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庄农业:一蔬一果的品质与极致
本刊专访——
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以及对田园的回归促使人们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田园模式。在济南周边大大小小的农庄中,位于唐王镇的正庄农业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家。带着对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模式的诸多疑问,本刊记者专访了正庄农业总经理王妍。
一棵梨树的认养之路
如果你有一棵梨树,偶尔拿出手机,和朋友们分享梨树的整个生长过程,会不会有种满足的感觉?
4月,花刚谢去,绿叶繁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庄农场里的唐贵妃梨,寻找到了新的主人。
唐贵妃梨,表皮金黄色,果型丰满圆润、甘甜多汁,果肉抗氧化,不易变黑,又因产自唐王镇,故命名“唐贵妃”梨,是王妍的父亲王正庄以及数位农业专家历经数年选育出的一个新品种。
去年开始,正庄推出“梨树认养”的活动,受到欢迎。“一棵梨树,根据全年产量确定认养的价格,我们代为培育。”王妍说,目前已有几百人认养了唐贵妃梨,“客户以济南为主,来考察之后确定认养,也有外地的,比如青岛。”
客户来到农庄,对新品种感兴趣,梨口感又好,看到梨树的栽培技术全部标准化。“他们对管护过程很满意,一般会做一些别的要求,比如套袋的时候能不能参与?能不能亲自采摘?”
“现在很多父母重视孩子的饮食,同时让他们体验农耕文化,每当周末,三口之家来农场体验生活,亲自除草、摘果。”王妍说,“对于老人来讲,城市里生活空间局限,孩子们也不能经常在身边,他们注重养生,愿意去田园里认养一棵树,亲自除草、赏花,享受田园的气息。”
正庄的那棵梨树,成了一些城市人家园的一部分。
追溯蔬菜的整个生产过程
目前,160元一斤的有机大樱桃已上市。
上海一个消费者,通过新农人朋友圈知道了正庄农业,联系到王妍。樱桃还没上市,他就提前预定了五斤。4月20日一上市,王妍通过快递给他发过去。
谈到私人定制,王妍表示,正庄的蔬菜采取园区直投的形式,直接交付到消费者手里。“目前园区以北方落叶果树和蔬菜为主,品种定位:国内最先进、优质的品种,全部达到有机标准。全线产品可追溯,整个园区信息化管理,消费者能看到每一滴水、每一粒肥的使用情况。”
消费者坐在家里,通过手机体验到田园风光,知道自己的菜生产的整个过程,眼看着产品从地头上摘下来,装箱,直到敲门声响起,蔬菜送到家门口。
王妍向本刊记者介绍,正庄的私人定制采取几种形式:A套餐,目前有100人左右,周三送;B套餐,大概有30人,周四送;大部分集中在周五配送。客户需要提前下订单,一定定一年,费用大概在5000-10000元之间。“我们的蔬菜有上百个品种,消费者也会提一些想法,比如喜欢吃野菜的,或着爱吃秋葵的,会特殊对待。”
目前,已有500多市民参与到正庄农业的私人订制中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分类,以全年套餐形式体现。“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并结合免费的互动活动,增加体验感。”
“微信是通过朋友圈传播的很好的途径,沟通成本低。借助朋友圈子,先做小范围的尝试,大家认可了之后,会有口碑相传,利用各自的朋友圈,把愿意品尝和购买正庄有机产品的人拢到一块。”
“如果不把食品安全从良心买卖变成可监控的标准化生产,就不存在私人订制的可靠性”
按照王妍的规划,今年,正庄将在唐王镇及周边继续发展一千亩。“光我们自己发展没有意义,而且真正赚钱的园区面积不会很大,要扩大周边卫星园区。”
“是‘滚雪球’的方式生长吗?”
王妍回答道:“不是,传统农业是‘滚雪球’的方式生长,正庄农业是典型的现代农业。我们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滚雪球’的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目前,全国已有十家企业依赖正庄发展。
“私人定制是城市人群对半农生活方式的回归。其实,近郊型的园区大都具备这种功能,吸引向往回归土地、注重食品安全的人。正庄要做的就是让不懂农业的人了解农业,又要让他们即使不懂农业,看了标准化种植之后也会一百个放心。”
为什么90%的农业企业都在赔钱?“真正要把体验式农场做好,先要把一产做好,主营业务是赚工资的,休闲观光农业是赚小费的。人不能靠小费活着。”王妍大胆预测,“未来三年,休闲农场要死掉一半。”
王妍把“做农业”的人分成三类:首先是真正的做农业,把“农”做成产业;其次是把“农”字去掉,只剩下“业”,圈地开休闲餐厅甚至盖别墅等,济南话叫“作业”,对农业本身没有改善提高;第三类是把“业”去掉,只是做“农”。“现在有些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不能说做得不好,实质上只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对农业发展没有太大的带动作用。”
王妍反思道,“私人定制不会是主流,如果不把食品安全从良心买卖变成可监控的标准化生产,就永远不存在私人订制的可靠性。”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