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人的“鬼城”故事
山东人隋传吉和重庆人曹恩书,在此之前仅仅是各自身份上的交往,与对口支援毫无瓜葛;而之后两人在“鬼城”丰都发生的事,却将这种巧合变成必然,两人的命运走向也恰恰成为了对口支援这项国家事业的某种注脚。
初识“鬼城”:
世外桃源,也是“穷山恶水”
在认识曹恩书以前,隋传吉从没想过到“偏远”的丰都投资。
第一次听说丰都,是因为到自己厂里打工的曹恩书是丰都人,那时隋传吉对于“三峡移民”、“库区整体搬迁”这些新闻字眼一点也不敏感,他在全国各地考察项目,甚至跑到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去投资。直到被曹恩书拉到了自己的家乡——丰都县太平坝乡,隋传吉突然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
太平坝乡距离丰都县城83公里,有重庆市最大的“高山平原”之称,这里夏天凉爽,冬天温暖,纯天然的环境最适合做避暑之地。
隋传吉随后到丰都考察,但是当地人的生存状态还是让他感到诧异。
很多房子四面透风,孩子就像放羊一样放养……或许是因为身在“鬼城”,死亡和命运在这里被放大,很多村民在50多岁就把自己的坟修好了。
隋传吉决定帮助曹恩书在丰都投资一个纺织厂,“就是想帮帮这些山里人。”
现在位于丰都工业园里的飞普纺织就是当时决定的结果,厂里的工人有很多都是库区移民。
40岁的秦小琼已经在飞普纺织工作了一年时间,她属于占地移民。由于兴建园区而失去土地的她曾在重庆的纺织厂工作,知道飞普纺织入驻离家只有不到千米的园区。“离家近总是好一些吧。”秦小琼说。
太平坝的“赌博”
在县城建厂的曹恩书并不满足,他还是想在自己的家乡太平坝乡搞出些名堂。他曾将金银花和杨梅引进太平坝乡种植,但无奈海拔太高,最终作罢。直到他向隋传吉说了自己关于旅游项目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
隋传吉看重的就是这里的环境优势:当夏天重庆市区在40度以上时,当地最高气温不过23度。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同时也是县里的旅游开发重点。“太平坝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这里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甚至有县领导对乡里的干部说,‘你把这青山绿水给守住,就是最大的政绩’。”太平坝乡政协主席代金高告诉本刊记者。
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83公里要走两个半小时”,推介多年均无人问津。
隋传吉自知投资风险太大,但他还是决定赌一把。
2011年5月27日,经过曹恩书的牵线,太平坝乡与山东省高密市全吉针织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双方协议,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太平坝乡旅游商品步行街项目。
据了解,太平坝旅游商品步行街项目总投资2亿元,共100亩土地规划,分三期实施,包括临街房屋和住宅小区建设,以及休闲鱼塘和街心公园的打造。
隋传吉:
把太平坝变成第二故乡
隋传吉赌对了。“县里现在搞统一规划,已经不允许乡里自己牵头招商了,”由于这个项目是在规划之前搞的,所以不在此列,更重要的是,“项目逐渐开始见效益了。”
“原来的房子价格400元每平,现在涨到1200元,本地人都在抢,有个重庆的徐姓退休厂长,已经在这里住了3年多,去年他就带了60个人来,要是搞好了,他说可以带四五百人来这里长期度假。”代金高说。
在项目建设期间,隋传吉向当地的敬老院捐款和绿化工程捐款十万,他已把太平坝乡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隋传吉和曹恩书在太平坝乡的名气渐渐大起来,尤其是曹恩书,他将大项目引进了家乡,被大家称为“能人”。
2011年,第四届“龙河流域”农民运动会暨第一届太平坝乡农民运动会在太平坝乡举行,事后被认为是丰都近十年最好的运动会。
在大家普遍重视的篮球赛事项目中,很多乡镇都到全国各地去请外援,有的甚至请到了东莞的球队。太平坝乡决定也像其他乡镇一样,请外援打比赛,但是资金却捉襟见肘。
“这样吧,我出钱,你找人。”隋传吉对乡长说,“在自己的主场打比赛决不能输。”于是,在隋传吉的赞助支持下,运动会圆满成功。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