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张家岭的1997

2010-03-26 23:15 《齐鲁周刊》/ 吴越 /

  1997年的张家岭无疑处于人生的巅峰,面对庞大的轻骑帝国,他“登基称帝”,不可一世。而今回溯往事,从1984年张家岭“驾临”轻骑至今,1997年恰好前后各13年。这一年也成为张家岭的分水岭,从此时开始,用13年得到的东西,他又用13年时间一样一样失去,毫无保留……

 

“皇帝”正得意:“张家岭已不仅仅是我本人的名字了,他是轻骑的标志”


  那一年云淡风轻,张家岭意气风发。


  1997年,济南轻骑成为国内同行业和山东省第一家同时拥有A、B股上市的公司。当时颇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如果你拿钱不知道买什么股票,那么就买济南轻骑。


  张家岭高瞻远瞩,开始以控股、参股、兼并等方式大肆收购企业。至1997年,已有30多家企业纳入轻骑集团旗下。媒体竞相报道轻骑集团低成本扩张的“四两拨千斤”之术,宣称其以8亿元国有资产控制支配了110亿元的总资产,前来观摩学习者一时挤破门槛。


  张家岭越来越神秘。一般人要想见到他不太容易,即使集团副总要向他汇报工作,也须提前两天预约,办公室为此还专门下发过通知。他在下级的请示、报告上批示时,一般都是用毛笔写在专门的蜀笺纸上,通常是:某某转某某转某某。一个指示要经过多层传达,最后才到达接收指示的人。怕大家看不懂他龙飞凤舞的狂草书法,办公室秘书还要把内容重新打印出来,附在复印件上一同下发。即便他在国外,这种指示也照样用传真发回。


  在张家岭的授意下,他的讲话、文章被印成《张家岭文集》、《张家岭总裁论销售》等单行本在集团内部发行,人手一册。重要的会议讲话,办公室都配发编者按,要求下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张家岭说:“张家岭已不仅仅是我本人的名字了,他是轻骑的标志。宣传我张家岭就是宣传轻骑。”


  他经常坐在公司食堂里吃饭,有时候秘书陪同着,有时候他没来,秘书就来买饭带回他的办公室。有一段时间,他几乎每天早上7点在公司食堂给高层开早会,请他们吃早餐。一边吃饭,张家岭一边或抑扬顿挫、或慷慨激昂、或咆哮的骂骂咧咧。中层领导们苦不堪言,每天开完早会拿一袋牛奶和几个包子躲在自己办公室吃,开会时谁敢真的吃饭?

 

“我感觉到整天那样紧张,那么着急,好像整天坐在树梢上,时刻要被摔下来”


  在众多济南市民眼中,轻骑和张家岭就是一码事,他们在闲谈中把这个城市最美丽的女主播揣度成他的情妇,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神秘、遥远的“大人物”的关注。
 

  张家岭搞过一个“树梢工程”——让干部坐在位子上就像坐在风中的树梢上,随时感到有掉下来的危险。轻骑集团内部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一天不上办公楼,不知现在谁是头儿;两天没上班,领导换了班;去了趟厕所,回来没了办公桌。”


  有的中层干部,刚被任命为分公司的经理,还在赴任途中就被免职了。一时间,人心惶惶。而对于总经理的任命,张家岭也是任了免,免了任,不下好几个。张家岭说:“我就是要学叶利钦,直到选出一个‘普京’来。”而经过他选出的“普京式”的总经理王为,也因侵吞国有资产锒铛入狱。


  1997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轻骑有了全国近百家分厂,无形的牢笼却已经逐渐将他套牢。轻骑集团早就有了发展汽车的规划,想借助牟平发动机集团切入汽车行业,哪知将7000万元砸入牟发后才发现,牟发这个企业早已倒闭!一时的盲目使7000万元打了水漂,还要偿还牟发原遗留的债务,两家为此闹上法庭……


  内部集资是张家岭解决资金问题的另一个办法,而拆的“墙”是轻骑自己的员工。他形象地说:“轻骑今天借你一桶水,明天还你的是一桶油!”回想当年轻骑股票上市之时,张家岭也曾这样动员大家买轻骑股票,不少人当时都发了财。这一次,绝不能再错过发财的机会了。于是很多人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有的甚至将亲戚朋友凑的钱也全部拿来。


  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用员工的话说:“别说还我们油了,能把桶要回来就不错了。”时至今日,这个“桶”还有很多人没有要回来。


  不几年,轻骑步入梦魇,一晃10年。这10年里,张家岭“企业在步入低谷的时候,我感觉到整天那样紧张,那么着急,好像整天坐在树梢上,时刻要被摔下来。”


  而1997年的张家岭,无论如何也不会预感到接下来“时刻要被摔下来”的10年会怎样度过。那时候他在自己的蓝图里神魂颠倒,对逐渐出现的裂痕浑然不觉。


  10年后的2007年1月15日夜里,济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队长毛红旗在威海一家酒店将张家岭抓获归案。当晚,专案组人员与张家岭一起住在酒店。民警一夜未眠,而张家岭却呼呼睡去。


  他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