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重庆潍柴的百亿雄心

2012-06-09 20:42 未知/ 吴永强 /

  出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以及西部大开发和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等政策优惠的考虑,潍柴集团将以重庆为中心,进一步加大西南板块投资力度,2015年达到200亿以上的规模。

  历经辉煌、濒临破产、重新焕发生机,重庆潍柴发动机厂成为国有企业成功重组的典型,同时也是山东大型国有企业在三峡库区树立的一面旗帜。

  国企“吃”国企

  1999年9月,潍柴派出的一个工作组来到江津。

  山东重工旗下的潍柴控股集团,以生产发动机而著名。作为资本运作高手,潍柴在资本市场上也做得风生水起,吸收合并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作为经典案例广为人知。

  重组重庆长江柴油机厂,同样是一个典型。

  此时的重庆长江柴油机厂,差不多十年亏损,负债一个多亿,各方面运转不正常,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如果潍柴不收购他们,他们就被市场挤垮了。其时,该厂年营业额仅有2000多万元,而所欠职工债券就达1400多万元,拖欠养老保险2000多万元,拖欠职工三个多月的工资。”重庆潍柴一位副总告诉本刊记者。

  2000年3月20日,重组进入尾声。由于对原重庆长江柴油机厂领导的不满,近千名职工聚集到办公楼前,愤怒的职工到原厂长的办公室,把办公桌扔到楼下。工作组副组长刘会胜前去劝阻,也被愤怒的职工打了。

  “第一批工作组来了十几个人,住在简陋的筒子楼里。没有白天黑夜,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启了潍柴的又一片天地。”重组之后,工作作风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大锅饭”观念逐渐淡化。刘会胜担任了重组后的重庆潍柴第一任总经理,一直到2007年。

  刚开始,职工对企业重组不是很理解。“他们认为既然兼并了,就应该拿钱发工资。”刚刚重组的2001年,新上一套生产线,在刘会胜等人的领导下,不到20天就将设备从另一个企业搬过来,建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自此,职工服气了,开始对重新焕发生机的企业有了信心。”

  重庆潍柴所在地五里坡,位于江津区德感街道办事处境内,因距德感街道上下五里而得名。目前,重庆潍柴正计划逐步搬出已经使用了40多年的老厂房,2004年已经建成了一个新厂。对于龙头企业的重庆潍柴,江津区政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重庆多山,平地稀缺,当地政府就将山头推平,初步腾出400亩平地,交给重庆潍柴建新厂。

  一个山东家庭的江津岁月

  曾经濒临破产的亏损企业,曾经风光一时。

  1966年,在三线建设的大背景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工人聚集在长江边的这片山区,开始了他们的事业。“这个遍地是坟墓的小山坡沸腾了:数千建设大军进驻,万千工程机械轰鸣。经过几年紧张建设,一个隶属第六机械工业部的现代化军工企业拔地而起。”1977年进厂的老职工杨太泉回忆道。

  从“三线建设”时期开始,张爱广和他的父亲,见证了重庆潍柴的整个发展历程。

  1965年出生的张爱广,父亲是济南人,母亲是烟台人。作为三线建设最早的拓荒者之一,1966年一建厂,父亲就从济南柴油机厂被派往江津,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5岁那年,张爱广跟随母亲来到父亲身边。“我就是在厂里长大的,儿时在厂区周围漫山遍野玩耍。”张爱广告诉本刊记者。

  之后张爱广到重庆读书,毕业后回到厂里,和父亲“并肩战斗”。经历了企业重组,如今担任重庆潍柴工会主席。“经常回山东,老家的亲人还在,不管济南还是烟台,都是故乡。”如今,他又多了一个去处:潍坊潍柴总部。

  潍柴文化与“约法三章”

  重组第二年,重庆潍柴即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实现利润17万元,扭转连续10年亏损的局面。到了2003年之后,之前所欠医疗费还清。今年1至4月,重庆潍柴实现工业总产值11.45亿元,上缴税金1.22亿元。近几年来,重庆潍柴连续进入江津工业十强行列,重庆工业五十强企业。

  如今在重庆潍柴,潍柴文化早已经根深蒂固,甚至很多人还会说几句潍坊话。“在企业文化方面,使重庆潍柴文化和潍柴总部统一,在管理上不断深化。”一位副总告诉本刊记者,“改变了老军工企业的一些弊病,实现从计划经济生产模式向市场经济大规模生产的转变。”

  在重庆潍柴采访期间,从企业领导到普通职工,给本刊记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人人保持低调,宣传企业是他们挂在嘴边最多的话,而不只是涉及个人。“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十几年来只产生了10个,江津有3个,重庆潍柴就有两人获奖。而获奖的这两人,直到获奖,才得知消息。原来,重庆潍柴婉拒申报此奖,而江津区政府以自己的名义申报,并顺利获奖。今年4月初,现任总经理于如水获得该奖。

  领奖时,获奖者刘会胜和于如水分别强调:“这个奖不是颁发给我个人的,而是给重庆潍柴的……”

  十几年前,潍柴新一届领导班子作出“约法三章”的承诺: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做太平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企业干实事,为职工办好事;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要求职工做到,我们首先做到……这些年来,由“约法三章”延伸出来的“责任、沟通与包容”,成为潍柴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

  这些内涵,在重庆潍柴也同样存在,而且被很好地发挥到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