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革命的名义:济南家长的绘本乌托邦
2012年12月,阳光舜城社区的12个家庭凑在一起,开设了一家聪明豆绘本馆。两年多时间,这家绘本馆面积由一百平米扩展到了上下两层楼,会员从开始的寥寥数人发展至一千多位,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烧烤摊上的绘本奇想
这是记者第二次踏入聪明豆绘本馆。志愿者姐姐琦琦像上次一样带着记者缓缓走上二楼,楼梯拐角处的彩虹依旧只有一半——上次是说没借到脚手架。
一年的时光让这里的书多了,孩子多了,桌子也多了,但氛围依旧。
琦琦笑着跟记者说,“我们依旧是延续着给孩子开个图书馆的梦想,要说变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孩子们的进步了。”
2012年7月,昶昶与如意两家人在幼儿园外不远处吃烧烤的时候突发奇想,想办个给孩子们看的绘本馆。这个提议得到了两家的赞同,就在当天晚上,那个烧烤摊上,他们开始“拉帮结伙”,对着前来吃串的熟人们——孩子幼儿园同学的家长——诉说这个想法,“我们想办个绘本馆,你们加入吗?”
从一到十二家,在一夜完成。第二天他们确定了每家出资五万的想法,第五天款项全部打入存折——昶昶妈妈解释说,“最后一位打款还是因为工作太忙,顺利地跟假的似的”。
到12月22日,几个月内,毛毛爸爸将自己济南分公司的财务部,免费提供给他们做了场地,他们自己动手装修了屋子,专门去北京考察了几家著名绘本馆,购进了三千册图书,在开业前的誓师大餐上,昶昶爸爸定下了允许每家每年赔一万的宗旨,然后,开业了。
这显然是个属于妈妈们的乌托邦。十二个家庭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账本,有人负责采买,大部分妈妈还有值班表,每周一天,每晚6点到9点在绘本馆值班。
发起人之一的如意妈妈说,“我们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只想给孩子提供一个环境。更何况,我们可以通过绘本对孩子进行引导。”
“弥补正规教学做不了的内容”
绘本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们。
不久前在绘本馆科学工坊给小朋友们上过一堂四十五分钟“杠杆原理”课的王昱翔,在记者面前落落大方。
这个不过一年级的小朋友,因为妈妈想要找一个英语比较好的地方,而误入这里,最终发现了“更大的宝贝”,王昱翔总结说这叫“顺藤摸瓜”。
“《鲁滨逊漂流记》我读了不下三遍了,最高峰的时候,那种厚厚的书,一星期能读三本,当然,我最喜欢科学类的书,最爱物理。”他揉着自己的小脸蛋,一本正经地说,“我喜欢看明天出版社的书,那大概占我读书量的30%—40%吧。”
在聪明豆绘本馆这样的孩子并不少,在王昱翔受采访的同时,小朋友如意就站在记者的身边,不停地从架子上寻找自己喜欢的绘本,来回翻看。一会儿时间,就翻了五六本绘本。
因为爱看绘本,如意的作文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她给一次摘棉花的经历起名叫做《漫游棉花仙境》,把介绍榴莲的小说明文起名为《臭气弹榴莲》,而绘本馆的家长们最津津乐道的则是她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奇思妙想种子烟花》,上面有段话是,“如果有一种烟花,喷到天上是烟花,落在地下是种子,春天里长出来,开满了烟花,该有多好。”
对于孩子们来说,绘本的作用就是“弥补正规教学做不了的内容”。
杠杆原理应该是初三的教学内容,而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的语言,也并非是普通的看图写话能够培养。从绘本挥发到生活,用绘本馆发起人之一如意妈妈的话说,“我们不培养特长,只培养兴趣”。
只有爱孩子的人可以教育孩子
“我很渴望这个平台,想知道大家伙都在给孩子们看什么,我几乎每天都带着孩子来。”绘本馆第一个会员丛容的妈妈这样感慨。
当初绘本馆没开业,丛容妈妈就已经来这里打探多次了——“我是70后,我们那一代成长的时候,也没有课外书,都是死读书,我总觉得不够完美。但是绘本里有好多东西,我感觉看过后就是心灵的滋养,我给孩子读着书自己也会感动,它可能就像很善的种子从小放在孩子心里。”
作为儿子的绘本“陪读”,丛容妈妈坦言,“绘本也改变了我。”她前两天刚刚陪儿子看完《西红柿女孩》,这是一本透视儿童害羞心理的绘本,讲了很多孩子害羞的症状,“我觉得症状我都有,我就了解了,其实有时候你犯了错别人笑话你,可能是善意的玩笑,不是有恶意的,所以我就特别开心地给孩子说,丛容,我是西红柿妈妈。”
邹诗雨爸爸则是因为带着孩子在对面学书法,发现了绘本馆的存在。他抱着参加活动的目的来了,却发现了绘本的重要。“好的绘本毕其一生的高质量的作品只有五到十二本,事实上,绘本看似简单,但里面的道理很深奥。它并不是只给孩子看的,而是需要一生去读。”
从女儿一年级开始,他就为女儿写了一本日记,起名叫做成长手册,扉页上写着高尔基的一句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可以教育孩子。”
绘本正是让孩子与家长产生阅读之爱的媒介。它在改变孩子,也在改变家长。就如琦琦所说,这一定是个“收获大于金钱的投入”。
■延伸阅读
济南绘本阅读调查
绘本成为近些年儿童图书市场上的宠儿,到底是哪些人在阅读绘本?绘本有哪些推行渠道?为什么绘本受欢迎?本刊记者对此作出了调查。
□本刊记者 张艺翔
泉城路新华书店:外国进口类绘本图书最受欢迎
记者在泉城路新华书店地下一层看到,在书店销售的童书类书目中专门摆放绘本的“儿童绘本墙”占据了很大的一块位置,书架上摆放的儿童绘本更是琳琅满目,种类十分齐全。
书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外国进口类图书销量处于领先的位置,像《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等绘本刚一上货架便很快售罄。除此之外,绘本阅读不仅仅是儿童在自主阅读,更多的是家长也参与其中,在书店,记者就发现了几对大人孩子坐在一起阅读的情景。针对这种情况,书店下一步还将在绘本读物区举办一系列的亲子互动绘本读书活动,力求吸引更多的喜欢儿童绘本的亲子到场参与。
出版商:绘本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有待完善
明天出版社早在2000年前后,便开始陆续引进出版大量优秀绘本。2003年引进出版的《小老鼠无字书》经过十多年市场检验,已成为图画书阅读不可绕过的经典。
除此之外,明天出版社与台湾信谊基金会合作出版的信谊图画书系列也已成为国内图画书出版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书系,《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逃家小兔》等都是绘本阅读不可绕过的经典。
绘本的引进和出版目前呈现极度繁荣的态势,很多出版商都开始瞄准这块蛋糕,明天出版社的一位资深出版发行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市场火爆,但当下绘本图书的质量却良莠不齐,大量引进出版,抢占图书资源,造成了图书版税虚高,原创图画书的创作也有急功近利的态势。
网络也动员:
电商“儿童绘本馆”运动
在当当网图书品类中,儿童绘本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2014年1-7月,光是绘本《神奇校车》一书,在当当网的销售册数就达到了260万册。
除了传统网络销售,近年来兴起的网络儿童绘本馆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和便捷的服务受到公众青睐。新型网络绘本馆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平台,是以“网上租绘本,免费送上门”为核心的全新的绘本借阅模式。只要用户注册为所属站点的会员,即可足不出户,点点鼠标就能轻松享受到世界经典绘本的阅读。
民间资本与教育公益:
宝贝邻里的免费阅读风潮
宝贝邻里这个成立不久的社区教育平台隶属于婴贝儿集团,儿童绘本类的读物在宝贝邻里能够实现全部的免费阅读。该集团董事长刘长燕常年热衷于公益事业,谈起“宝贝邻里”,刘长燕告诉媒体,现在邻里宝贝每天都要赔一万元左右,她只是想给孩子们提供一个零门槛阅读平台。
现如今,只要走进宝贝邻里,就会看到有大量的国外经典原版绘本和国内优秀绘本。据悉,婴贝儿集团已经拥有会员约100万名,预计未来5年门店将超过300家,而其旗下的宝贝邻里将建立100家社区教育中心,每家店面都拥有图书3000本以上,这些图书将免费向0到12岁的孩子提供阅读。
一座幼教学院的“绘本呼唤”——
宋占美、胡志远:教育,从教育者开始革命
“改变教育的未来先从改变教育者开始”,英才学院的“幼儿教师培训”专业在山东省内甚至国内名列前茅。学院设有学前教育研究院,绘本教学也是其中一个重头。研究院的院长宋占美和绘本专家胡志远针对儿童教育作出大量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实践,绘本教学是他们近些年来一直推行的教育实验。
针对绘本在儿童教育中到底起什么作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等问题,本刊记者两次与其进行了座谈。
□张艺曦
幼教,从学会自由开始
和宋占美、胡志远的见面在明湖路上的一家咖啡馆。采访之前,胡志远先拿出一张纸巾,“一人画上一笔”。说完,自己圈了个圆圈当做是开笔。记者画上了第二笔,眼睛的部分。宋占美负责身体。随着氛围和谐,每个人的创作欲大增:你在脑袋上加个天线,我在耳朵里长出一朵鲜花,最后记者给小人画出了八只手。
画作完成,记者受命给作品取个名字。
望着乱七八糟、天马行空的作品,记者题上一行字:“他叫呆呆,他有很多手,却没办法干好一件事情。”
看这幅画,眼睛歪歪扭扭、方方的脑袋呆头呆脑。三人捧腹而笑。一个简单的绘本就这么诞生了。什么是绘本这个复杂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绘本,即是用最简单有趣的图文,表达最有哲思的生活道理或者童稚可爱的方式诉说引人一笑或者内心发省的话题。
胡志远随身带着几部绘本作品给记者观看,“不止儿童可以阅读,成年人在其中也可以随时有体悟和发现。”相比连篇累牍的理论,无字绘本或者图文并茂的绘本,则是这些想象里的“留白”。
“现在这么多昂贵的儿童玩具,比如遥控飞机、豪华赛车,我不觉得对孩子的创造性帮助能有多大。”宋占美拿80后幼时最爱玩的橡皮筋当做例子,“橡皮筋最简单不过,却可以有各种玩法,可以跳皮筋、翻花绳、做成弹弓等等。”反而是简单素材留给儿童创造、开发和想象的空白可能性更大。
简单化的教学是英才学院学前研究院一直在探讨的话题。
“幼儿教育便应该从给儿童独立发现的留白中开始,学会自由是学会一切的开始。”宋占美把绘本当做一片启发儿童思考的自由天地。
一座学院里的“绘本”探索
宋占美对教育的反思成为她推行绘本教学实验的动力。目前,她和绘本专家胡志远在山东英才学院里搞“绘本教学”实验,学院设有学前教育研究院,绘本教学是其中一个重头。
以胡志远作序的一本绘本书《小火车头》为例,绘本里火车没法再走一步,向强壮的大火车头求助,对方有更重要的任务;向老火车头爷爷求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老资格,应该由年轻人来做……最终小火车头勇敢的承担了任务,并顺利完成。
“这些绘本开发大多基于人文的熏陶,没有什么太知识性和专业性的灌输。借着绘本的美好、哲思、生动来推广‘全面、全人’的教育。”宋占美留学美国时发现,大多成功的政客、商人皆为历史、哲学、政治等人文学科毕业,综合的知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与人打交道的情商才是最终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比如现在我们教育出的很多‘高考状元’往往不能生活自理,高材生性格偏激、高智商犯罪的案例也不少见。这显然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不止是为掌握一门技能。解决现实生活是教育的一个目的,但更深层的目的是面对生命的选择,是品质和修养的塑造。”
宋占美所负责的学前研究院专门设有“故事姐姐服务”。到偏远山区讲故事、提供给山村幼儿园更好的教育模本、免费帮助筹建打造儿童教育规划是他们的工作项目之一。
“教育没有功利性,教育和公益更是息息相关的。辅助落后地区教学是一种公益,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最大的公益。”宋占美说。
教育者的革命:孩子没有想象力,成人先反思
在风靡世界的童话书《小王子》里,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写道:“请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了一个大人。”
为何献给大人? 6岁时,圣埃克苏佩里画了一幅画:一条蟒蛇正在消化一头大象,他把巨蟒肚子里如何消化大象的情景画了出来。几乎所有的大人们都撇嘴说,“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一顶“帽子”?圣埃克苏佩里对自己的绘画能力感到怀疑,受挫之后他放弃了绘画,长大后成为一名飞行员。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出了错误,而是教育他们的大人们想象力出了问题,教育革命先从教育者开始。”宋占美说。
素质教育的推行,是释放“天性”的公认探索。尽管推行多年,一批又一批“厚瓶盖眼镜少年”与“重书包的负载者”仍层出不穷,被推崇的舞蹈、钢琴、击剑、游泳、书法等兴趣课,也一直在强行培养“兴趣”……
“在人生最宝贵的早期教育时期,我们可以给孩子的有形的东西——认字、数数、会说ABC,会画小白兔,这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通过早期阅读,给孩子一些无形的东西——健全的性格、美好的情感、聪颖的智慧、深刻的哲理、良好的修养……”在留美儿童教育博士宋占美看来,如今的反思之中仍有功利性,“应该把孩子还给孩子。同时也应该从成人先学会向孩子学习开始。”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