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里去找安全的水源?
山东水资源现状调查——
近年来,癌症村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山东也不例外。水污染成为威胁人们饮用水安全的主要敌人,同时,山东降雨偏少,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矛盾也非常突出。难道只有南水北调,吃了黄河水,又饮长江水这一条解决之路吗?
被癌症包裹的村庄
著名生物学家蒋高明曾在老家沂蒙山区对一个村子一年间的人口死亡情况做过调查。
他发现,这个仅900多人的小村庄,2010年死亡11人,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79岁,平均年龄58.2岁。在具体死因中,4人死于癌症,占36.4%,只有3人年龄超过70岁,勉强算“正常死亡”。这样看来,该村村民非正常死亡比例高达72.7%。
“农村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的癌症病人?这与他们的生产方式改变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农民种地,一年到头打交道的是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焚烧后会产生严重的致癌物)。8年前,农民向我反映井里打出来的水变苦了,他们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实那是大量化学物质渗入地下水的缘故。”
蒋高明随机问几个农村学生,都反映他们所在村里死于癌症的人每年都有,且不断增加。癌症,这个30年前中国农民非常陌生的名词,如今已成了头号杀手。“不幸的消息又传来了,家乡的村庄又有2人分别患了肺癌和肠道癌,年龄为60出头和50岁不到。后者是我的初中同学。”
随手搜索相关新闻,本刊记者便找到了大量与癌症、污水等有关的案例。
宁阳县华丰镇国家庄村,由于附近化工企业林立,村里的自来水早就不能喝了。接踵而来的还有让路人掩鼻而过的空气、日复一日的买水、储水,以及居高不下的癌症死亡率。
莱州市土山镇,几个村庄在当地被称为“癌症村”,同样是与农药等化工企业污染有关。
武城县沙窝屯,靠发展奶牛养殖业,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附近建起化工厂后,人和奶牛的水源全被污染,没法饮用。
……
几乎所有受到污染的村庄、癌症村都存在着一座化工厂。
水功能区达标率只有40%多
2012年12月31日,山西长治潞安天脊煤化工厂苯胺泄漏入漳河,危及下游山东聊城等地。事故发生后,聊城等地陆续召开紧急会议,采取预防应对措施,防止漳河等河流水污染波及下游。
一份来自山东省水利厅《水资源情况介绍资料》表明,我省水污染严重,水生态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全省每年排放废污水30多亿吨,V类和劣V类水质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近50%,水功能区达标率只有40%多,水污染已由局部水体波及所有河道,并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由地表延伸到地下,大量水体由于受到严重污染而不能被开发利用。”
文中明确表示,全省对水资源过度的不合理开发、无序开发和污废水的大量排放,已大大超出了当地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引发了河道断流、地下漏斗、湿地萎缩、海水倒灌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与此同时,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省降水量也在发生变化,1980—2000年与 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降水量平均减少 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 17%,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减少 41%,进一步加剧了我省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我省水资源历来偏少,平均当地淡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三位。
济南何时吃上长江水?
面对水污染与水资源匮乏的严峻现实,南水北调,吃上长江水被寄予厚望。
作为“成败在治污、难点在山东”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亦如高悬在我省水利环保等部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本刊记者从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了解到,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经过10年建设,目前已到收官阶段,基本完工,5月底提请通水验收。
“截至2012年底,输水干线上的9个测点,已基本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汇入输水干线的20个支流断面,除1个断流外,其余19个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目前,在南四湖栖息的鸟类达200多种。这在2002年东线工程启动时根本不敢想象。”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感慨道,“当时的南四湖53条入湖河流鱼虾绝迹,湖区水质全面呈劣五类。按照国家南水北调治污规划,调水干线达到三类水质目标,需削减污染负荷绝对量80%以上,治污难度举世罕见,曾被专家称为‘天下治污第一难’。”
1月23日,作为南水北调长江水入济的重要一步,玉清湖引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南水北调济南市续建配套工程完工后,济南每年可引来一亿方长江水,其中市区每年可分得长江水7600万立方米,约占市区总用水量两成。
喝放心水要花多少钱
尽管目前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据证明,一些病症的发病率增高与水遭受化学污染有关,但不少人仍然担忧自来水安全,或者买桶装水,或者在家中安装净水设备。对于水健康的追求无疑是包括城市白领在内的中高端消费人群的普遍象征。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