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济南儿童生存环境调查:两只小鸡便可引发暴力

2012-07-21 09:22 未知/ 贾文佳 /

  面对层出不穷的家庭暴力,孩子们困惑:爸爸妈妈为什么如此狠毒?面对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很多家长不解:现在的孩子究竟怎么了?这或许并不是孩子或家长单方面出了问题。近日,针对家庭暴力和校园暴力现象,本刊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老师和专家。

  家暴少年的维权尴尬

  7月17日,本刊记者来到设在山东省警官总医院的济南市家暴伤情鉴定中心。“从2005年成立至今,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儿童来此鉴定的人数很少。目前,还不足总鉴定人数的一成。”该中心法医丛树东感叹,“毕竟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家丑不可外扬啊。”

  据了解,该中心最近做的一次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伤害鉴定,还是在2006年。当时,年仅11岁的蒙蒙(化名)用买早饭的3元钱买了两只小鸡偷偷养在自家阳台上,生活本就拮据的父亲发现后对她一顿毒打,导致蒙蒙背部和四肢有明显的淤血。

  蒙蒙的遭遇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中曾引起了一阵风波,后来在媒体记者陪同下妈妈带她来到中心并最终鉴定为软组织损伤。“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普遍太大了,这些压力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转移到孩子身上。”丛树东告诉本刊记者。此外,“不打不成器”的传统观念影响也很严重,有些家长甚至认为打孩子天经地义。

  作为一家社会公益性机构,济南市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可以为家庭贫困的妇女儿童提供免费鉴定,而且家庭暴力鉴定报告具有法律效力。

  据丛树东介绍,到中心进行鉴定一般要经过如下步骤,出具市级或区县级妇联的委托书,进行案情陈述,法医鉴定并拍摄照片,出具鉴定书,“其中比较严重的情况我们也会建议与110家暴报警服务中心联系。”

  2002年,山东省各级妇联和公安部门联合成立了“110家庭暴力报警服务中心”。然而在本刊记者进行调查时,多数人肯定了遭遇家暴后要报警这一说法,但他们同时也认为民警制止家暴只是“当时起作用”。

  济南康桥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兆祥也指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禁止父母虐待子女,并未对家庭暴力作出具体规定。除非把孩子打伤、致残等,触犯了刑法,父母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在维权时却面临尴尬。中华女子学院女性教育学教授田梅英指出:“他们还需要父母的监护,如果真诉诸法律,也有可能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双独家庭的自闭症儿童

  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心理咨询中心,市民钱女士带着8岁的儿子来做心理治疗。钱女士说,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也不错。可从去年年底开始,儿子性格大变。“现在他几乎不和我说话,表情也很木然。”

  详细了解情况后,心理咨询师发现,钱女士和丈夫俩人都是独生子女,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吵架,有时还会大打出手,甚至发泄在儿子身上。起初,孩子还因为害怕哭闹,慢慢地就不再说话了。“家长的暴力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孩子,导致他患上自闭症。”咨询师告诉本刊记者。

  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中,有不少已为人父母。2010年,济南市某青少年研究机构对独生子女教育下一代的方式进行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父母会采取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调查中,承认“经常打骂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有5.94%;承认“偶尔会打骂孩子,孩子气得你没办法”的高达48.51%;表示“从不打骂孩子,打骂孩子是家长无能的表现,也是违法的”有36.63%;选择“其他”的占8.91%。

  该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徐胜男说,如今家长所受各方面的压力的增大、家长对孩子学业期望值的增加以及新时期孩子独立意识的增强,使得一些家庭中打骂现象变成暴力事件并不断升级。这不仅给孩子带来精神与肉体的双重伤害,也是孩子不良性格形成的重要诱因。

  校园暴力:

  谁夺走了孩子们的安全感?

  今年14岁的小琦(化名)是济南某中学的初二学生,上学一年多竟然多次玩“失踪”,她的母亲肖女士表示,女儿的叛逆与她在校园里遭到暴力有关。

  肖女士说,从小性格开朗的小琦,刚进初中一个月,就因为与高年级的女生言语不合、有些小矛盾,结果被三名女生拽进厕所殴打,导致眼睛出血送医治疗,“这件事情以后,我就发现女儿变了一个人,经常出去和一些辍学的孩子泡网吧,还叫人去报复那些女生。”

  面对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很多家长不解:现在的孩子究竟怎么了?济南某中学曾处理过校园暴力事件的于老师告诉本刊记者,参与打人的多是一些毕业班成绩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不好管教,学校、家庭都嫌弃他们,这些被“遗弃”的孩子在结识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后,很容易加入施暴者的行列。

  本刊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中小学后发现,恶性伤害事件对孩子造成了一系列的心理影响,无论从家长的视角观察还是从孩子的自身感受来看,最明显的影响分别是“安全感大大降低”、“做事更加谨慎”以及“不敢轻易相信他人”。

  本刊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接受采访且受到过校园暴力侵害的多名学生中,只有1人选择告诉老师和家长。学生们普遍认为,这些事跟老师和家长说了,能否解决问题不说,搞不好会招来更严厉的报复。所以他们多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如遭遇了欺负的孩子常向家长要钱,以免再次挨打。

  济南市青少年研究所社会咨询师认为,目前很多学校过分关注学生成绩,从而忽视学生社交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当逐步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而济南康桥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也认为,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学生自身及社会环境影响外,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