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阳谷——“大郎,你来一下”

2011-08-14 07:42 《齐鲁周刊》/ 吴永强 /

  《金瓶梅》注定了被消费,被冠之以各种名目行销叫卖!在今天的山东阳谷,似乎能随时听到一声叫喊:“大郎,你来一下。”

  武大郎、西门庆一家亲

  “大郎,你来一下。”

  闻听之下,身材极矮、穿着古装的男子站起身来,朝楼上走去。站在楼梯上首的,便是他的“媳妇”,著名的“潘金莲”。

  8月1日上午,位于阳谷县城的狮子楼旅游区内,由于是周一,游人稀少。刚进大门,“王氏茶坊”便映入眼帘,与其相邻的就是“武记烧饼铺”。

  交谈之下,记者得知男子姓俞,阳谷人士,在旅游区内扮演武大郎已有五六年了。在旅游区内,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姓氏,几乎所有人见了他都以“大郎”呼之。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他长得这么矮,很难自食其力,在这里工作清闲,一月工资900,这样多好。”

  “武大郎”走到二楼,与“潘金莲”挨着趴在窗口,一边朝下张望,一边攀谈。记者跟到楼上,掏出相机,“武大郎”立即向记者表示,与他们合影,每次收费10元。得知前来的是记者后,两人便默许了拍照,只是不再呆在一起,“潘金莲”继续留在二楼,“武大郎”回到楼下。

  记者了解到,“潘金莲”由旅游城里的几名二十一二岁的女孩轮流扮演,都是当地未婚女子,不仅相貌要好、身高也有要求。

  旅游城里还有一个景点,名叫“西门生药铺”,重现了当年西门庆的家族生意。

  一度,“西门庆初遇潘金莲”作为特色节目,在旅游区内几乎天天上演。风流倜傥的“西门庆”身穿长衫、手摇折扇,大摇大摆地走在“宋朝”时的商业街上。路过一座临街小楼时,“啪嗒”一声,一根竹竿从天而降。“西门庆”恼怒地仰起头,却见一位美貌少妇倚窗张望,顿时呆了……

  从小说和电视剧里复制出来的“节目”,被大众“喜闻乐见”,在狮子楼旅游区内比比皆是。

  2003年10月,投资3000多万元、占地30余亩的狮子楼旅游城开门营业。该景区有关人士介绍说,景区分为“水浒文化区”、“金瓶梅文化区”和“宋代民俗文化区”,“金瓶梅文化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著名的狮子楼,原为酒楼,据说始建于北宋景佑年(公元1036年),《水浒传》、《金瓶梅》两部古典名著中都有重点描写。

  而今,重修后的狮子楼对外开放,很多小贩聚集在楼前售卖各种纪念品,当地名吃武大郎炊饼可卖到10元钱4包。

  崔存英在狮子楼旁经营着一家卖纯棉粗布的作坊,“这样会让狮子楼的名气更大,来的游客也会越多。”随着狮子楼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前来的游客不断增多,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在距离狮子楼不远的紫石街,本刊记者看到,东西走向的两排仿古建筑,街上设有武松、武大郎、西门庆和潘金莲铜像。一位王姓商户告诉记者,紫石街是去年建成的阳谷县一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也是阳谷县大打文化牌之后取得第一个招商引资成果,“到目前为止,临近街口的很多商铺已租出,但仍有大量商铺闲置。”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后,被人抬到了阳谷县。在路过县城的紫石街时,武松正好遇到了哥哥。后来,在紫石街旁的狮子楼上发生了武松斗杀西门庆一幕。

  如今,紫石街由温州财团联手打造,投资额近一个亿,其中奥康集团占51%股份。

  阳谷县地处鲁西,全县有着78万人口,由于地少人多,又缺乏资源,发展经济困难重重,在聊城市的8个区县当中,阳谷的经济一直处于较后的位置。如果不是强大的武松和金瓶梅牌,很难想象,温州财团会把目光盯在这里。

 

  名著文化与真实的武大郎

  前几年,曾有阳谷货郎,一身武大郎的装扮,肩挑一条扁担,扁担两头各有一个食盒,上面写有“阳谷、炊饼”字样,游走于北京各地,推销阳谷炊饼。

  在阳谷的宾馆里有大幅的照片介绍当地名菜《金瓶梅》宴。阳谷有三种宴,运河宴、金瓶梅宴、水浒宴。当地人介绍,金瓶梅宴并不是阳谷发明的,是山东省饭店协会研究出来的,在阳谷推广。

  由于游客增多,聊城市区的出租车司机小崔常感觉“跑不过来”。几乎每隔一两天就有人包他的车从聊城去40多公里外的阳谷游览景阳冈和狮子楼。据他介绍,前年,一个168人的美国旅游团来到阳谷,专门游览水浒线,都是爱好武术的老板。

  不仅在阳谷,在整个鲁西地区,围绕《金瓶梅》和《水浒传》,一场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暗战早已展开。有游客曾开玩笑地问:“在景阳冈看完武松打虎后,阳谷、临清两地,该去哪里看武松的兄长和嫂嫂呢?”

  聊城大学教授宋培宪称,鲁西地区历史文化有两条脉络:一是围绕着《水浒传》的草莽英雄文化脉络,另一条就是围绕着《金瓶梅》的运河市井文化脉络。

  8月1日,在东昌湖环绕的聊城老城,本刊记者看到,光岳楼四周,一座座仿古建筑拔地而起,老城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拆迁改造,遍地颓垣之中,海源阁和光岳楼显得尤为突兀。光岳楼楼门右侧石碑上,乾隆御笔“天下第一楼”仍在。海源阁早无藏书,专做游览之用。

  清代后期,大运河聊城段淤塞,聊城随之衰落。而今主政者意欲再现明清时期东昌府面貌,沉寂了100余年的聊城,近几年来又打出“江北水城”和“中国北方的威尼斯”的旗号,并将《金瓶梅》、《水浒传》、《老残游记》、《聊斋志异》一并收入麾下,大打名著文化。

  此外,河北清河县也有理由大打《水浒传》或《金瓶梅》牌。1989年,宋培宪曾到清河去采风,专门考证过武松的故乡。宋培宪说,清河县史志办提供的清河地名资料中记载,武松是清河县武家洼人,潘金莲是位于清河县城东8公里的黄金庄人。据考证,潘金莲的丈夫也叫大郎,同样是家境贫寒,但此人身材高大,后来考取了功名,这也与水浒传中武大郎的形象有所差别。

■延伸阅读

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的老乡?

  迄今为止,《金瓶梅》作者的候选人已逾30个,这是一个庞大的争夺战,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堪称一绝了。而在省内,峄城、苍山、诸城,三地都说是笑笑生的老乡,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兰陵笑笑生说的是峄城话

  1932年发现的万历本《金瓶梅词话》的序言中,提到“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兰陵为山东峄县古称,在今枣庄市,《金瓶梅》中又极熟练地运用了大量山东方言,于是,有人经过研究,认为是山东峄县的贾三近、贾梦龙。此说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离“公认”,还差得远。

 

  苍山欲改兰陵县,笑笑生酒是补酒

  苍山县有关方面已经正式向上级主管部门打报告,提请把苍山县更名恢复为“兰陵县”,强化古兰陵的名气。提出兰陵笑笑生是现在的苍山兰陵人这种说法的,是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孙天胜。

  孙天胜考证认为,作为化名的兰陵笑笑生,其中的“兰陵”应该是作者的郡望。而被称为古兰陵的,就是现在的苍山兰陵,虽然兰陵现在已经成为苍山县的一个镇,但荀子当了20多年县令的兰陵,李白喝过美酒郁金香的兰陵,两千多年来一直被称为“兰陵”的,就是苍山兰陵。

  至于兰陵笑笑生的本名,孙天胜支持之前的“萧鸣凤说”。萧氏是兰陵的望族,自萧何之孙萧彪免官侍中迁居兰陵后,经西汉名流萧望之,而后日渐兴旺。

 

  诸城:董其昌抄本也来凑热闹?

  2005年8月29日在诸城结束的《金瓶梅》学术研讨会上,当地学者张清吉提出《金瓶梅》作者当为明代诸城名士丁惟宁,消息传出立即引起热烈讨论。

  据史料记载,最初拥有《金瓶梅》抄本的人一共有12个人,其中好几位都是明代著名的文人。而大多数人的抄本来自董其昌。

  董其昌的抄本又从何而来呢?1997年,张清吉从一位海外友人寄来的明代隆庆时期的《九老全图》中发现了蛛丝马迹,画上附有《东武西社八友歌》,这“八友”全是当时的士大夫,除董其昌是松江华亭人外,其余全是山东诸城人。

  作者化名“兰陵笑笑生”,诸城与“兰陵”有什么瓜葛吗?张清吉提出,陵有丘陵之意,兰陵是指一座山,诸城县九仙山就是兰陵。

相关阅读:

·王一安:我为什么逃离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