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2010-05-07 22:32 《齐鲁周刊》/ 吴永强 /

  向黑暗讨要光明就必须驱逐黑暗,向罪恶讨还正义就必须惩罚罪恶。是的,我们应当做好亡羊补牢的工作,采取各种可行措施以加强对校园和孩子的保护,尽最大限度地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校园安全管理只有愿不愿,没有会不会的问题


  许多年前,在送孩子上学的早上,作家张晓风写下了这样的话:“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一系列惨案发生后,有人大声疾呼:“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孩子受到伤害,但这样的悲剧却在不断发生。而且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时常束手无策。”悲痛欲绝的伤亡者亲友们、目瞪口呆的社会,再次发出恸问:“我们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对孩子的安全负责,首当其冲的是家长和学校。手掌心里捧着长大的孩子,家长有没有给予足够的安全教育?他们会不会自己倒开水?会不会正确使用电插头?会不会开关煤气炉?会不会开关门窗?带着孩子出行的时候,有否遵守交通规则?带着孩子划船的时候,有否穿上救生衣?以身作则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教育,这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


  而到了学校层面,有的学校校长说:“上面让我一个人负责校园安全,我负得了吗?”


  其实,校长说这话,也是有他的苦衷的。校园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一把手、一个分管领导就能解决问题的事,关键要发挥学校条条块块的管理功能和每一个教职工的作用,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局面。


  大量的事实表明,校园安全管理只有愿不愿,没有会不会的问题,关键是领导的安全思想认识是否到位。


  学校也好,家长也罢,经常把能够遇到的灾害向未成年人宣传,一旦有危险情况发生时,学校、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们躲避、报警、报告老师等多种应急处理方法。预防教育、防灾教育、应急处理教育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再进一步讲,就算有的学校领导安全防范思想很高了,他又面对一个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无经费、无围墙、无人员,有人为难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全国1.66多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农村地区学生(含县镇)有1.41多亿人,占84.6%。这么多农村学生生活在广大的农村学校中,学校领导的责任更加重大。


  有哪个单位自愿送给广大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钢叉、防割手套、自卫喷雾器?又有哪个农村基层派出所能真正从全所四五名民警中抽出警力来专门负责学校安全问题,切实做到一校一警?如果这样的话,派出所其它职能工作就不用民警们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