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当母乳成为商品——身体开发的时代符号

2013-07-22 11:59 未知/ □ 阿灿 /

 

  母乳居然是很能反映我们工业生活的一面明镜。从为婴儿而存在的原乳,到向男性夸耀、功能等同耳环、胸针的情色“原乳”,再到成为一门生意的商业原乳——

  乳房的不自由,在于乳房的功能不自由,我们以为我们决定的是自己的身体,而我们的身体同样被社会需求决定、被商业利益决定、被意识形态决定……哺育人类的乳房充满各种表情:商业表情、政治表情、文化表情、情色表情。

 

  从婴儿特供品到男性原乳:母乳为什么越来越少?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是人类哺育下一代的天然喂养方式。从母系时代的女娲文明到旧石器时代起的史前文物,都表明在早期人类历史中对母乳的崇敬, 德国和英格兰地区教会甚至对不哺乳的母亲判有罪,宣称“拒绝哺乳的母亲在上帝的眼中是可憎的”。

  如今,用自己乳汁喂养婴儿的母亲越来越罕见,都市女性每十人中几乎有一半是用人工营养代乳品喂养婴儿的。因此,有人戏称,假如有朝一日奶牛从地球上消失,人类也将随之灭亡。

  母乳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大饥荒时期,许多母亲分泌不出乳汁,生下孩子却无法哺乳养大的悲剧层出不穷。而随着战争的远去,物质生活的极大充裕,惟独母乳的分泌情况却一直未见好转,甚至反而变得更糟。

  日本民间团体“母乳调查和母子支援网络”最近从几名女性的乳汁中检测出了微量放射性物质。这背后固然有饮食结构、生态环境等的改变因素,但是仅仅从这一方面还不足以解释通。

  十几年前流行这样一种说法:“长期哺乳会破坏乳房的形状,对美容也无益处。”尽管也有专家表示,母乳喂养不但不会影响体型,还能促进产后身体的复原,有利于减轻体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沈坤炜教授则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乳房有如植物,经历春华秋实、花开花谢的全过程,才会让它生长得更健康。而生育和哺乳,就是乳房的花开花谢,能促进其自我调节,增强乳房的免疫能力。”

  但为了使乳房不松弛,保持身材不走样,放弃母亲最基本的哺乳天性强行给孩子“断奶”仍然成为时髦女性的一种趋势。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及“罗斯母亲研究”报告所述,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在经济繁荣的1970年代仅仅占到25%。

  大概公元前后,古罗马的一些富裕人家的母亲们,已经不流行亲自授乳,而是送到奶妈那儿去。《乳房的历史》记载,到了18世纪的英国,仅有不到半数的母亲亲自哺育孩子,而另一些人不是聘用奶妈,就是使用半流体的食物作为母乳的替代物。

  而现代社会,为了迎合女性的需求,各种人工营养代乳品也应运而生。于是,女人们的乳房可以安心地偷懒,不再担负哺乳婴儿的使命。市场上销售的所谓“原乳”,不过是装满人工营养代乳品的罐头;原先因哺乳而会变得松垂的乳房,现在生过孩子之后依旧浑圆坚挺,毫无异样。

  不是为婴儿而存在的原乳,而只是向男性夸耀的“原乳”。女人的乳房如今成了与耳环、胸针这类饰件具有同等功效的装饰用品。

  身体营销时代:

  商业乳房表情

  以金钱打造着审美时尚的商业社会,它的高明之处在于以审美时尚去牵动女人爱美的神经,这是商业社会与男权社会共同的阴谋,而女人们也就在男性目光的注视下纷纷自觉自愿地缴了械。

  随时用“爆乳装”在各大活动现场和红毯上炫耀自己胸部的柳岩、甘露露等,情不自禁地陷入了“女为悦己者容”这个传统的老套而不能自拔;直接利用胸部获取生存资料的乳模群体则更将商业乳房演绎到极致。

  穿衣形态上逐渐“解放”的女人们同时被简化为商业标准的附庸,那就是把女性的乳房色情化、性感化,这个源于商业物化女性的标准,女人的形象模糊了,丰满、苗条的色情化女性身体的标准成为规则。商人们也不失时机地加入进来,乳房可以用来推销各种商品——林志玲忽而暴涨忽而缩水的“最贵乳房”就是典型代表,乳房更为林志玲娱乐话题与商业广告的重要资本。2011年,37岁的林志玲为自己的性感胸部投了价值100万的保单。

  她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控制乳汁的分泌。作为母亲最最基本的哺乳过程只对付一两个月便草草结束了。原先因哺乳而会变得松垂的乳房,现在生过孩子之后依旧浑圆坚挺,毫无异样。

  而这种变化在都市比在农村更加普遍,因为都市女性的欲求比农村女性更加强烈。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身体上如此巨大的变革,并不是经过母亲向子女遗传,而是在一代人的身上就完成,在一个人的体内就完成了。

  这是令人恐惧的变革。较之苍白无力的思想变革,这种变革的现实感更加强烈。

  从“邢燕子”到林志玲:身体观变革的中国人

  “所有的生物要想活下去,都必须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为了克服无尽的欲望,我们创造了严厉的上帝、通过了禁止奢靡的法律、遵从性方面的禁忌,在所有这些措施都无济于事之后,我们又去锻炼、减肥、看医生或者开始信仰佛教。”《纽约书评》这样剖析人类的反欲望机制,但显然,这并不奏效。

  这是金钱堆砌出来的改造人:腹部抽脂3000元、国产隆胸10000元、一粒伟哥128元……直到母乳也成为商品,这是被时代潮流包裹而发生身体观变革的中国人。

  偶像“铁姑娘”邢燕子似乎是意识形态时代的一个产物:黝黑而强壮。人们更多地相信健康而原生态的身体。

  2003年,北京大街上流行顺口溜《等老娘有了钱》:“等老娘有了钱,到韩国整容去。想变张柏芝就变张柏芝,想变张曼玉就变张曼玉。”整容医院发现了改造身体的女人能为他们带来名声和利润——身体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人们开始明白身体投资能拥有快速回报,并刷新了自己的身体观:身体也可以用来营销。

  上世纪70年代,有关大地主刘文彩喝人奶的公开材料曾成为那个年代许多人的记忆。今天,一批富人可以喝到人奶,且提供者均属自愿,且能对着乳头喝……一边是贫困山区小学生吃冷水泡饭的新闻,富人们却在花大价钱直饮人奶,社会堕落而无知又无耻却成了习惯。变态消费观的盛行让穷人已然沦为富人的商品了。

  面对社会转型和自己的转型,面对人生的营销与身体的营销,中国人无奈发现为物质牺牲了体质,然后又不得不用更多物质弥补毛病不断的身体——这是身体投资观念从无到有的30年,中国人在对自己身体的伤害与修复中获得了全新的身体观,而正确的道路依然相距我们甚远。

  ■延伸阅读

  “母乳银行”:

  一口奶的“商业情书”

  奶水也能做慈善?

  在母乳喂养受到大力推广的同时,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催生了美国火爆的母乳交易市场。在这个新兴行业中,不同利益团体、组织和个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各方都力图在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中抢得先机。

  慈善是美国母乳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支。美国市场上存在一小部分纯志愿妇女组织,通过Facebook或其自身网站,组织免费的母乳捐献。其中最著名的两大组织分别是“婴儿母乳喂养”以及“站立的食者”,它们将数以千计的妇女联系在一起,帮助有需要的新生儿获得免费的母乳。

  以免费母乳捐献为基础的网站也吸引了大批追捧者。至2009年,英国已经有18家非营利性“母乳银行”。

  在中国,同样出现此类组织。一岁孩子的母亲、广东电台著名主持人、广州市青联委员徐靓成了全国首家母乳库001号捐赠者,而且利用媒体人的身份积极参与母乳库的宣传,连自己的私家车都成了第一辆母乳库流动车。目前,国内首家母乳库由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正在筹建中。

  富人游戏与百万商机

  除此以外,市场上还存在着一批名为“母乳银行”的组织,它们从捐赠人手里获得母乳,并对其加工、消毒,使其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筛选审核只是整个过程的一小步,在这之后,还将经过母乳采集、乳汁分析、提纯等过程,最终使产品符合标准。若要向医院销售,“母乳银行”必须保证它们所提供的母乳含有定量的营养成分和热量。

  这些母乳一般会以一盎司4美元的价格卖给医院,或早产儿及病婴的父母。波拉吉塔生物科技是一家新兴的“母乳银行”,这家营利性机构拥有自己的增强型母乳产品,专门供给生病住院的新生儿,拥有上百万美元的商机。

  这项事业一直在延续并扩大着:各类机构、母乳收集协议、监测质量措施、储藏和使用流程被人们不断地改造并且优化,一些国家级的管理机构不断涌现。2010年,美国母乳银行共提供了5万多千克母乳。澳大利亚、秘鲁、巴西、菲律宾等国的母乳银行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