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阎世铎到谢亚龙的江湖
在2000年4月25日阎世铎出任足协专职副主席之前,足协和其他体育协会没有太大不同,没有成为公众特别攻击的对象。
新世纪之后,中国足协先后进入阎世铎和谢亚龙时代,屡屡身处足球风暴中心,足协数次出面,对黑幕采取绥靖政策,并用镇压的姿态抹平事态。
多年来,在公众对足协不满情绪渐长的过程中,中国足协的声誉带着中国足球一起,一步步走向了谷底。

阎世铎毁约
2001年,中国足球职业化第七年,“假球”泛滥成灾。那是足协面临足球市场化发展中第一个严峻的管理考验。
2001年甲B最后一轮涉及五个球队的两场比赛后,吉利俱乐部老板李书福和绿城俱乐部老板宋卫平决定联手反黑打假。这直接引发了中国足坛首次扫黑风暴。时任足协副主席的阎世铎一句“乱世必用重典,矫枉难免过正”,对涉假五队进行了重罚。
阎世铎来自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正是这位主席对反黑打假浅尝辄止的处理方式,直接让足协的形象滑向低谷。也使中国足球联赛滑向对假赌黑失控的深渊。
在反黑伊始,时任浙江省体育局局长的陈培德对阎还是相当信任的。宋卫平公开绿城给裁判送钱的秘密时,希望自己“掀桌子”,足协来“扫除垃圾”,但他对足协方面能不能下定这个决心很是怀疑。陈培德当即对宋说,自己与阎世铎比较熟悉,也有一定交情,“阎世铎的工作第一步由我来做,看看他的态度,我要说动他。”
第二天,陈、宋直飞北京。阎世铎面见二人时,特意做了打扮:头发整齐,一丝不苟;不打领带的衬衫,深灰色的西服便装——这是陈培德90年代末在杭州送给他的——表现出了相当的诚意。
阎代表足协明确表示:你们要相信中国足协,首先相信我阎世铎,只要你们把材料交来,我肯定会一一查处。如果你们认为中国足协不可信,还有国家体育总局,总局上面还有党中央、国务院,总不能不相信吧?现在的问题是你们要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我不好办。
他的态度赢得了陈宋二人的信任,2001年12月21日,浙江绿城宋卫平向前来调查的中国足协有关负责人交出了一封“黑哨裁判”的忏悔书,并向新闻界公布。
此外,2002年1月6日,阎世铎还专门飞赴杭州,受到浙江体育局的超规格接待,双方相谈甚欢。在回机场的路上,阎世铎对陈培德表示要“大赦”绿城。他特别强调说:“这个事情不用讨论,就这么定了,但对外不要公开。”
然而,阎世铎对绿城俱乐部的承诺并没有兑现。“连一个电话都没有打来过,”陈培德后来回忆说。浙江省两名体育局官员就此还曾专程赴北京与阎世铎沟通,在足协办公室与阎世铎谈完话后,“阎世铎只把他们送到办公室门口,连说一句吃了饭再走的客套话都没有。”
前国家体育总局袁伟民局长就曾给阎世铎交过底:“足球的天塌下来,也要你去顶着。”陈培德后来在一次采访中指出,“他和其领导的中国足协是主观上不想有作为,‘我要管,要花很大的代价,而且不是我能管的’,这些都是袁伟民接受专访时的原话。”
当时,中国要筹备北京奥运会,一切不容有失。
2003年1月29日,北京宣武区法院以“受贿罪”判处主动交出忏悔信的足球裁判龚建平有期徒刑10年。龚建平最后是唯一坦白的足球裁判,也是这场风波中唯一被定罪判刑的足球裁判。揭竿而起的绿城,在所有俱乐部里遭到了最严厉的处罚,罚款80万,多名球员被禁赛。
陈培德事后曾致信中国足协讨说法,而中国足协以“功不能抵过”一言蔽之。
事件被媒体披露后,足协的公信力遭到公众质疑。
急功近利谢亚龙
阎世铎之后,公众对足协的失望和不满到达了最高点,所以在2005年2月田径教练出身的谢亚龙开始执掌足协后,很多人对其是否可以拯救泥沼中的中国足球,抱一丝希望。
谢亚龙一上任,就拿表现尚好但易出成绩的女足开刀,将率领武汉队打出“七连胜”的裴恩才拉郎配,出任中国女足主帅。结果仅仅率队163天后,裴恩才就由于女足在东亚四强赛上垫底而下课。中国女足的水平从此开始一落千丈。
在任期间,谢亚龙的急功近利和豪赌奥运心理让中国足球走到了更低谷——谢亚龙时代,中国男足国家队共更换了三名教练,在国际足联排名从世界第55位跌落到现在的第100位;中国女足共更换五名主教练,世界排名从第6位跌落至第13位;中国国奥队共更换三名主帅,在北京奥运会上只获得了一分和一个进球,获得第13名。
四年间,中超联赛上座率由低到更低迷、数次在“裸奔”边缘,资金管理、赌球做球、球员转会……无不混乱不堪,青少年足球人口锐减、青黄不接,中国足协内部人事斗争问题重重。
球迷则迅速借此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谢亚龙和足协的极度不满——从此,这个没人知道位于哪里的部位“叉腰肌”在一夜之间成为网络流行语。中国足球也成为谁都可以骂,骂什么都可以的“全民发泄对象”。
谢亚龙本人更是成为球迷和媒体宣泄的焦点。甚至于北京奥运男足半决赛阿根廷对战巴西的比赛上,比赛一旦陷入沉闷,现场的52000名球迷居然也高喊“谢亚龙下课”,为现场提供娱乐。
“谢亚龙下课”五个字走红于奥运,响遍中超赛场,又在短时间内迅速红遍网络世界,一度由愤怒变成了娱乐,成为流传最广泛的口号。而谢亚龙在任何场合则基本不还嘴,像是习惯了被谩骂和调侃。
自此,中国足协与中国足球一起,完全失去公信力。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