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精英们的“大江大海”
大时代的家国命运之下,很多人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1928,并不仅仅是一场惨案,一连串的变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他们中有浮沉商海几十年的商人,有未及弱冠的少年,有年近30的热血青年。惨案把他们推上了时代的洪流,他们被时代的浪涛冲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时代。
孟洛川、于耀西遭遇滑铁卢
孟洛川深陷滑铁卢,横遭匪祸;于耀西折戟沉沙,险些身陷囹圄。与政治存在纠缠不清的关系,他们是失败的案例吗?不尽然,虽然遭逢坎坷,但他们依然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士绅遇上土匪:章丘城的毁灭
早在1925年,孟洛川被张宗昌敲诈10万元,张宗昌滥发“军用票”,士兵以此买货,商家不敢拒收,收后无处兑换,成为废纸。而真正的灾难还在后面。
1928年,对于著名商人孟洛川来说,是一场灾难。两个土匪的抢掠,使著名国字号瑞蚨祥一蹶不振。同时,著名的商业城市章丘毁于一旦。
这年4月底,北伐军逼近济南,张宗昌弃城北逃,在张宗昌部当过“勤务”的张鸣九去曲阜投栾子敬县长。济南发生惨案后,张鸣九从曲阜窜回老家历城,纠集了一批地痞、流氓、赌棍、恶霸等社会渣滓,将黑手伸向章丘。
7月21日,章丘城东关大街正在赶集,突然,一哨兵马约30骑,鸣枪闯进集市,打死门岗,直进东门,顿时集市大乱。许多伪装携筐的匪徒从腰间拔出手枪,与做内应的警备队合兵一处,向县衙攻击,县长从南门逃走,张鸣九轻而易举地夺得了章丘城。
听说张鸣九攻占章丘发了大财后,各地的土匪纷纷前来入伙,匪兵很快由200人扩增为2000人,并在章丘烧杀淫掠长达半年之久。据《章丘县志》记载:“清末民初,章丘商业较为兴盛。全县共有商号529家,且在外经商者多……1928年,境内遭张鸣九匪乱,商业顿衰。”此后,章丘工商业虽稍有恢复,1932年商号也仅有177家。
张鸣九还抢走孟洛川的母亲,以其要挟他拿钱赎人。
孟洛川联合章丘籍名人辛铸九、高盘之、张子衡等数十人在济南集会,向全省发出了剿匪呼吁书,并请来军阀孙殿英,不曾想却引狼入室。
1929年2月,“东陵大盗”孙殿英开来山东,驻扎章丘。孙殿英密结匪部驻守章丘西关的刁松亭,二人里应外合,兵不血刃,拿下章丘城,活捉了张鸣九,并改编了众匪。
为感谢孙殿英剿匪,章丘各区公所均为孙殿英献了万民旗、万民伞。并勉强凑足2万元军饷送给孙殿英。2月下旬,孙殿英率部东去桓台前,密授师长张立国、参谋马孟九暂住章丘。张、马二人率部队疾驰“祥”字号老家旧军镇,从孟家“十大堂号”开始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众多孟氏宅院。占地近3400平方米的孟洛川故居被焚毁。
“汉奸”的“大明湖”牌香烟
国难当头,资本家们的人生选择充满了变数;有功败垂成者,亦有夹缝中生存而逐渐壮大者。
而今,世人已很少知道于耀西。
他是民国时期济南民族资本主义的重要代表,曾任济南商埠商会会长。1928年春,他见生产卷烟有利可图,创办东裕隆烟草公司,生产“大明湖”、“斗鸡”等牌香烟,今天的济南卷烟厂就是由其发展而来。
济南惨案发生后,于耀西与何宗莲等组织“济南临时维持会”,任副会长。在此期间,他以商会名义告知日本驻济南领事西田,新城兵工厂存有价值百余万元的军火,请其注意维护,勿加损伤。不几天,新城兵工厂所存军火即被日军销毁。于耀西向西田提出质问,遭下令逮捕,被迫逃亡上海。
1929年3月于耀西返回济南。4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由泰安迁到济南,下令逮捕“维持会”成员,于耀西被捕。成丰面粉厂趁机通过选举取消了于耀西的该厂董事长职务,迫使他退出了在该厂的全部投资,苗氏家族正式接管成丰面粉厂。
苗氏、张氏家族的资本崛起
上世纪20年代末,苗氏家族和张氏家族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济南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他们的企业也开始壮大,并走向30年代的辉煌。
苗星垣:成丰面粉厂的缔造者
1928年前后的苗氏家族正逐渐进入黄金时期。打败于耀西,苗星垣一派取得独断地位。成丰面粉厂自1921年10月到1937年12月的16年,从破土动工修建房舍,发展到25部钢磨,日产面粉8000袋,年获利高达50万元的大厂,当时在同行业中是名列前茅的。
成丰面粉厂正经历辉煌。
1921年,苗星垣与堂兄苗杏村筹资7万元,在津浦铁路站北购买地皮,修建厂房,筹建“济南成丰面粉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股份制企业,除苗氏兄弟外,成丰面粉厂股东还有王冠东、韩秀泉和车百闻等名流。筹办之初,按公司章程组成了董事会,苗杏村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苗星垣担任董事兼经理。
1922年8月,占地面积为4669平方米的成丰面粉厂正式投产,日产面粉2000包(注册商标为“双鹿牌”)。后日产面粉8000袋,当年结算即获得纯利7.5万元,生产规模已为济南粮食行业之首。更深远的意义则在于,成丰面粉厂使用蒸汽锅炉作为动力,从美国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钢磨等设备,真正开创了济南生产“机制面粉”的先河。
多年的从商经验使得苗氏兄弟深知小规模企业在竞争中难以持久,第二年就把所得利润全部用于投资,到1930年,成丰面粉厂共有钢磨25部,工人600多人,日产面粉能力8000余包,成为当时济南众多面粉厂中设备最齐全、最先进、产量最高的一家,并此步入鼎盛时期。此时的成丰面粉厂,占地面积110余亩。
成丰面粉厂成为国内企业的典范,内有子弟学校,职工子弟均可免费入读。厂内的娱乐室、阅报室设在校内,由学校监管。面粉厂还开展武术训练活动,教练古式大刀、剑、七节鞭等。
厂内设有疗养室、浴室、理发室、食堂。更为新颖的是,厂内设职工储蓄部,职工活期存款,月息为2分,超过500元部分,月息为1.5分。
可以说,当时的成丰面粉厂是一个完整的社区,职工足不出门就可以很方便地生活、工作,这放到现在也是很先进的。
苗海南:背负使命远走英国
1928年,苗星垣还派苗海南远赴英国皇家纺织学院学习。苗氏家族新的一代正在成长。
在英国学习期间,苗海南肯定留下了不少资料,但现在都荡然无存。他爱照相,留有很多在英国时的照片,其中有一张:花木婆娑的背景之下,他和女同学照的照片,他显得有些拘束,那位姑娘戴着帽子,帽沿压在眉头之上,穿着好看的裙装,很是漂亮。
1929年至1933年,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掠夺。在产棉区山东,仅纺织业,日本工厂便占据了大半的生产和原材料市场。
此时,苗星垣、苗杏村等50人,以“当斯外侮临头、共维国难、挽回利权”为号召,全力以赴地开始筹办自己的纺织厂。1933年,济南第一家较大规模的民族资本私营纺织企业——成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从英国留学归来的苗海南出任公司经理。
张启垣:东元盛的机器时代
经历了五三惨案,张氏家族的东元盛也逐渐发展起来。
1929年,张启垣从天津买了套轧光机,仿照日本“玉莲生香牌”红布生产“爱莲生香牌”红布,生产出来的布料质量和日货相仿,但价格相对便宜,因此销量极好。随着资金不断增加,1930年东元盛添置了烘干机、锅炉、动力发电设备等机器,成了正儿八经的机器染厂。
和苗海南远在英国读书类似,1928年,张东木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在整个求学时期,他都是学校运动队的成员,成绩很好。1930年夏,阎锡山部队占据济南,社会秩序混乱,张东木转北平汇文学校读书。1935年春,天津《大公报》统计全国各大田径运动会的成绩,把每项田径项目取得最优成绩的10人称为十杰,他分别为200米和400米十杰。这个消息轰动了全校,校长、教务长、老师和同学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全国田径的十杰之一是很荣耀了,你得了两个。”在1935年北平市春季运动会开幕式上,指定张东木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
1937年日军占领济南,张东木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到父亲身边,继承东元盛的产业。直到此时,他才真正开始和日本人“交锋”。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