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女性安全防范的济南版本

2014-09-09 08:49 未知/ 丁爱波 /

  本刊专访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在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赵永强看来,安全意识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通过不断实践和自我提醒而形成的面对危险的本能反应。社会总难免有阳光与阴暗之分,事情总有常见与突发之别,在与危险不期而遇时,自己才是最贴身的安全护卫。

  □ 本刊记者 丁爱波

  “中国式接送”:家长在安全教育方式上的乏力

  《齐鲁周刊》:近几个月来,接连发生女大学生遭受侵害事件,从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基本安全意识的缺失,是她们遭遇不幸的一个原因。

  赵永强: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缺少基本的安全教育。比如前几年,还有不少孩子把家门钥匙挂在脖子上。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清晰地向不法分子传达了“家中没人”的信息。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注意培养我女儿的安全意识。我女儿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一条小巷,非常僻静,白天都在那发生过抢劫案。我告诉我女儿,轻易不要走那条小路,真要走这条路又遇见可疑人士,不要往楼道里跑,那基本没用,等你跑到你家门口时,他已经堵住你了。往哪跑?往传达跑,往人多的地方跑。

  当然,安全意识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不是随口说两句就能提高的,很多人在遭遇危机时,下意识地会选择自以为最安全的行为,实际上,那可能是把自己逼向绝境。

  我国的安全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尚未构成体系。安全教育被所谓重要的“课业”挤得越来越边缘化,总体上比较被动。家庭方面,存在着家长缺乏安全意识与过度保护两个突出的问题。比如,从家门到校门的“中国式接送”对孩子过度保护,使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久而久之退化,离开父母就出问题。

  《齐鲁周刊》:假如遇到突发事件,应当如何应对?

  赵永强:我曾侦办过这样一个案件。当时,一个犯罪团伙盯上了一位开宝马车的女市民。他们开车尾随其后,在一个路口,撞上了女司机的汽车。当女司机下车检查时趁机拖入他们车中。当时还是白天,也有不少市民在围观这一事故,但犯罪团伙向围观市民表示,他们是夫妻关系,让市民不要多管闲事。在这个时候,就应当做出强烈的反抗举动,以让市民清楚地知道你和犯罪团伙的身份。这是这位女市民的失误之处:当你身处不利的环境时,应当利用各种方式向外界传递你的信息。

  如何避免成为他们眼中的“肥羊”

  《齐鲁周刊》: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城市,应当怎样做,才能不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眼中的“肥羊”?

  赵永强:当你来到一个陌生城市后,首先面对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处境。在这种处境中,你必须通过迅速地找到合适的方式与城市沟通。

  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第一个和你搭讪的,你很容易便会产生依赖情绪,对这些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在跟他的搭讪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的底牌全暴露出来。这就是说,人和人打交道,气场不能显得太“弱”,什么叫“弱”?三句两句话就让人把你的底牌全摸清楚了。

  还有,比如当你深夜乘车来到一个城市,你要找一个旅馆住下来。这个时侯,不要提着包到处转,这会非常轻易地给不法分子这样的印象:你是外地人。如果你有同伴,让同伴呆在车站内看着行李,自己空手出来,再去寻找旅馆。如果单独出行,多花点钱,先把行李寄存一下,然后再出来寻找合适的旅馆。

  即使你在火车站转悠,也一定要往有公安岗亭、有摄像头的地方去。提醒一点,火车站的出租车候车点都有摄像头,这样一来,即便司机存在犯罪意图,他也会掂量下犯罪的成本。

  《齐鲁周刊》:如果实在没办法坐上了黑车,那应该怎样面对这种情况?

  赵永强:不能为了图省事、图便宜上黑车,我们要尽可能地坐安全性的车。

  哪怕即使你坐上了黑车,也要尽量不去刺激对方。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举措是,你一定要在手机上设置一个紧急键,不一定要和110对话,你只要大声说出你的恐惧就可以,说出“你要干什么?”“你要把我带到哪里去?”等等类似的话语,110一听,就知道你遇到了危险情况,接下来你关机,警方也会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