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滚动新闻 >

拉登被击毙时手无寸铁 八成网友认为世界更危险了

2011-05-04 22:59读取中...

  “在美军特种部队破门而入后,本·拉登端着冲锋枪从楼上跑下来向美军开火,并战斗到了最后一分钟”。奥巴马政府官员此前的这一描述符合一个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的形象,也彰显了美国特种部队的英勇。然而,白宫发言人卡尼3日纠正了这一“乌龙”:实际上,拉登被击毙时并没有武器。

  白宫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约翰·布伦南2日透露,拉登亲自持枪与美军交火,他的一名妻子还被用作“人肉盾牌”,该女子被美军击毙。

  卡尼在3日的记者会上澄清说,拉登确实曾经反抗,不过他当时没有武器。不过,拉登藏身的豪宅内有几个人持有武器,并曾经爆发“激战”。

  至于拉登妻子被击毙一事也被证实是“乌龙”。卡尼表示,拉登同一个房间的妻子被击中腿部,但并没有死。

  然而卡尼的话同样存在疑点,既然拉登手无寸铁,他又如何进行反抗呢?对此,卡尼没有说明拉登是如何作出抵抗的,仅表示今后会陆续公布更多细节。

  对于白宫官员提供的自相矛盾的信息,卡尼解释说,这是因为在非常匆忙的情况下要尽快向媒体和公众提供大量信息,而前方的信息又是一点点过来,而且还在不断更新。

  卡尼还向记者们讲述了权威版本的“击毙拉登始末”——

  5月1日,奥巴马总统一声令下,美国特种作战部队一支分队搭乘直升机突袭了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一座三层豪宅,他们的目标是活捉或击毙拉登。这座豪宅里除了住着拉登的家庭外,还住着另外两个家庭,一个家庭在一楼,另一个家庭在二楼。

  突击队员们有条不紊地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搜索,在交火期间,两个基地组织的信使在一楼被打死,另有一个女人也在交火中丧身。本拉登和他的家庭在二楼和三楼被发现,和他同在一个房间的妻子冲向美国突击队员,被击中腿部,但没遭到射杀,而拉登本人则因反抗被击毙,当时他手中没有武器。整个过程用了大约40分钟。

  交火后,拉登豪宅内的一些非战斗人员被转移至安全位置,同时早前一架损坏的美军直升机被引爆,突击队员们搭乘直升机离开现场飞赴位于北阿拉伯海的卡尔·文森号航母上。随后,按照伊斯兰教的传统和习俗,拉登的尸体被清洗后放到一块白布上,遗体被装在一个负重的袋子内。一位军官宣读了准备好的宗教致辞,另一人将之翻译成阿拉伯语,此后遗体被置于一个准备好的平板上,然后平板缓缓倾斜,遗体随之滑入海中。

  而环球网进行的在线调查也显示,八成受访网友认为清除拉登并不会让美国变得更安全。还有网友留言说,美国要根治恐怖主义首先必须反省自身行为。

  环球网于5月3日就拉登之死对美国安全局势的影响展开在线调查,截至5月4日16时,共有30954位网友参与投票。对于“击毙拉登,美国是否变安全了”的问题,26121位网友(84.4%)做出否定回答,仅2.9%的人对此予以肯定,还有12.7%的人选择“不清楚”。此外,25957人(83.9%)认为,“基地”组织会对美国实施报复,仅2.5%认为不会。而在预测全球恐怖主义活动趋势时,20445位网友(66%)认为“会持续增加”,8.1%的人认为“会逐渐减少”,25.9%则选择“不好预测”。

  一些网友认为,拉登之死的意义被处于“9·11”伤疤中的美国人民放大了。有网友说:“拉登并非全球恐怖主义泛滥的根本原因。杀了他,美国可能会对‘9·11事件’释怀,但全球恐怖主义绝对不会从此没落。”还有网友认为,为了振奋民心、为来年总统大选做准备,美国政府将杀死拉登的新闻炒这么热,但事实上,这一举动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拉登之死被神化了”。

《齐鲁周刊》介绍 | 新闻线索提供 | 广告合作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2011年媒体刊例 | 技术支持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贡院墙根街2号《齐鲁周刊》杂志社 邮编:250011
国内统一刊号:CN37-1339/D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鲁ICP备10204718号
法律顾问:山东君义达律师事务所 钟志刚 张炜 网站建设/维护业务:1590531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