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氏家族的资本密码(6)
■延伸阅读
山东商业世家浮沉
荣氏兄弟在无锡老家投下第一笔资金后的20年,山东苗氏兄弟也在济南开始了他们的资本之旅。与苗氏家族相似的张东木家族以及更远的章丘旧军孟氏家族,在山东近现代民族企业发展史上都留下了可圈可点的印记,而他们随同时代变迁所发生的命运悲欢更让后人唏嘘不已。□江寒秋苗海南:济南第一个海归资本家
在今天的济南,位于火车站北邻的一条马路叫成丰街,它的名字就来源于苗家创办的成丰面粉厂。1921年,苗杏村、苗星垣兄弟联合他人在津浦铁路站北购买地皮,修建厂房,开始筹建成丰面粉厂。
1933年,济南第一家较大规模的民族资本私营纺织企业——成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从英国留学归来的苗海南出任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
回忆父辈的奋斗历程,苗家晚辈们这样说:“他们这个时候的思想,已经没有农民的影子了。由于懂技术,会经营,成通纱厂很快就如日中天。而且,不但如此,他还要发展大西北,不光是停留在济南,在西安又办了面粉厂。”
然而,处于战乱之中的中国大地,民族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1937年冬,济南沦陷,日军以“合办”为名,行掠夺之实,济南成通纱厂遭到严重破坏。1945年,日寇投降,但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横征暴敛,苗氏家族重整旗鼓、振兴实业的梦想几乎成为泡影。
1948年5月间,苗海南去了一趟台湾和香港,两地同样满目疮痍,市场萧条,遑论建厂的投资环境!加上对故土的眷恋,终使他从香港返回了上海。这时经友人引荐,结识了中共上海地下党的一位陆同志。苗海南决心返济,迎接解放。
苗家当年实行的是大家庭管理,一个开着面粉厂的人家,家里只老母亲有资格吃细粮,孩子是不准吃细粮的,但念书不怕花钱,学费一律实报实销。“我们上大学时,身上套的是粗布黑棉袍,脚上穿的是母亲手工做的布鞋,腰里没有一分零花钱。”
孟洛川:自始至终的精神劫难
1868年,当年仅18岁的孟洛川从父亲手中接过孟家的家业时,他不会想到在他的人生中,他将遇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这就像一个谜,谜底直到他人生的最后一程才告揭晓。
孟洛川似乎是为商业而生,任何对手都不能够让他低头,只是他所处的乱世,让他感到无能为力。1928年,他终于不堪当地土匪张鸣九的骚扰,而下决心花重金请军阀孙殿英前来剿匪。
他将用他的余生来为这次愚蠢的决定忏悔——他请错了人。孙殿英剿完匪,佯装退兵,却又派了两个团杀回旧军镇,将孟家的金银细软劫掠一空,并一把火把孟家的房产付之一炬。尽管从财富上而言这一劫并未伤到瑞蚨祥的元气,孟洛川仍深受打击。
孟洛川曾数次到孟子故里邹城认祖归宗,却都以违背祖训、弃读从商而被拒之门外。这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精神上的创伤,却毫无疑问地带给他持久的隐痛。
1937年后,商业在战争和侵略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商业规则随同炮灰一起消散殆尽。孟洛川已经看到他的商业帝国分崩离析的征兆,他第一次在商业上感到无能为力。此时,孟氏家族内部也纷争迭起,家族众多的兄弟子侄终日吃喝玩乐。几年之后,瑞蚨祥便告瓦解,一段传奇就此结束。
1939年,当孟洛川终于走完他漫长的一生,到达他的人生终点时,他也没有能够回到他章丘旧军的老家,而是客死天津,那时侯他心中是否还存留着无限惆怅和淡淡的哀伤?
张东木:“大染坊”走出的副市长
不少济南的老人,至今还记得东元盛染的布,说起来,啧啧夸奖:“染的可鲜亮了,色儿也正……”
东元盛是原济南市第二印染厂的前身,厂址在北园路上,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桓台人张启垣创办于清末,电视剧《大染坊》的主要故事情节便是东元盛的发展经历,其中主人公“陈六子”就是东元盛的继承人张东木。
东元盛原先在旱码头周村,1916年,周村发生兵乱,张家举家迁到济南制锦市一带。一种“莱芜染”的深蓝布让东元盛发了大财。此后,张启垣利用积累的资金不断增购机器设备,1933年,东元盛在北园边家庄建新厂,这时已经是设备齐全的机器染厂了。
这一年,“少东家”张东木20岁,正在当时北平的汇文学校读书。
张东木身体健壮,酷爱体育,在汇文学校读书期间,就曾多次参加华北运动会,并两次夺冠。1936年,他考上了北平辅仁大学。七七事变后,平津师生纷纷南下,张东木回到济南想去大后方深造,但父亲让他留在厂里。不久,张东木担负起厂里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
之后,济南沦陷,东元盛是机器染厂中较大的工厂,因此更为日军所觊觎。从1938年到1942年,先后有日本东棉洋行、三井洋行、三菱公司和其他株式会社要与东元盛合作。因为拒绝“中日合作”,张东木的两个哥哥被抓进了宪兵队,遭受酷刑,企业遭受重罚,张东木躲到教育家吴鸣岗家才得以幸免。
1949年8月,济南召开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张东木当选为副主席。不久,他又被推举为济南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主任委员。次年11月,张东木当选为济南市副市长,这一干就是8年。
1957年8月,张东木被打成右派,除保留民建中央委员职务外,其他所有职务全部撤销,干部级别也由行政10级降为15级,并回东元盛厂参加劳动。1979年,张东木的“右派”帽子被摘除。随后,他当选为济南市政协副主席。2001年元旦前一天,张东木因病去世。
张东木子女8人,但没有一个从商的,他的儿子说:“我们兄弟当中没有一个从事商业的,从商有什么好的?”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