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名家如何养生
荧幕和舞台上,许多山东籍艺术家的一颦一笑都可成经典。可能你熟悉他们的唱腔和身段,可能你数得出他们扮演过的所有角色。但你不知道,他们的养生秘笈本身就是一段精彩剧集。
张春秋:
耄耋美人的“美容秘笈”
红色上衣,着镶金边的咖色裤子,脚上一双绿色绣花鞋。近看一副翡翠耳坠更衬出鹤发童颜。88岁的张春秋一开口就惊了四座,唱腔优美,身姿翩翩,哪里是老太太的嗓子!
张春秋系梅兰芳亲传弟子、《红云岗》红嫂的扮演者,几近九十岁却依旧精神矍铄。用周围人的话说:“张先生说话格外有劲儿,嗓门比大姑娘还高。”
被询问养生保健秘笈的张春秋思考一下,娓娓念出一句“锻炼犹如灵芝草,不必花钱把秘方找”。
幼年张春秋每天清晨5点钟起床练功,在天井里跑圆场、吊嗓子、压腿、拿大顶。良好习惯一直保持至今。独居的张春秋不依靠子女,衣服都是自己洗。有运动就有充分的体力,每年张春秋去医院检查,医生十分不解:“嗓子闭合能力不好,怎么还可以唱戏?”张春秋笑着说应该是自己气量足,声音能冲出来。
“不讲究中藏着讲究”是张春秋的第二秘笈,“我没有什么从来不吃的东西,但从来不会吃饱吃撑。”
作为老行家,张春秋对京剧与养生的关系有着不同寻常的见解。“所谓养生,不光是锻炼身体、吃好喝好,精神上的修炼才是精髓,而京剧就可以帮助人们修炼。”
从《穆柯寨》到《红云岗》,演出核心都是忠孝仁义、真善美。几十年下来,人戏不分互相熏陶,张春秋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加上不服老的精神、坚定的事业心,张春秋从来未将衰老略萦心上。有时候看到画浓妆的弟子,张春秋便委婉表达自己的观点,“皮肤透气很重要,演出上油彩是工作无法避免,但平日一定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张春秋用不用大牌化妆品?“用啊!几十年一直都用一瓶3块钱的宫灯杏仁蜜。”
尹世瑛:
唱歌就是有氧运动
常出入省体育馆游泳馆的人都知道,如果你定时定点来游泳,准会看到73岁的尹世瑛,那位因《洪湖赤卫队》而家喻户晓的尹世瑛。
尹世瑛生于青岛海边,自小跟水亲密接触,至今对游泳情有独钟。“办了几张游泳健身卡,每周1-2次,这项活动雷打不动。”
年轻时上山下乡的经历让尹世瑛养成了步行的好习惯,没事儿就在小区里散步十几分钟,出门办事儿如果只有几站路,尹世瑛从不乘车,“溜达着就到了”。
作为歌者,尹世瑛注意保护嗓子却并不太挑剔。“辣的容易让嗓子发干,甜的吃多了嗓子发腻,酸的会收缩声带。不过一点不吃也没必要,比如吃饺子时总要蘸点醋。”
尹世瑛将老本行“唱歌”当做有氧运动。表演声情并茂,眼神流转能够明目清眼。唱歌前要开嗓,一呼一吸,腹内沉疴跟着跑出来,同时还锻炼小腹和横膈膜的力量。
同样是音乐行家,年逾七旬的作曲家谷建芬也“寓养生于工作”。谷建芬写过不同类型的歌曲,却对儿童歌曲的创作情有独钟,《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与微笑》等唱过一代人的童年。
为了找寻儿童口语感觉,她经常深入孩子群观察其言谈举止。谷建芬发现自己有些返老还童:“写儿歌大大激发了我的童心,孩子们的音容笑貌成了我消除烦恼、静心养心最有效的灵丹妙药。写儿歌度晚年很幸福,我会一直写下去。”
李雪健:
“不服气”才能养生
十年前,荧幕中的李雪健一夜暴瘦,后来才被披露罹患鼻咽癌。十年后的今天,60岁的李雪健虽然没有胖回来,但仍然身体健康、精神良好。
“初闻噩耗没觉得害怕,只觉得不服气,还有好多事没做,有遗憾的也没来得及重来,凭什么就这样离开?”在最初的焦虑期结束后,李雪健反而放松了心态,“我能恢复过来,秘诀就是能吃能睡、放宽心,配合医生、配合家人”。
工作必须搁置,以往求之不得的空闲时间大把降临,年届半百的李雪健开始从头学起了书画。别人问他练的什么字体,他半开玩笑地回答“没体”:“其实就是为了养心,绘画教材都用儿童版。有时候朋友来了,就和他们下下围棋,或者在电视上看看围棋。”
李雪健的不服气和低调终于让病魔偃旗息鼓,但这股不服气的劲头却保留了下来。现在,李雪健每天做康复活动,保持健康饮食,由于病种的特殊性,每当雾霾天气,李雪健就隐居起来,坚决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其实,李雪健的不服气是一种“心养法”,或者说只是将在艺术生涯里的体味贯彻实施。虽然表现不同,“心养法”被许多艺术家当做养生秘笈,相声演员姜昆甚至还给“心养”列了个纲领,大体就是万事不愁,得过且过。“艺术圈是非地,烦心事很多。没心没肺,无为而治,才是养生大道理。”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