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还原“扬州性侵案”:留守女童的成长危机

2014-10-19 09:42 未知/ □吴越 /

 

  10月7日,泰州警方发布通告,悬赏5万元缉拿性侵留守女童凶手。10月8日,56岁的王冶被抓获。

  这是一连串的惨剧,女童、性侵,当恶魔的双手伸向最幼小的花朵,令人发指的惨剧背后,是一连串的社会问题。从扬州到济南,从北京到湖南,频发的性侵女童案,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还原扬州现场:

  一起性侵案背后的城乡悖论

  这是一起典型的案例:伸向农村幼童的性侵恶魔。

  江苏省扬州市泰州姜堰华港镇7岁女童雯雯,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亲戚家嫁女儿,“回门”的时候要凑够人数,于是奶奶带着她到了泰州姜堰华港镇吃喜酒,雯雯就此失踪。随后警方发现了孩子的尸体。紧接着犯罪嫌疑人的监控截图公布。10月7日,泰州警方发布通告,悬赏5万元缉凶。10月8日,56岁的王冶被抓获。

  王冶,在七八十岁高龄的父母心中,他是个忤逆子,离婚多年,近来一直靠啃老生活,却10多年没叫过妈。有媒体报道说,他的父亲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举报,并参与了抓捕,但并没有得到警方证实。另一则报道提到,王冶的父母确实报过警,但报警的原因是因为儿子在叫过一声“妈”之后就失踪了。

  与王冶个人的人生背景相比,舆论更关注的是侵害儿童的案件本身。王冶离婚30年,但吹拉弹唱样样在行,还提出过免费教小朋友吹葫芦丝。最初的报道中,王冶交代是临时起意,但随后的报道否定了这一点。单从监控画面看,他掳走雯雯前后更换帽子和头盔,也证明其早有预谋。

  王冶不是农村人,他住在泰州技术学院培训中心宿舍楼,掳走并侵害女孩的地点却在泰州乡下,两地之间距离有20公里,可见其目的明确。那王冶为什么专门跑到乡下去寻找目标呢?当地电视台的一段实地采访里,现场记者说,“这里地势偏僻,村里的水泥路宽度仅有1.5米左右,汽车从这里经过十分困难。”地势偏僻,容易躲过耳目是一个客观环境原因;更为重要的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在农村,对儿童安全的防范,不管是观念意识还是实际措施都要比城里差很多。

  重读济南“小艾钰”:

  留守女童的命运“陷阱”

  分别以“奸杀幼童(女童)”、“侵害+杀害+幼童(女童)”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一个惊人发现是,这两年有过好几起这类案件的公开报道,并且案发地基本都在农村,受害者多是留守儿童。且看这些新闻标题:《湖南6岁女童遇害案凶手落网,为同村未婚男子》、《11岁留守女童惨遭奸杀抛尸粪坑》、《男子奸杀留守女童后抛尸,曾涉2宗女童被害案 》……

  2013年5月12日下午,济南市仲宫镇仲北村的8岁女孩小艾钰,在家门口玩耍时被同镇村民、26岁的犯罪嫌疑人徐某荣挟持。徐某荣驾驶一辆红色三轮摩托车将其拖至作案地点进行猥亵,事后竟捡起路边石块猛砸受害人前额和胸部,致其死亡。随后,在父亲协助下将尸体掩埋。

  从小艾钰失踪到找到其尸体的10天,整个济南,人们都在为她的安危担忧,可是最终等来的是噩耗。三年前,也有一位如艾钰一样失踪的济南女孩引起整个城市的关注。

  2011年春夏之交的济南,没有什么能比寻找10岁孩子刘汉格更让老街坊甚至整个城市牵挂。著名作家章诒和也在微博上呼喊:“我们要把10岁山东女孩找回来!”

  最终找回来的是一具尸体。

  “熟人”社会的性侵模式

  在徒有“熟人”关系其表的农村,村民缺乏如城市居民基于异质逻辑中长期形成的对危险的天然警惕,容易导致惨案频发。

  今年1月份,广西一名13岁留守女童遭18个中老年人长期性侵。吊诡的是,这不是一个罪恶被制止、坏人遭惩治的故事,反而是女童及其家人遭受了村民的“敌视”,“都是她,把那些老人送到了牢里。”所以,很难找出坏人来,坏人的犯罪成本太低。

  侵童者往往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周密谋划,形成自己的固定犯案模式。乍一看像是冲动行为的性侵,其实有前兆可循:看似漫无目的的游荡→看桃色影片→寻找作案对象→在几次幻想、尝试,甚至成功演练后,会形成固定的路数。

  比如发生在北京郊区的一起典型案例:11岁的小芳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一天她去同学小伟家玩耍。小伟不在家,小伟的父亲李某一个人在门口剥玉米,跟她说“记不住班里完不成作业的人员名单”,于是小芳进入他的房间“写名单”,被李某强奸。因害怕事情败露,李某将小芳杀害,埋尸荒野。

  经审讯,李某是一名多次性侵妇女、儿童的“惯犯”。“被告人李某之前蹲过4次监狱,其中3次是因为性侵犯妇女和儿童。有多次性侵前科、恶习难改的再犯,会给社会带来巨大隐患,特别是对幼女而言。”负责本案的检察官说。

  无法保证心智远远不如大人的儿童不会被谎言、“鬼话”所骗,更不用说这个大人还是个老辣的“熟手”。难怪韩国等国要对性侵儿童惯犯用“化学阉割”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