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公岛到钓鱼岛,中日百年对决
钓鱼岛是甲午战争的“遗留问题”。1895年,日军踏上刘公岛,也是在这一年,日本把钓鱼岛占为己有。近120年来,日本多次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东亚两大国的每次“对决”,检验的是双方几十年来励精图治的成果,120年前如此,如今亦是。
从小泉到安倍,军国主义的接力棒
近日,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鼓动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继续和中国对抗,他说,“在我之后,日本首相没有一人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因此好了吗?”在钓鱼岛问题上,小泉称,“日本政府没有必要改变想法。最重要的是坚决清晰地阐述(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
安倍晋三上任一年动作不停:用十国语言宣传钓鱼岛、成立国安会,又搞几万人的夺岛军演,还装模作样从北海道调运反舰导弹部队,四天五夜运至宫古岛,搞起“封锁”海峡演习,企图战时堵住中国海军进出太平洋的航线。
去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就钓鱼岛主权问题提议,日本、台湾和大陆搁置争议,就资源开发等举行三方对话。
11月12日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战略。《产经新闻》认为,这是因为中日因钓鱼岛问题关系紧张,日本计划设立国家安全会议,中国采取了对抗措施。
中国的原则只有一点,领土问题,寸步不让。
“爱国贼”们的保钓成就
一年多以来,始于1970年的保钓运动在各地重燃战火。去年9月18日,全国有180个左右的城市都展开了对日的游行示威。
有人在网上留言道:“这是中国人的再一次觉醒,这是荒芜的精神家园的难得的一丝绿意。可贵。有救。‘爱国贼’也好,‘顶风爱国’也好,‘粪青’也罢,显然都没能浇灭这一年多来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中国船长钓鱼岛海域被扣,香港保钓人士牺牲,无数惨痛的事实证明,只有联合起来,团结一心,保钓才能成功。
而今,中国海警船巡航钓鱼岛已成常态,日本海上保安厅11月9日称,中国四艘海警船当天依然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航行,这也是中国海警船连续7天在这一海域航行。
日本采取的是军事绑美国外交联菲越的集团攫取战略。由于有美国撑腰所以表象上日本要比中国强硬的多,但是在维持争议状态的效果上,中国的民间保钓和海监巡航的意义并不差。
“东亚博弈升级,中日进入‘小鸡博弈’。”美国CNN近日发文这样形容中日在西太平洋“军演对抗军演”的局势。有分析指出,日本及驻日美军最担忧的是中国的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而近日接连反导试验成功让美日信心急剧增长,也助长了日本舰艇干扰中国军演的胆量。
中日争夺的不仅是钓鱼岛,还有话语权
历史上,日本曾经两次阻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一次是甲午战争,第二次是全面侵华战争,两次都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而今,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日之间在很多方面展开竞争,钓鱼岛会不会是一个“火药桶”?
有评论指出,从历史和现实,以及中日两国的国民性来看,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得出中国威胁日本的结论,相反正是日本贼喊捉贼,大力煽动中国威胁论、不断的抹黑中国。日本过去曾经多次威胁过中国,即使今天也是中国的一个巨大威胁。
众所周知日本的军事实力,特别是海军力量非常强大。如果日本继续不断的增强其军事实力,甚至最后诱骗或者迫使美国放弃在日本的驻军和对日本的控制,让日本变成一个“正常国家”,那么日本将会迅速核武化,再次变成东方的一个火药桶。
日本过去曾是亚太地区的领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日本曾经严重欺凌践踏中国,现在明显不准备把地区主导地位让给中国。两国之间的斗争实际上不可避免。如果美国将来丧失了现在的地位,推行孤立政策,将会使中日关系出现特别有趣的局面,特别是在中日紧张关系因钓鱼岛争端而再度升级的背景下。现在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反感已经达到顶峰。
《中国日报》和日本智库进行的调查表明,93%的日本人反感中国,大约90%的中国人反感日本。
而今,钓鱼岛争端已超越钓鱼岛的范畴,仿佛一切历史的重演,东亚两个大国,又像120年前一样,他们争夺的不仅是钓鱼岛,还有在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话语权。
过去的100多年,中国已经失去太多,而今我们已无退路。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