上看到定陶留守儿童学校的名字——11年前校长刘传玺带着38个孩子开启了这所学校的历史;2011年4月,央视《焦点访谈》将镜头对准这座菏泽地区第一座农村教学楼。

  所有一切都要从2004年说起。

  当时在教委工作的刘传玺赴北京学习时,第一次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概念。回家路上,他遇到了正在街边看孩子的同村长辈。“闲聊时候他告诉我,孩子的父母都在北京打工,也曾把孩子接到北京读书,但除了开销太大外,孩子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不适应。没几天就回来了。”

  于是,47岁的刘传玺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地址就定在了原刘楼行政村小学。这里2000年合校并点后由行政村代管,将教学楼及整个院承包给了个体户 做起了饲养。刘传玺来查看的时候,“猪粪堆了半人高”。他花了1800元钱,将养殖户请了出去,又带着教师们在太阳下,奋战了20多天,才清理干净。

  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般容易,在那年暑假,他将大女儿的嫁妆钱投了进去,招来了38名学生,但可悲的是,连带他在内,只有五名教工负责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缺钱和缺人成为这所留守学校始终挥之不去的噩梦。即便这所学校已经坚持了11年。刘传玺曾算过一笔账,2004年至2007年间,他向这所学校的投入达到了129万多元。到2013年,他还有60多万的外债,“没办法,遇到债主我只能好言相待。一旦有钱,我就先还点利息。”

  留守学校的老师并不好当:还要做母亲

  学校里,孩子们的饭菜很简单——馒头、咸菜、稀饭;午饭加一个菜。学校只有一个大浴室,每次只能允许一个班的孩子去洗,夏天一到,人都快被晒化了,但没有办法,学生只能按照洗澡排班表依次洗澡。

  校园里从没有手机声响起,孩子们也很少有零用钱,多的也就10元钱,平时交到老师手里。有时候想爸爸妈妈了,他们就去找门卫刘宪喜,借他的手机打个电话,但这种时候很少——大学生曾给孩子们做过一个心理测试:在“遇到危急情况,你得到的安慰和关心来源于”一栏里,留守儿童学校的学生多选择“同学”。孩子只有病了,才会想起远在外地的爸爸妈妈。

  大量的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缺失了家庭教育这个环节。“留守儿童受自身所处环境影响,普遍很敏感,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都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刘传玺说。

  何中航是个孤儿,父母双亡,是开出租车的姑父把他送到了留守儿童学校。进入学校第一个星期,他一句话不说;第二个星期,不上课;第四个星期,跟老师提出退学。有一天,学生们都去吃饭,只有何中航不去,刘传玺问他,何中航说没钱了。于是刘传玺递给他30元钱,何中航当时就哭了。后来他报了学习大鼓的兴趣小组,还专门去北京参加过表演。据说在北京表演舞蹈剧时,他刚说完一句台词“爸爸你回来吧”,下面的观众都哭了。

  “一天24小时,即便是睡觉时间,老师也都陪在学生身边。不仅指导学生学习,也要照顾他们的生活。”校长刘传玺告诉记者,在定陶留守儿童学校,教书育人的老师同时也扮演着父母的角色。

  不可替代的缺失:

  填得满知识,填不满感情

  傍晚,一排排学生从刘传玺眼前走过,去食堂吃饭。“你仔细看看,低着头的都是家里好长时间没打电话的,跑得快的都是家人最近刚刚来送过东西的。看得久了,这些就都明白了。”

  孩子们课余的空虚寂寞成为刘传玺的心病,师资力量短缺则是让张传玺忧愁的另一块心病。

  好在,一到暑期总有些志愿者前来授课。之前,山东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近30位大学生志愿者就来到这里教孩子们唱歌、跳舞以及补习功课。孩子们最喜欢的有两项,一是上通识课,大学生们会给他们讲千奇百怪的大千世界,以及到世界各地旅游的故事,听到这些,孩子们的眼神都瞬间透亮起来。

  不过,令他骄傲的是,留守儿童学校这些年设立的兴趣小组,已经从最初的几个扩展到了12个,包括武术、乒乓球、滑冰、舞蹈、电子琴、葫芦丝、小提琴、歌唱、象棋、秧歌、美术、篮球等。每个孩子入学,都必须报一至三个兴趣小组。

  “有了兴趣爱好,小孩就不会厌倦学校、思念亲人,不会觉得孤独,会快快乐乐地学习,健健康康地成长。”刘传玺的想法很简单。

  在留守儿童学校,还流传着一个笑话,一个学生参加菏泽市的剧目排练,一星期时间,因为天天住宾馆吃自助餐,整整重了1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