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黑洞:“三姓家奴”的人生选择
在战争动荡的年月里,有组织的团体除了军队,还有土匪。在前途茫然的1942年前后,吴化文与刘黑七,他们为什么做出那样的选择?或许如汪精卫在遗嘱里说的那样:“侈言自大自强,徒可励民气于一时,不能救战事扩大未来惨痛之遭遇。如尽早能作结束,我或能苟全于世界变局之外。”
吴化文:龟孙才愿担汉奸骂名
1943年1月,国民党陆军新编第四师师长兼暂编第一师师长吴化文在济南发表了“一·一八广播讲话”,声称“追随皇军,为建设‘大东亚共荣圈’而效力”,这个比吕布还要夸张的“五姓家奴”开始了他的第三段人生。
1941年秋,沈鸿烈卸任离鲁,吴化文的宿敌、第五十一军军长牟中珩继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极力排斥吴部。
新四师虽为中央建制的部队,但其粮饷装备供给,均由山东以协饷的名义解决,中央分文不予;暂一师纯属山东地方部队,一切供给皆应由省政府负担。牟中珩出任主席后,其省政府发布的第一道命令,即是断绝对吴部的一切供给,拥有四万多官兵的新四师和暂一师遂在经济上陷入了绝境。
是时,吴部兵工厂因原料匮乏,早已停产,全师弹药储存量不足一个基数,难以应付大的战事,吴化文找省政府要求补充,患有严重口吃症的牟中珩“咿咿啊啊”地叫了一大堆苦楚之后,方提笔批了一个条子:“着发新四师七九步枪子弹五百发。”吴化文接过一看,乃面色涨红、双手发抖:“牟先生,我有四万多部队,这五百发子弹实在是杯水车薪啊!”而牟中珩却蛮横地说:“缺粮少弹,你养那么多部队干什么?你可以裁兵嘛!”
粮弹两缺的吴部与日军激战两旬,伤亡惨重,吴化文数度致电牟中珩要求突围。牟中珩复电说,第五十一军即将从外线发起攻击,勒令吴化文就地坚持,吸引日军,切勿半途而废,致夹击计划功亏一篑。后来,吴部被压缩在鲁山区方圆不足五百公里的狭小地带,被两万多日军团团包围,而仍不见第五十一军投入战斗,此时的吴化文方如梦初醒,遂率残部突围。是役,吴部伤亡五千余众,元气大伤。
是年,天遇大旱,粮食歉收,粮荒严重地威胁着吴部生存,官兵将防区及其周围的树皮扒光、草根挖尽,甚至吃尽了观音土和锅膛土。营养不良引起的夜盲症、肝腹水等疾病在全军蔓延,非战斗减员日渐增多。
据传当时已有戴笠逼迫吴化文“曲线救国”之事,而因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相继投敌受到舆论压力的蒋介石乃令戴笠暂缓策动“曲线救国”之事。吴化文接电后,如释重负,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道:“这真救了我们。汉奸,可不是好当的啊!”
然而,供给困难,特别是粮荒问题仍困绕着吴部。一日清晨,一阵凄惨的哭声从吴化文处传来,勤务兵徐怀忠在饥俄冻馁中死去,年仅十五岁。如一把干柴的尸体,倦曲在床上,吴化文抚尸恸哭,在场官兵无不潸然泪下。
直至变节,吴化文亦经常无奈的说:“哪个龟孙才愿担汉奸骂名!又有什么办法呢?你拿出个妙计,给我搞些粮食来。”
巨匪刘黑七的乱世生存
1942年3月24日,刘黑七下达了处死共产党员陈秀英的决定,此时他的身份是伪军。之前他曾两次投靠过日本人。
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自治”,唆使土匪扰乱治安。刘黑七密令刘怀志率匪数百人到河北宣化,又募匪千余,于秋冬之际起事,入滦东为祸;第二年2月,南下保定、石家庄,被宋哲元、商震夹击。刘黑七再次匿居天津,部下则退往丰宁,于1937年春末被日本特务编成“大汉义军”,进犯绥远。
抗战爆发,刘黑七返鲁,集旧部3000人投靠日寇,当上掖县皇协军司令;同时还任国民党苏鲁战区新编36师师长。1939年,因与日军发生矛盾,刘黑七仓猝率500余人逃往蒙山抗日根据地投奔八路军。但转眼间,他又于1940年3月降日,并凭着熟悉环境,多次扫荡我根据地。1943年国民党92军李仙洲入鲁,刘匪亲往联络,策划日伪顽合作。
刘黑七早期股匪曾在滕、沂、费、蒙等地抢掳奸杀,罪行擢发难数。匪中歌谣说:“要使钱,上刘团”,“跟着师长到处窜,给个县长也不换”。
刘黑七先后投靠又背叛了以下主子:张宗昌、何应钦、阎锡山、韩复榘、汤玉麟、宋哲元、于学忠和日本人。
军阀割据的年代,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空隙。滑得不能再滑的黑七,瞅准了这缝隙,像巨蟒一样穿云播雾,钻游于半个中国……
在刘黑七匪性之中,还残存一些孝心。他的母亲是一位盲人,一直想让他当红军,于是他每次回家都是穿着红军服装,让他母亲摸。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在势颓之时都会选择退回老家。
1943年4月20日,刘黑七退回到老家铜石镇锅泉村一带。直至11月15日,刘黑七的和平救国军第三师被彻底歼灭在柱子山,他在逃跑时被18岁的八路军战士何荣贵击毙。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