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 > 法眼 >

济南的私人保镖

2009-12-21 19:16 《齐鲁周刊》/ 熊建强 /

    政要明星们出场,免不得前呼后拥戒备森严,左右不离黑衣保镖。而如今,那些身手不凡、面容冷峻的保镖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私人生活中,济南市场上也悄然出现了私人保镖的身影。他们是怎样一个群体?有着怎样的隐秘行径?

 


 

 

一个女老板的雇佣需求


    2009年12月7日,干冷的冬夜,一辆疾驰的商务车从经七纬二路口南拐,进入经十路。车内的张蓉40多岁,衣着考究,略显倦态,她是一家资产过亿的私营企业的负责人,一个大项目的谈判几近尾声,谈判方邀请其共进晚餐。直觉告诉她,今晚的饭局不止是吃饭那么简单。


    车内空间很大,坐在张蓉身后的三个小伙子显得谨小慎微,不时听她说着什么,并频频点头。但到车门打开,他们立刻变得面容肃穆,眼神锐利,魁梧的身体裹着一袭黑衣从车内鱼贯而出,俨然影视场景。


    他们和司机总共四个人,都是张蓉从济南本地请的保镖,他们中有两人原来是战友,从武警部队退役后,被保镖公司——一般称为“商务礼仪公司”招徕,做了职业私人保镖。他们已经跟了张蓉一个多月。每人每天的报酬1000-2500元不等。


    和很多成功人士一样,从草根打拼起家的张蓉有着艰苦的奋斗史,财富积累日益增多,内心却越来越不安,国内时常见诸报章的富豪被抢劫、孩子被绑架的新闻让她寝食难安。想到刚上小学的女儿,她的心十分纠结。


    考虑过后,她毅然请了四个保镖,各司其职,有陪同谈业务的,有专门接孩子的,有一个是名义上的司机……今晚为壮大声势,四个人全叫上了。


    可能是心理作用,有了保镖的张蓉觉得生意顺了很多。很多时候,遇到她以前觉得棘手的事情,处理起来心里更有底了。


    当然违法的事情是张蓉最为忌讳的。张蓉和保镖公司签订协议之前要向对方提供自己的交际圈以供对方研究,对于每次要去的地方,和什么人接触,都要事先沟通以作风险评估。


    在该公司开出的服务项目里,包括商务安全贴身特卫,除负责安全外,还负责处理日常安排以及简单的文秘工作、驾驶等。新闻发布会等大型场地活动的安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码头等场所的车辆接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也都在服务范围之内。


    其实张蓉很清楚,这个城市治安良好,但作为富有阶层的她在心理上需要多一层保障,而且很多时候保镖们的确也能预防和解决问题。另外,张蓉有些神秘地承认:“带保镖出去,有时候觉得特有面子。”

 

怎样才能成为私人保镖?


    济南天桥区丹凤街一栋不起眼的小楼里,有济南规模较大的一家保镖公司,不过它正式的称谓是“墨攻商务礼仪服务公司”。


    从网上找济南的私人保镖公司,最容易搜到的就是它,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华武(化名)自称是退伍军人,2001年退伍后做过一段时间私人保镖,这家公司已开业四五年。他们公司签约的30多名保镖也大多是退伍军人,年龄从25-45岁不等,根据身体素质、文化修养等划分等级,再根据等级设定不同的薪酬,一级保镖的日薪高达4000元。


    不过登录他们的网站,可以发现其业务范围不仅是私人保卫那样简单:追债、调查、取证,林林总总,链接上也有六七家业务类似的公司。


    “我们公司的人素质绝对过硬,”采访之前记者以客户名义向其咨询,自称公司负责人的一位男士表示,“不遵纪守法的人我们不要。到岗之前会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直到合格为止。”“合格的标准是什么呢?”记者问道,对方没有作答。


    在中国,很少有保镖公司公开宣称自己是经营保镖业务的,它们通常以调查公司或其他商业服务提供者的身份登记注册。打开某商业咨询公司的主页,显示的是面带微笑的西方人在一个富丽堂皇的会议室的场景。但一点击“精英保镖”栏,屏幕上就会出现展示发达胸肌的男人。


    “我们的网站限于技术和资金做得比较简陋,不过网上会发一些帖子,另外客户也会介绍别人过来。其他的几家公司也有业务,但还没形成气候,今年的生意还是不错的。”“墨攻”的负责人华武说。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私人保镖?根据记者的了解,并非易事,首先最基础的是过硬的身体素质,要能经得起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还要反应敏捷,有一身功夫。此外,开车熟练也是私人保镖必备的技能,以便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护雇主安全。所以,大多数保镖公司对退伍军人情有独钟。


    保镖就是打手吗?人们传统中的印象似乎如此,甚至和黑社会有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如果被黑社会利用,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怎么办?你们收了人家的钱,就要替人家干活呀。”记者提出了疑问。“打架、斗殴、威胁他人,这些事我们是绝对不能干的,保镖不是主动出击,只有在雇主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进行防卫,所有的行动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华武介绍说。

 

“我们就像防盗门”


    “选择干保镖,其实就是选择了风险。我们要面对的场面,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可以说,保镖是以生命来保卫雇主的安全。”华武感慨地说。


    “墨攻”公司的每个保镖都上了价值100万的人身保险。有人说,为国家元首、政坛要人做警卫,精神自然需要高度紧张,但为一些社会名流、商界精英做保镖恐怕不至于如此。


    但一些业内人士不认同这种看法。“有一回,我们公司两位保镖陪一位老板去山西签合同,到那里才发现是个陷阱,被逼着签字,签了就要赔几百万。那边的老板纠集了几十个无赖围在现场。两位保镖硬生生从人堆里把这位雇主拖了出来,抄近道返回济南,两人都受了伤。”回想起这一幕,华武语气明显急促。 


    不过,“墨攻”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承接的业务里边,半数以上雇主是为了摆谱,并不是真正遇到了什么危险。


    “保镖的仪容穿着,甚至是言语神态,都是根据雇主的要求来的。有一些比较严肃的场合,保镖不用说话,只要西装笔挺地站在雇主身后即可。保镖也可以隐藏在角落里,或者就像是雇主团队一员一样,不用特别表露身份。”华武介绍,雇私人保镖半数以上的情况是为了凸显雇主的尊贵身份,营造气势。


    而且特别有趣的是,保镖公司几位女子保镖,在承接业务的时候,反而比男性保镖更受欢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张曙光教授曾经在谈到私人保镖问题时表示,从法律上讲,私人保镖与普通公民没有任何区别。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应有特殊要求,所有对普通公民适用的权利义务关系对私人保镖同样适用。他说:“私人保镖所能做的,只是被动的防御,而不可能是主动的进攻。他们的任何暴力行为都应该控制在刑法所规定的正当防卫范畴内,否则就会触犯刑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副教授张弘认为,私人保镖的出现,就像普通老百姓安装防盗门、用验钞机一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私人保镖虽然主要工作是安全保卫,但在名义上通常还打着“司机”、“秘书”或者“特别助理”的旗号,身份至今未能在法律上得到确认。


    保镖要保护服务对象,仅凭能打就够了吗?他们会不会佩戴有枪支或其他警用或禁用的器械?华武的回答出乎记者的意料:“我们公司的镖师用的是‘双截棍’,这是一个特色,它不在法律禁止使用器械的范围内。”华武坦言,在这一点上,他们打的是法律擦边球。 

 

■专家观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副教授     张弘


私人保镖需要一个名分?


    《齐鲁周刊》:根据公安机关有关规定,保安公司不得承接私人保镖业务。但据我调查,实际上很多保镖公司改头换面,打着“保安咨询公司”的旗号,公司平时的业务也成了“地下”活动,实际上干的却是保镖的活。


    张弘:究其原因,与当下我国整个保安产业现状分不开。我国安保产业在物防、技防领域目前已完全面向市场公开竞争,但是在人防领域,根据公安机关制定的有关规定,其所经营的保安公司不得承接私人保镖业务,法律只承认由公安机关开办的保安公司。


    《齐鲁周刊》:从目前来看,私人保镖已经或明或暗地出现,保镖行业也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熟产业。那如何对其监督和管理?


    张弘:从1984年我国私人保镖事业萌芽以来,至今仍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行业操守和理念,由于国家尚未针对该领域中的一些问题出台专门的规定。保镖费用的收取跟客户之间还是一种协议关系,相当于合同关系。尽管市场对保镖的需求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后旺盛起来。但是短期内,这一行业很难得到法律上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