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法眼 >

食品造假调查④病死家畜是如何“跳”上餐桌的

2009-06-22 11:48 《齐鲁周刊》/ 张友红 /

  死猪、死狗、死猫、死兔子、死鸡、死羊……摆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堆动物尸体,呲牙跄毛,恶臭熏天。它们被堆积在一起,等待刀工手的去毛分割。或许,明天这些死肉就会成为热腾腾香喷喷的佳肴被端到饭桌上。


  在临沂蒙阴看到的这一切,让记者不寒而栗。

 

一个送货商的忏悔


  如果不是良心发现,李庆(化名)可能还会继续为这家肉食加工厂送死货,穿梭于周边村庄和加工作坊之间,拿着并不低廉的收入。他的这份工作“不愁市场销路,只要有货源就有钱拿。”如果不是一次次被加工现场所震撼,李庆可能还不会怀疑自己的这份“工作”。特别是在收购中发现一些因为瘟疫病毒死掉的动物尸体在加工作坊里是那么常见,李庆平静不下去了。


  在为这家肉食加工店做了多年的送货员之后,李庆看到了其中的龌龊并开始愤慨。


  “从农村花块儿八角的收上来,再转给肉食加工厂,这些死鸡烂猫最终经过处理都上了餐桌!成了美味佳肴!我越想越不对!这不是害人么?”


  在李庆印象中每次去送货,都会被加工厂的恶臭熏得难受,这些被送到加工厂的动物尸体经过的处理包括:脱皮、去肝脏和分割。工人们在各种动物尸体中间行走,没有任何消毒措施和自我保护措施。“除了腥臭还是腥臭!”


  李庆这个原来的“老东家”是位于临沂蒙阴赵裕村的一个肉食加工厂。白天时候,这家加工厂门是紧闭着的,工人们在类似于“封闭”的环境中工作,傍晚时分,沾着满身腥臭和动物血迹的工人们从这扇大门里走出来,加工厂便进入了“活跃时间”。


  “加工作坊旁边有时候会停一些货车都是准备晚上运货的。”送货多年,李庆熟悉了这家加工作坊的工作时间。


  “工作人员都是周边或者本村的村民,有年纪比较大的,大家对于这些动物尸体加工现场见怪不怪,所以也没有多大的反应,只是自己知道不吃就是了。但是对于那些不知道其中事端的消费者来讲,这就是天大的欺骗和危害。”在随后的了解中,记者知道这些加工作坊的工作人员根据个人工作内容不同工资水平也不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负责分割尸体,他们每天的工资从25元到30元不等。


    “经过简单处理后的动物尸体被运往临沂市里的周边饭店,最后都被吃了。”一想到这些发着恶臭的尸体肉最终被端上饭桌,喷香诱人,包括李庆在内的“道里人”谁还能吃得下去?


   死尸的利润诱惑着实不小。死狗死羊按只论价,平均一只3至5块钱;死鸡七八毛钱一斤;死兔子贵一些,达到2块钱一斤;死猫的肉算是比较贵的,收到2.5元一斤。如此的价格相比上了餐桌以后的肉价,加工作坊的老板和饭店老板铤而走险便在情理之中。


   “有些店把市场价二三十元的狗肉卖到七块钱一斤,还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明白了里面的“道道”后,李庆自然明白其中的缘由。

 

  
解密动物“屠宰场”


   临沂蒙阴赵裕村这家肉食加工厂厂门紧闭着。


   记者以进货的名义进入。加工车间的水泥地面上铺满了鸡毛,仔细瞧上去那些毛茸茸的一堆一堆的东西除了死鸡,还有死狗、死猫、死兔子。几堆鲜红的肉放在竹筐里,分散在各个角落。正前方的一个铁盆里几只刚刚被剥了皮、去了肝脏的小羊,血淋淋的蜷在盆里。


   加工厂的院落里充满了复杂的恶臭味:死羊的膻气味,死猫的骚臭味、死鸡的粪臭味……记者被这无处不在的恶臭呛得难受,却见整日工作的工人们并没戴口罩,干得热火朝天。


   正在给死羊剥皮的工作人员显然是“老员工”了,一只小羊从脱毛蜕皮到处理肝脏,他仅仅三四分钟就能全部处理完。他告诉记者,他的任务不光是清理死羊,地上的死鸡死狗死猫也都是他来处理。只有在忙的时候才会再找帮手。


   以这样的速度处理动物尸体,这家肉食加工作坊一天能容纳多少货物的进出呢?


   “一两辆卡车没问题。”


   老板的这个回答着实让记者惊了一下。惊讶的是:每天一两辆卡车的动物死尸都经过什么渠道进入市场了呢?如果真如李庆所言:“往市里,大饭店,都吃了”,那么每天又将有多少人都在餐桌上吃死去动物尸体的肉呢?


  当记者问起动物死尸肉的用途时,加工作坊老板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答案:“俺有貂场,用来喂貂。”当记者提出想要收购貂皮,能否到貂场一看时,老板说“貂场很远,有一二百里路”,谁会在远距离之外设置一个貂场,每天为喂食而花费路费呢?而且,知情人向我们介绍,用腐烂的肉喂貂也可以,喂貂的肉不用经过这些工序的处理,浪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