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产的私家菜园
当超市、企业、电视广告、农贸市场憨厚的农民夫妇、位列世界五百强的快餐巨头……一切都变得不可信任,中产阶级别无选择,他们决定用最原始的方式——在场,来捍卫自己餐桌上的蔬菜。
追逐“短链”的都市农夫
或许只有亲眼所见才能信任,只有面对面的承诺才安心,极度缺乏信任的食物链条一再被拆散挤压,土地到餐桌之间短到只有一两个环节的“短链”农业模式,成为与有机种植相配套的“信任工程”。
6月18日上午,一场大雨过后,张力(化名)一家四口开车来到溪地都市生态园查看自己的蔬菜长势情况。张力是蓝石大溪地一名业主,买了房子之后,他就迷恋上了楼盘旁边的这片田地。从开春以后,每隔几天都要来到这里打理自己的蔬菜,成为了一名都市农夫。
在张力的11号份额田里,种植着卷心菜、西红柿、茄子等几种蔬菜,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收回了上百斤蔬菜。
张力坦言虽然租了这一小块地,但还是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日常活动不再那么单调,而且还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以前他不喜欢吃蔬菜,后来来到这里劳动,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慢慢成熟,他居然开始喜欢上了吃青菜。”
尽管这里的工作人员事先都为他算好了经济账,和市场上买菜相比,这里的产出和花费并不悬殊,但张力还是很豪气的说:“在吃的问题上不能谈钱”。
张力其实早就有租地种菜的想法。前几年他和朋友在南部山区租地种菜,还雇了当地的农村打理,结果很多菜都被人偷了,张力显得很无奈,直到他找到了这里,完善的防卫措施使他安心培养着自己的蔬菜。
像张力这样的都市租地种菜者越来越多,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试图改变自己的餐桌。他们租种土地,组建农庄,说服政府和行业协会来支持这一运动。
社区支持农业:
市民的餐桌安全选择?
溪地都市生态农园是蓝石大溪地的从属项目,这个高档的住宅区旁边仍有大片未开发空地。
2012年8月,江苏常州西南的大水牛市民农园董事长兼首席农夫程存旺接到了蓝石大溪地开发商的电话,项目开发商希望与程存旺讨论一项合作:在小区旁边建造一个社区农园——大溪地社区业主专享的农园,业主可以选择预订有机种植的蔬菜,或者自己亲手耕种。
“是开发商找到我们的。”通过微博,开发商蓝石置地在2012年8月主动找到了程存旺,商谈合作。此项目一期已经在售中,为了解决社区买菜的问题,又可以保证食品安全,蓝石决定在大溪地社区旁规划出300亩面积的农园。2012年9月26日,蓝石置地开发的溪地都市生态农园和常州大水牛市民农园正式举行了签约仪式。
整个项目中,蓝石负责提供资金和土地。“我们只派三个人给他做咨询管理。”程存旺说,“合作资金2013年是30万元,咨询内容包括CSA模式的搭建,种植安排,可服务的标准。”
这个社区农园分为出让劳动份额(租地种地)和销售配送订单两种模式供业主选择,2013年开始正式运营。虽然社区农场是在定下来之后,才开始把理念和产品对业主推广,但“购买他们一期项目的业主对农场都特别热衷,尤其是劳动份额”。如今,在这里租地种菜的会员已有200多个,而这些人大多资产丰厚,有充裕的时间和金钱来构建自己的安全餐桌。
中国的中产阶级绝不是第一批出于对食物安全的恐惧去亲眼看看下蛋的那只鸡,甚至决定把鸡养在院子里的群体。1965年,日本的一群家庭主妇由于担心农药对于食物的污染,连市集都不再相信,直接与有机食品的农户达成协议,预付一年的费用,农户必须按照要求种植健康的有机食品。在日文里,这个词叫做提携,这正是如今盛行的社区支持农业的起源。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