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山东馆诞生幕后
3月14日,世博会山东馆主题框架已率先搭建完毕,标志性展项鲁班锁也已基本安装到位,随着最后一批展览物资运抵上海世博园区,山东馆将在50天后与观众见面。本刊记者连线有关专家,带你参观一下不一样的山东馆。

孔子“和”的思想与鲁班锁“智”的理念交相呼应
“3月14日,世博会山东馆主题框架已率先搭建完毕,标志性展项鲁班锁也已基本安装到位,随着最后一批展览物资运抵上海世博园区,山东馆将很快与观众见面。”世博会山东馆项目领导小组执委会副主任兼艺术总监、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说。
潘鲁生介绍,在省市区馆中,山东展馆以富有内涵的雕塑外形而独具特色。世博会山东馆以现代雕塑艺术语言,蓝色的曲线造型,表现了“海岱交融”的主题意境,准确展示了开放的山东形象和蓝色经济对山东未来发展的自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馆的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山东馆的主题是“齐鲁青未了”。“展馆设计紧紧把握这一世博主题理念,通过‘城市智慧’、‘城市家园’、‘城市畅想’三个展厅,突出了孔子‘和’的思想,鲁班营造的智慧和当代山东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创造,回答了智慧、创造、文明、和谐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主题和山东理念。”
世博会山东馆运用当代最先进的LED技术制作的鲁班锁,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构件斗拱的基础,凸现了先人在中国古代城市营造中的智慧,也代表了山东城市营造智慧的典型符号。序厅矗立着一尊高2561mm的铸铜孔子雕像。孔子的学说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沉淀在中华民族的生命中,铸成了中华民族的个性,也渗透到城市和谐生活的方方面面。
孔子“和”的思想与鲁班锁“智”的理念在山东馆中交相呼应。充分展现出齐鲁文化“和智交融”、“德法兼顾”的精神特质以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伟大畅想。
800多个昼夜付出背后的“海岱交融”
潘鲁生教授不无自豪的说,世博会是展览行业中最高层级的展示活动,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山东馆作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一个重要部分,项目团队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并结合山东城市发展实践,对整个设计方案从外观设计到内容展示都进行了反复研讨,最终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理念的感召下,确定了以山东馆“齐鲁青未了”的演绎主题,突出了山东城市“智慧、创造、文明、和谐之树长青”的展示主题。
团队设计的山东馆整个外形运用了泰山、大海设计元素,勾勒出山东“海岱交融”的地理形胜,形象表达了“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文化传承不息”的意境,表现出文化山东的气魄。在色彩上以蓝绿色为主调,突出山东对蓝色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划,突出城市发展的生态理念,展示了山东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从2007年12月到2010年3月,世博会山东馆项目团队已经为世博会山东馆的建设付出了800多个昼夜。早在1月中旬,世博会山东馆的实体搭建工作基本完成,展馆“海岱交融”的独特造型让参观者无不赞叹。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