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金瓶梅“食货志”

2011-08-14 07:40 《齐鲁周刊》/ 吴越 /

  《金瓶梅》描绘出了一幅晚明时期中国商业“清明上河图”:贩夫走卒、商业欺诈、行贿索贿,一应俱全,实乃探究中国商业史,乃至当下民族资本发展的百科全书。因此被称为“晚明食货志”。

  权力寻租——大商西门庆们的光荣与梦想

  尚举人的失败,标志着文人世界在商业社会里开始溃退。

  “非必杀身成仁,问我辈谁全节义;漫说通经致用,笑书生空读春秋。”这幅山陕会馆大殿的楹联,把个王朝治下的商人集团的世界观活活地托出,并拉出了跟正统势力叫板的架式。

  明清数代商人的光荣与梦想,便在这楹联的光环下恣意生长。

  《金瓶梅》开头,布商的遗孀孟玉楼要再嫁,商人西门庆和尚举人角逐玉楼第二任丈夫。尚举人是“斯文诗礼人家,又有庄田地土,颇得过日子”。出乎意料的是,孟玉楼选择了西门庆,她表现出对买卖人家的深切理解:“世上钱财倘来物,那是长贫久富家?休说买卖人家,谁肯把钱放在家里!”

  尚举人的失败,标志着文人世界在商业社会里开始溃退。

  而曾经在西门庆家打过秋风的蔡状元,打点妓女是红纸大包封了一两银子。妓女董娇儿颇有些看不起,拿给西门庆瞧,西门庆回道:“文职的营生,他哪里有大钱与你,这个就是上上签了。”文人的雅致、文人的得意在这里都成了笑话。

  传统文人的担当和道义荡然无存。最终是财富决定一个人的地位。

  但传统评价的影响仍在,有时难免显得矛盾重重。西门庆看不起蔡状元的寒酸,抱着自己儿子时,却说希望他将来走文官的路子,来获得社会的“尊重”。

  对权力社会的向往,古今并无二致。

  像今天的商人一样,西门庆把资源优势用的淋漓尽致。他很知道一个商人能从官府获得多大的收益,故而不吝钱财,结交官员,做政治投资。蔡状元回乡省亲路过清河,经人介绍到西门庆家“打秋风”,西门庆盛情款待不说,临行还赠盘缠物事。故而当蔡状元被点为两淮巡盐御史之后,他便能够比一般商人早一个月掣取三万盐引行市,获利十倍之多。

  西门庆和他所代表的阶层,拥有巨资,遨游于商场和官场之间,令市民和士人们无比羡慕,也无比嫉妒;但内心却总是无法安宁,因为他们巨大的家业随时有土崩瓦解的危险。于是,他们纵情淫乐,寄情妓女(当时的歌星和名模)。

  “在重农抑商历史传统下的中国商人,只会当西门庆,舐一些太监的唾馀,绝不敢要求政权。”顾准的这句评语正点出了商人们的死穴──官本位的社会架构,既使得他们可以从官府中获取巨大的商业利益,又让他们永远被罩在官家这如来佛的手掌心。

  400年前的生活百科全书:3000元一座独栋别墅

  如果武大郎活在现在,要用50年还是100年,才能将他的小金莲娶进新房?

  4月里的一天,在富商西门庆家中,“五娘”潘金莲斗牌赢了三钱银子,她又撺掇“六娘”李瓶儿添出七钱银子,让仆人兴儿买来一只烧鸭、两只鸡、一钱银子下饭佐餐菜肴、一坛子金华酒、一瓶白酒,另有一钱银子的果馅凉糕。兴儿的妻子把这桌价值一两银子的酒席整顿好,众妻妾在花园卷棚下开怀畅饮、大快朵颐,又拿了酒菜,到假山亭子内下棋投壶、赏花观景,度过了悠闲快活的一天。

  ——这是小说《金瓶梅》第五十二回中的一个场景。

  这一切一共用去一两银子,相当人民币200块。可见明朝万历年间,运河两岸的百姓生活,物质极大丰富,物价也不高。

  小说中千百次提到物价、工价,不但西门庆做一笔买卖、置一所宅院、收一笔贿赂、送一份厚礼等“大事”记述得价值详明,就是书中人物沽酒、裁衣、剃头、磨镜、买汗巾、称瓜子,乃至赏赐厨役、打发轿夫等细事,也都笔笔叙及,言必称价,银两的计算甚至细致到几钱几分。

  潘金莲之母潘姥姥来给女儿过生日,但下了轿,却没钱打发轿夫。最终三娘孟玉楼拿出银子打发了轿夫——其实只需六分银子,约合十多元,犹如今天“打的”的起步价。

  “住”是人生一件大事,花销也最大。不同的阶层,住房的需求不同。武大是“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十数两银子,合3000块左右吧。今天大都市的闹市区,3000元也就是一套两居室一个月的租金。

  官宦财主家的深宅大院,气象又自不同。西门庆的同僚夏提刑,卖了一所宅子给何太监的侄子。“门面七间,到底五层”,“仪门进去是大厅,两边厢房鹿角顶,后边住房花亭,周围群房也有许多,街道又宽阔”。按契上原价一千二百两交割,合今天24万。

  《金瓶梅》时代房价低廉,大概还跟当时地价不高有关。韩道国夫妇商议在自家院落盖两间像样的平房,材料费也需花上三十两。可知房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上。

  8月1日,本刊记者在阳谷县城紫石街了解到,早在去年,作为仿古建筑的紫石街商铺,20平方米的商铺每平方米售价为8500元,已经全部售完,只剩下面积较大的商铺。这样的商铺价格比周边的价格高出了两倍。

  如果武大郎活在现在,同样的地段,同样的房屋,就他每天起早贪黑卖炊饼,要用50年还是100年,才能将他的小金莲娶进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