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失宠”还是“回归”:房地产的新常态革命

2014-12-23 12:49 未知/ □本刊记者 王欣芳 /

 

  在经历限购取消、限贷松绑、公积金贷款调整和央行降息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既不疯牛也不崩盘的状态,这是行业失宠,还是住宅本质的回归?

 

  空置海景房的养老救赎

  76岁的张丽英已经在乳山银滩的福星温泉养生公寓度过了两个春节,眼看第三个春节将至,她笃定的告诉在济南工作的女儿:“还在这边过。”

  两年前,在济南住了一辈子的张丽英心脏病突发,医生建议可以到海边休养。随后张丽英到乳山避暑,她发现,这里的风和海都令病情缓解,于是决定留下来养老。再三考虑,张丽英没有投资海景房,而是住进养老公寓。

  福星温泉的负责人高永祥告诉记者,通过与滨海新区及海景房业主三方合作,其从业主手中返租了两幢小高层住宅楼,通过添置养老设施和环境改造用作养老公寓。目前已运营数年,高峰期人数可达300多人。

  据了解,乳山市是胶东地区海景房开发较早的临海县市。早期购房者大多来自京津冀晋以及内蒙古等地的先富阶层,购房目的多为度假。此前乳山市并未实现全域城市化,海景房周边取暖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因此海景房出售率不低,但空置率较高。

  “近年我们通过引导房地产企业采取房屋返租、规划调整、与外合作等方式,统一配套健康养生养老设施,对房产进行二次开发。”据乳山市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王祥芹介绍,当地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向新建项目置入养生养老元素,完善家政服务、护理机构、医疗中心、配餐中心等相关养老服务功能设施,“预计3年内,专业养生养老机构将达10家,总床位突破1万张,大批空置海景房转型养老地产”。

  “鉴于海景房市场低迷和大量空置房的存在,这种转型极具救赎意味,且贵在坚持。”一直关注胶东海景房市场的烟台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丰国指出,国内房地产市场周期性波动,一旦市场转暖,如果不坚持,转型养老产业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权宜之计被一举放弃,胶东地区海景房的开发将重回以往无序状态。

  不“疯牛”也不“崩盘”

  2014年,全国楼市步入深度调整期,库存高企、需求回升乏力之下,房地产业增速明显放缓。以济南为例,虽然12月以新房日均成交479套的速度攀升,截止到12月16日新房成交已高达7660套,其中住宅成交5750套,但济南楼市仍难言乐观,用山东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的话说就是“只是迈出了一小步”。

  据最新统计,截止到12月16日,济南市商品房可售套数为19.55万套,比10月31日统计的数据18.96万套新增5900多套。若按照济南商品房成交最好月份12月份估算,以日均成交479套来计算,消化完目前19.55万套的库存最乐观的估计约需要13.6个月,这还不包括新递增的房源。

  青岛也面临类似问题。在经历限购取消、限贷松绑、公积金贷款调整和央行降息之后,11月青岛住宅均价为9343元/平方米,环比微涨0.07个百分点;降息后一周青岛二手房住宅挂牌均价每平方米上涨了9元,这或许是在新政的轮番刺激下楼市回暖的唯一表现。

  对于买房者来讲,房地产之于他们更多回归住宅本质。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这种市场状况反而是真正的“常态”。

  “2006年以前做房产开发,首先买对地,设计好,定价合理,还得会吆喝,房子才能卖出去。但之后,特别是2008年4季度以后,房地产进入‘疯牛’状态,卖房子就像卖白菜一样。”从业三十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认为2014年的行业态势才是正常和可持续的。他认为中国房地产既不会疯牛也不会崩盘,甚至还有个大利好,“我国城镇化率水平只有52%多一点,房地产仍有发展空间”。

  一座楼房的智慧畅想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新常态。”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朱中一看来,居民住房普遍短缺、企业拿地开发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居民理性消费、企业理性开发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的时代正在并已经到来。

  朱中一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变化实际是新常态的注脚之一。比如,保障房问题涉及“稳增长”和“惠民生”;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新业态涉及“调结构”;房地产库存消化涉及“防风险”;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来推进建筑行业的现代化涉及“转方式”。

  实际上,房地产的新常态革命已悄然启幕。

  根据正在编制的《济南市旧城更新专项规划》,济南市确定81个旧城更新和棚户区改造项目,申报省棚改计划2379套。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许可建设用地面积较去年下半年增长246.89%。其中,官扎营等11个项目9226套安置房正加紧施工,万盛等6个项目5723套安置房已按计划开工建设。

  另一方面,有关建筑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探索正在进行。或许我们可以畅想一下:楼宇建材环保安全,布局舒适便利,整座建筑的安防、监控、门禁和其他智能管理化系统完整成熟,家门口的摄像头可以自动识别主人身份。一只手机能遥控家中的灯光、温度和空气洁净度。冰箱可以根据储藏的食材制定营养菜谱,并传送给微波炉、电磁炉,后者则给出烹饪步骤。睡前进入卫生间,浴缸中已注满温水和沐浴用品,泡泡浴使人解除工作疲惫。这就是未来智能家居的部分真实写照,完全是主动为人们服务,具有思考和记忆用户习惯的能力,并根据这些数据制定最适宜的场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