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高端酒店:吃出来的阶层意识

2013-05-20 10:17 未知/ □许诺 /

 

  餐饮的表象是填饱肚皮,但内里乾坤巨大。场所的选择,不仅仅是为食物上的平等和返璞归真,一些高端酒店却给“吃饭的地方”贴上时尚标签,标示出人的品位、身份以及社会认同意识。因此,酒店变迁反映着社会集体趣味的流变,也投射出阶层变迁的隐秘逻辑。

  济南净雅开始卖盒饭,鱼翅皇宫开始打折,高端酒店像在自导自演平民狂欢。最终,芙蓉街上的吃与高端酒店的吃同归本质。即使如此,酒店仍然吃出了权贵,吃出了人与人的不一样……

 

  被酒店细化了的阶级成分

  三年前,济南某商业集团的高乐为儿子摆满月酒,地点选在佛慧山脚下的一家高端大酒店,那是济南人耳熟能详的高档餐饮品牌。

  高乐脑海中描述着一帧画面:谈笑有高富帅,往来无穷矮挫。事实上,到场的都是生意伙伴和领导,好朋友和谈得来的同事往往请人带了份子,人却没来。后来询问原因,答曰:那地方人均动辄千儿八百,五百块钱的红包不好意思去。但红包再多又保持不出,干脆缺席——这事儿一直是高乐说不出的尴尬:一个满月酒,摆得够面子却不热闹,似乎缺了点人情味。

  三年后,高乐又为小儿子摆满月酒,位置没变,但那里却改了名字,同时做出调整的还有菜价和套餐。

  “不再设最低消费,来这里花30元就能吃到不错的菜,人均七八十块钱,在过节的时候卖得也很好。”那家高端酒店的老总告诉本刊记者,旗下4家店拆分成6个店面,改造后大多针对低端消费餐厅,“炝拌土豆丝8元,风味大拉皮12元,大葱烧豆腐18元,风味茄子22元,糖醋里脊、鲜笋烧肉、密椒贵妃翅等卖38元。”

  如今,高端酒店虽然开始转身,但阶层意识依然没有弱化。在整个餐饮生态中,近几年高端酒店一直是同行塔尖,他们趋之若鹜的目标客户在嘴的张与合中打上了权贵标签。于是,许多人看酒店识身份,看权贵识酒店。甚至,酒店老板身价和地位也成为决定食客阶层的关键点,老板贵即客贵,老板富即客富。我们可以大胆推测,目前市场上做得好的高端餐厅老板大多非贵即富,比如张兰和她的俏江南,中国没有几个女人能比得了。

  当然,在营销学上他们的做法无可非议。但换一个角度,他们推波助澜营造着的圈子经济,也在细化着食客们的阶级成分。

  禁不了的“舌尖腐败”

  去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三公消费受到抑制。据统计,山东高档餐饮业近几个月营业额下降40%到60%。有关机构对百家企业调查显示,80%企业经营受到波及,其中40%企业客流量未出现变化,但每单消费额降低,自然利润减少,40%企业客流量、消费额都在降低。

  山东省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光璧对记者介绍,我省有的酒店减少了包间,有的免收包间费,取消最低标准;有的则转战外卖,开展送餐服务,承办家庭宴会,还有的承包或承办团体膳和机关食堂,开发快餐和经济实惠的自助餐,甚至寻找经营路边门店发展“大食堂”,创办中央厨房从事配送服务。

  即便如此,高端餐饮的阶层塑造运动从来就没有结束。为应对狠刹公款吃喝风带来的损失,一些宾馆饭店依然在高端服务上打主意。记者参观一家高档酒店新开的“贵宾间”,客人只能从地库乘专用电梯直达房间,贵宾间设施齐全,除豪华餐厅,还有不亚于五星级宾馆的客房、KTV、洗浴、按摩房等。负责人称,贵宾间与其他包间“全部隔开,非常隐蔽,外人根本无法进入”。

  不仅如此,有的机关食堂也成为请客聚餐的重点场所,不仅请来星级饭店的厨师、服务员,饭菜等级标准也节节升高。某烟草系统的内部食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担心被曝光,很多部门把聚餐、接待等活动放在餐厅里,并根据客户需求,新增了龙虾等高档菜品,还提供五粮液等高档酒。“领导专门给我们开会强调保密纪律,不准向外透露客户任何信息。不少饭局中,茅台、五粮液等好酒被撕掉标签或倒入普通酒瓶,然后上桌,表面低调内容不变。”

  如此,看上去普通的“大食堂”同豪华会所一样,渐渐成为舌尖上的腐败场所。有知情人告诉记者,以会员制消费形式进行交际娱乐的特定场所,运行都很私密,却消费着非公开化服务项目,外界难以察觉,已异变为腐败交际的灰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