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济南市公安局:平安城市的服务模式

2014-09-09 08:51 未知/ □本刊记者 吴永强  /

  不可否认,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不断冲击着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市“稳态结构”,城市人口、财富的快速积聚,使城市管理和城市安全经受了严峻考验。对此,济南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新云说公安机关在城市当中一定要有很强的掌控力,通过“打防管控”和规范化执法保一方平安,让市民随时都有安全感。

  □本刊记者 吴永强 杨百会

  城市安全的 “牛鼻子”

  《齐鲁周刊》:近几年,济南公安机关在“打防管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刘新云:打防管控一体化建设是城市安全的关键点和“牛鼻子”。公安机关在城市当中一定要有很强的掌控力,这种掌控力的表现就是打击能力和管控能力的增强,以及防范能力和整体驾驭能力的增强。近年来,我们明确提出了打防管控一体化理念,包括安全维稳的预警和多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一个城市是否安全,公安机关需要研究当前形势,清楚不安全因素是什么,以较强能力和完善的预警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目前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要求我们上下联动、警民联动,高科技防范与街面、巡逻防范相结合。

  我们实行民警进社区、防控进社区、防赌(毒)进社区等,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同时,以信息化助推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执法领域全覆盖、执法场所全链接、执法流程全贯通。

  民生警务平台如何实现民生诉求

  《齐鲁周刊》:民生警务平台与城市安全有哪些必然的联系?

  刘新云:民生警务平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统一诉求信息“入口”,“民生诉求清单”清晰明确。我们整合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阳光政务热线、政务监督热线等48项来自社会各界的民生诉求渠道,从诉求信息的接收、办理、回复、回访到全程监督、考核,都在一个平台上快速流转,办结时间比传统办法缩短近70%。

  二是严控办理节奏和流程,变层层转办为扁平式直办。而且民生警务平台建立了三级协同架构,市局为一级,分(县、市)局、部、处、支队为二级,科、所、队为三级。登录平台,每件事项的办理进度、过程都公开透明,诉求内容、转办单位、承办单位、处理人、办结情况、回复和回访一目了然。

  三是以民生诉求信息为指引,解决警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把群众诉求摸清了、解决了,并不是建设这个平台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利用平台的信息共享和多发诉求预警功能,及时弥补公安警务工作中的不足。

  开放式小区:960个摄像头填补的“治安真空”

  众多的开放式小区曾是济南城市安全的“老大难”,更容易催生出不稳定因素,所以这里也是各部门的治安重点。

  “您已进入视频监控区”,在甸柳庄社区的大门一侧,醒目的蓝色标识牌提醒着路人, “甸柳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这里交通便利,成为外来人口的主要聚集地,辖区暂住人口4000多人,占社区实有人口的57%”,社区民警田德信对记者说,“之前由于前‘两委’班子工作涣散,管理缺位,存在贪污腐败行为,社区内‘小足疗’、‘小按摩’、‘小洗浴’比比皆是,站街招嫖、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多发”。

  2009年,田德信来到甸柳庄社区,成为这里唯一的社区民警,他积极与上级公安部门配合,将有关涉案村委绳之以法,甸柳庄重新洗牌,完成了蜕变的第一步。

  “之后我们开始清查拆除‘香港一条街’,田德信说,“在入口设立门禁、门岗,组建了14人的社区巡防队和居民义务巡逻队”,田德信将“邻里守望”的观念全面推行,“让社区居民重新找到归属感”。

  甸柳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遍布小区的监控视频网。“甸柳社区视频探头已达到960个,一些居民楼甚至每个楼层都安装有监控探头。社区警务将48个监控探头的画面接入监控平台,基本实现了对社区交通要道和案件多发部位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