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慈善是个名利场

2010-04-30 21:49 《齐鲁周刊》/ 本刊编辑部 /

  泛娱乐化时代的造星运动为慈善事业准备了充足的领头羊,秉承港台明星慈善的劲风,大陆艺人开始大规模介入慈善领域,对他们来说慈善大有生活常态化的趋势。当成龙已成为香港慈善明星的代言人,大陆的赵薇、章子怡也开始高调亮相,明星慈善悄悄开启了慈善事业的一个以华丽为特征的新时代。


  没有慈善的国家或民族难以想像,让慈善成为一种信仰,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气度。虽然争议不断,更多的人开始走到慈善的前台。慈善也是一个名利场,场中各色人等,有的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有的赚得盆满钵满,有的甘于寂寞低调行事。世界有多大,这个场就有多大。

 

      中国历来不缺少慈善。


  1920年,民国大慈善家熊希龄创办北京香山慈幼院,美国记者参观后谓其“较之美国所办幼稚学校有过之无不及”。该慈幼院在近30年的时间里,把6000多名孤贫儿童培养成为有用之才,比奥地利的世界第一所国际SOS儿童村还早了15年。


  《中国慈善简史》作者周秋光将1981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成立至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创立,视为慈善事业在大陆逐渐复兴的15年。最值得一书的是1998年的那场洪水,“把人们的慈善意识唤醒了,大家开始重视慈善事业。”


  如今,越来越多的明星参与到慈善中来,慈善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人们褒贬一个人的重要标准。慈善逐渐成为调和大众和精英,以及不同阶层矛盾的一个催化剂,任何人,只要以慈善的名义,都可以争执、谩骂、标榜、攀比……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明星们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慈善。图个心理安慰也罢、买个人气也罢、甚至作秀也罢,总之,当他们身着礼服或摇曳的长裙,走在水银灯照射下的红色地毯时,没有人再怀疑慈善已经与时尚结拜成亲。


  慈善不再是愁眉苦脸,悲悲切切,一场拍卖会、一部电影、一场演唱会、一张唱片、一场时尚party……均可成为明星们进行义演、义卖或捐赠的慈善活动。尽管这些慈善活动通常是为贫困失学儿童、灾区难民、绝症病人等进行的资助和捐赠,面对这些人群,明星们仍不忘在活动现场摆最好看的POSE、微笑面对镜头,不忘费心穿上最新款的时装,闪亮登场在聚光灯下……


  其实对明星的时尚慈善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中国人已经有过多的苦难和烦恼,何必再苛求明星也摆出一副苦瓜嘴脸找难看?明星们的“面子工程”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强要人家自毁长城,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慈善的时尚化使一种私人的情怀繁衍成群体的习惯,有望让一个贫富差距渐大的社会变得温和而有礼。


  明星慈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难言之隐?刚刚从温饱中爬出来的暴发户们,与真正的慈善还有着怎样的差距?


  当慈善成为一个公众话题,一个普世价值,一种评价标准,普及到每一位公民的心中时,是否预示着,慈善时代已经到来?

李连杰:我们不是化缘的和尚
名人慈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