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性的青春之殁
7月9日18点50许,济南市工业南路中建八局一公司北侧辅道上,江苏人张某雨持水果刀将女友及其两位同事伤害致死。因一段感情纠葛,三名女子灿若晨曦的生命戛然而止在一个炎热的黄昏。
救人者的现场还原:
三个姑娘的黄昏
9月2日上午九点,在位于家乐福北的济南公交总公司第七分公司4队,张波正在向同事分发换季的制服领带,每人一条,签名领取。
张波黑瘦,手部关节处有厚茧,是驾驶公交车八年留下的印记。他向记者还原了7月9日工业南路凶杀案的现场。
由于岗位调整,第二天张波将调任行政工作,7月9日是他最后一天“上车”,仍然跑最熟悉的47路公交路线。
下午6时50分许,公交车刚刚驶过化纤厂路站,视野开阔的张波观察路况发现,路边有一名男子将两名女子捅伤在地,自己则由东向西逃窜。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张波立刻驾驶公交车追赶。熟悉路线的他在省监狱门口大路口拐弯堵住辅道,男子见状绕过公交继续逃跑。张波立刻下车追赶,在拉手刹开门的同时还将公交车前后门打开。
“他跑得太快,我始终跟他一步之遥。”此时,周围人也开始有所反应,一位穿制服的人堵住前路,男子眼见无法逃脱,一头撞向路边变压器的护栏,爬起来时满脸鲜血、脚步踉跄,很快被制服。
见行凶者无法逃脱,张波便跑回事发地看护伤者。“两个姑娘都很年轻,一摸大动脉,心里咯噔一下,穿白衣的脉搏很微弱,黄衣则因失血过多跳动剧烈。”张波听人叙述才知道,由此向东五十米处,还躺着另外一名受害的姑娘,附近诊所的大夫试图救治,但人已经“不行了”。
随后张波配合120急救将其中两名伤者用公交运送到中心医院。“一路闯着红灯就到了医院,一着急还把急救车给超了。”当医护人员接手伤者时,张波看到那位白衣女子瞳孔已扩散,“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狱警遭遇自戕的嫌犯:“一个人绝望,所有人都不安全”
在现场截住并制服行凶者的是山东省监狱教育改造科副科长孙鲁光。44岁的孙鲁光讲话带着浓重的胶东口音,体育学院毕业,爱好篮球。
那天,要去单位“下监室”(狱警每天下班后要到罪犯生活区进行谈话教育等工作)的孙鲁光由西向东行走,突然听到有人喊“抓住他,杀人了”,职业习惯让孙鲁光马上警觉起来,他看到前方一名男子朝自己方向跑来,一名穿制服的公交司机和两名市民在后追赶。虽然不知道发生何事,但每天与犯人打交道的孙鲁光仍然大声喝止:“站住!干什么的?”
此时嫌犯已撞向栏杆,孙鲁光上前制止。“嫌犯是一名身材壮实,头发稀薄的30多岁男子,一身汗和血,对视时眼神暴戾,我当时就想,他犯的事不小。”嫌犯大力挣脱控制,反身一头向孙鲁光撞过来,孙侧身避过,他便一头摔在人行道上,随后又踉跄着爬起来,但是不能正常前行。这时,嫌犯开始将头不断撞向地面。
经验丰富的孙鲁光意识到,嫌犯在用自残的方式企图自杀。他再次将嫌犯牢牢按住,进行劝导,并招呼赶来的同事帮忙报警。等公安部门赶到现场押走嫌犯,孙鲁光发现自己手上有血迹,“平时我有点晕血,抓人时顾不上,这时看到有点受不了,就赶紧进行清理,然后才回到单位上班”。
“塞上牛羊空许约”背后:
转型社会的安全病理学
据济南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张某雨,38岁,江苏邳州市邳城镇人,9日中午从外地来济,下午与其多年追求的女友见面后发生争执,遂持水果刀将其及两位同事伤害致死。
据了解,受害人张晓璐、宋淑娟、史敏都在历下区第三人民医院口腔保健中心工作,其中前两者为医师,史敏为助理医师。三人中,张晓璐最早进入医院工作,也是嫌疑人张某雨一直纠缠的对象,此前张某雨曾到医院闹过。
2日下午三时,记者来到历下区第三人民医院口腔保健中心,对于三名受害的前同事,工作人员均面有戚色,语焉不详。有目击者表示,事发时三名女子即使面对凶手,也曾相互营救,在事发过程中,一名女子本已跑开,又调头跑回,结果被嫌疑人持刀重伤。
三个女孩中最大的宋淑娟也只有28岁,她与未婚夫青梅竹马,从初三开始就是同班同学,计划今年十一结婚。
三个年轻的生命陨落了,带来的是几个家庭的悲恸,包括罪犯。
暴力犯罪者多数都有心理偏执或精神病症,但简单归结为这是“疯子”所为是不负责任的。社会学家认为:反社会行为肇事者一定与社群疏离感有关。
肇事者最终选择铤而走险,通常与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精神病理学上以一种病理人格来对待,社会学家则探讨除个人病理原因外的社会原因,是否我们的社会病了,社会缺失了某种功能组织,比如社区、宗教、NGO救助组织等。
当反社会肇事者在心理上失衡,产生相对剥夺感,其针对明确对象的报复行为,如前述,受害的往往是弱势群体。问题关键在于,社会如何提供救助,如何释放宣泄各种不满与紧张,如何将暴力行为消弭于萌芽状态。
一个社会结构性转型的问题提了出来,导致人们开始思考转型社会安全感这个重大课题。对于一个现代型社会,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基本前提,否则遑论所谓幸福感。
打造社会安全,非哪个部门或组织所能担当,而需举全社会之力。因为这是个人人无法逃避的社会。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