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里的世界史
花朵的力量——
玫瑰长久以来象征着美丽和爱情。古希腊和古罗马民族甚至用玫瑰象征他们的爱神阿芙罗狄蒂、维纳斯。但是,围绕它也曾有过无数的纷乱与战争,它曾深刻影响了这个世界的历史。
都铎王朝的玫瑰战争:“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了”
在莎士比亚的小说《亨利六世》中,伦敦坦普花园的两朵玫瑰被拔标志着英国历史上一场皇族战争的开始。两个分别带有红玫瑰和白玫瑰家族标志的男子与女主角上演着纠结不断的纷争。
战争,无比残忍的事情,却拥有浪漫的称呼——玫瑰战争 ,又称蔷薇战争。它承载了英国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的支持者之间为了英格兰王位的断续内战。两个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皇族的分支,是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玫瑰战争不是当时所用的名字,它来源于两个皇族所选的家徽,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
两个家族之间的对立始于英王理查二世被他表兄、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四世(Henry Bolingbroke亨利·博林布鲁克)在1399年推翻。1422年亨利五世死后,剑桥伯爵和安妮·莫提梅的儿子约克公爵理查对懦弱的亨利六世的王位发起挑战。
该战争大部分由马上骑士和他们的封建随从组成的军队所进行。兰开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国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东部。玫瑰战争所导致的贵族的大量伤亡(男爵以上贵族阵亡约65人,中小封建主数以千计,家兵80000余人),是贵族封建力量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了都铎王朝控制下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制的发展。
在这次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并成了都铎王朝新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玫瑰战争是英国专制政体确立之前封建无政府状态的最后一次战争。恩格斯说:“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了。”
拿破仑的外交“旧账”:一束玫瑰≈1375596法郎
1797年3月,法兰西总统拿破仑在卢森堡第一国立小学演讲时,潇洒地把一束价值3路易的玫瑰花送给该校的校长,并且说了这样一番话:“为了答谢贵校对我的盛情款待,我不仅今天呈献上一束玫瑰花,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年的今天我都将派人送给贵校一束价值相等的玫瑰花,作为法兰西与卢森堡友谊的象征。”
回国后忙于战争的拿破仑很快就把赠送玫瑰的承诺忘得干干净净,与此相反,卢森堡第一国立小学的师生却把这一承诺深深地记在了心里。他们还把3月28日作为学校的纪念日,写进了校史。
1984年,卢森堡第一国立小学一纸诉状,将法国政府告上了国际法庭,他们向法国政府提出两点要求:一、从1798年起,用3个路易为本金,以5厘的年息计算,清偿这么多年来的所有金额;二、在法国各大报刊上,公开承认拿破仑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
接到国际法庭的传票,法国政府计算了一下赔偿金额,大吃一惊:原本3路易的一束玫瑰花,至今本息竟已高达1375596法郎!而在报刊上承认拿破仑言而无信的要求,法国政府更不可能接受。
经过反复斟酌,法国政府终于给出了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一、马上给卢森堡第一国立小学建一座现代化的教学大楼,这所小学的毕业生将来如果愿意到法国留学,一切费用将由法国政府提供;二、以后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法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支持卢森堡的中小学教肓事业,以弥补当年拿破仑的食言之过。
格鲁吉亚玫瑰革命:“颜色革命”中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21世纪初期,中欧、东欧独联体国家发起一系列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他们通常采用一种特别的颜色或者花朵来作为标志。2003年,一群挥舞着红玫瑰的反对派示威者将格鲁吉亚从世界媒体的边缘带到了中心。
2003年11月,格鲁吉亚反对派领导人萨卡什维利以当局在议会选举中“舞弊”为由拒绝承认选举结果而引发局势动荡。有趣的是,身为反对派领导人萨卡什维利每次公开露面都拿一枝象征和平的玫瑰花,因此这场运动也被称为玫瑰革命。
11月22日,格鲁吉亚反对派率领示威者冲进国会,要求当时的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辞职,此时,一名反对派手上还挥舞着象征和平的红玫瑰。最后反对派成功“逼宫”,谢瓦尔德纳泽黯然下台,“玫瑰革命家”萨卡什维利成功当选格总统。
谢瓦尔德纳泽的国际问题私人顾问打了这样一个比喻:“格鲁吉亚就如一片郁郁葱葱的嫩草地,而俄美就像在这片草地上摔跤的熊和虎。无论哪一方赢了,对这片草地而言都是悲剧,因为草地早已在熊虎争斗时被践踏得一团糟了。”
玫瑰不只象征着美丽和爱情,还预示着战争与动乱。格鲁吉亚这场耗时不足30小时的“街头民主”不仅推翻了谢瓦尔德纳泽政权,还推倒了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块“骨牌”。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