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的特供一族
城市没有农村的广阔天地,不过也同样可以种菜,那就是自家的阳台、楼顶,这些被逼到“绝路”的人们,在狭小的空间里开始了一场种菜运动。而阳台和楼顶的作用,并不仅限于种菜,比如还有发电、沼气处理等等。
李涛的屋顶小菜园
6月18日清晨,家住济南阳光舜城的李涛赶在上班前跑上楼顶照看自己的“菜园”。称为“菜园”,不过是几只大泡沫盒子依次排列,其中小白菜、葱、木耳菜等不一而足。李涛特意看了一眼韭菜,嫩嫩的冒出半尺高,细巧的样子显得营养不良,他却忍不住美滋滋念一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想着晚上收一绺炒鸡蛋的情景。
李涛在屋顶种菜并非单纯为了好玩。李涛在出版发行单位上班,信息来源广泛活络,特别是转基因或食品安全问题,总是让他提心吊胆。有一次看到父母在花盆里种蒜苗,拌凉菜味道很好,他福至心灵,回家就找出一只泡沫盒子,又到社区后山掘了一袋土,“土也没有特别筛选,还混着松针落叶,看上去很原生态”,然后买了些蔬菜种子撒进去。不久李涛收获了一盒子小白菜。
受到妻女鼓励的李涛将菜园扩展到三只,每周末开车到郊外拉三箱土,用袋子扛到七楼顶层,累得半死。肥料也简单,淘米水或有机营养液,过期酸奶也很有效果。
菜的种类也增多了,很多还带着实验性质:种白菜不打药,结果虫子多的怕人,他再也不相信不打农药的神话了。小女儿要吃草莓,就种草莓。匍匐茎慢慢散开,泛白的果实掩在叶底,好容易熟了却又小又酸。
很快,李涛种菜的热情感染了邻居,在同一个屋顶,各家纷纷开疆辟土,有的用细密的竹筐,有的用放鸡蛋的格子,有的干脆用防水布和砖头圈出1平方米左右的小菜园,品种也不过是葱韭番茄等家常类菜品。
越来越多的“都市菜农”为种菜忙活,自然也带来新的商机广阔的阳台种菜市场。在淘宝网上,输入“阳台盆栽蔬菜”可以查询到约19441个网络商家,各类蔬菜种子、有机肥料乃至种植器皿都有销售。不少商家销量都十分可观,尤其在四五月,网购盆栽蔬菜种子肥料的顾客非常多,因为那是公认的播种季。
阳台上种出“自助点菜区”
屋顶多少还会涉及到公共安全和季节变换的影响,阳台可就是自家庭院了。
张琦在阳台种菜的灵感来源于以前的鱼翅皇宫,点菜区许多盆栽蔬菜价格虽高,却颇受欢迎。“酒店可以盆栽蔬菜,我在家岂不是更方便?”查询后,张琦还真找到了盆栽蔬菜的供应商。
现在,张琦的阳台简直是个小型立体大棚:日常果蔬统统被栽种在花盆中,或摆放在地面,或分层次陈列在架子上。韭菜、小葱一丛丛生长,草莓、西红柿累累的在枝头垂下来,旁边的辣椒形状各异,颜色丰富。
除了普通蔬菜,张琦还种着几种保健菜:“大部分是野菜,有食疗作用。秋葵补肾补血,马齿苋对肠胃好,救心菜则给心脏不好的老人吃。”
张琦甚至还种着几株香蕉,高高蹿上去两米左右,像是南方运来的大型绿植。这种盆栽香蕉冬天叶子很绿供观赏,夏天长香蕉,四个月能成熟,“一次能结30多斤香蕉,送亲友再好不过,自己种的,放心环保。”
最近,张琦到日本旅行,发现一种LED照明室内种菜方式:在厨房安装种菜箱和LED灯,依靠LED灯为植物提供足够光照。“我很动心,蔬菜长成后可直接取用,避免到户外园子取菜的不便,同时种菜箱也保证了房间的干净整洁。”
屋顶的剩余价值
渐渐地,草根的特供之路不再局限于食蔬菜和水果。在各种安全问题的压榨下,一场屋顶拓荒记正在上演。
家住重华苑的黄先生在2010年斥资30万元在自家屋顶安装了一套光伏电站,电站安装完毕之后立刻显示出经济效益:“天气好的时候,一天能发三四十度电,天气差的时候也得10余度,平均每天二三十度没问题。”然而他的家庭用电充其量每天只有10多度,富余电量无处安放,他曾想用蓄电池储存,因不环保和成本高而放弃。他又与物业公司商量,准备把富余电量免费用于小区楼道照明,但被拒绝了,理由是怕不安全。
三年来,黄先生一直在探寻把富余电量消耗掉的方法,一场屋顶“拓荒”运动由此拉开帷幕:他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楼顶沼气处理装置、厨房废气处理系统、厨房垃圾处理系统、楼道24小时喷淋防火系统、屋顶缓降逃生系统等。
2012年上海大火更是触动了黄先生的神经:“电视上看到老太只用一点矿泉水弄湿毛巾捂着鼻子逃生,我当时就想,一旦发生大火,公共电源烧断,我的光伏发电马上就能派上用场,所以我设置了24小时喷淋系统,自动回收雨水,一旦楼下着火,烟雾达到一定浓度,喷淋系统会自动开启。夏天时也可以开启,给室内降温。”
此外,黄先生还在楼顶安置了逃生绳索,一旦发生火灾,邻居家也可以往楼顶跑,把绳索拴在钢架上逃生。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