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国玫瑰之乡”
文化瓶颈与产业机遇——
平阴玫瑰主产在玫瑰镇,而玫瑰镇玫瑰又以翠屏山为中心。作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玫瑰之乡”,平阴县玫瑰镇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现实。从花农到玫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几乎同时存在,让我们看到了玫瑰的广阔前景。
“不开花”的玫瑰
5月11日,本刊记者来到位于平阴县玫瑰镇,恰值一年一度的玫瑰旅游节期间,玫瑰园里一派鲜花锦簇的情景。游客在玫瑰园里赏花、拍照。一些妇女正在采摘玫瑰花蕾,“这些花蕾采摘下来,可以泡茶用,盛开的花瓣则能做香水、提取植物精油等。”
翠屏山周围,玉带河畔,遍地玫瑰。
明清时翠屏山和玉带河周围已经大量种植玫瑰。明末已开始用玫瑰花酿酒、制酱,清末已形成规模生产。清代有《平阴朱枝词》曰:“隙地生来千万枝,恰是红豆寄相思。玫瑰花放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民国初《平阴乡土志》载:“清光绪二十三年(1907年)摘花季节,京、津、徐、济宁客商云集平阴,争相购花,年收花三十万斤(150吨),值银五千两。”玫瑰花盛极一时。
早在1909年和1915年,平阴县用玫瑰花酿制的“平阴玫瑰露酒”,就在莱比锡、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分别获得过金质和银质奖章。
在玫瑰镇,玫瑰随处可见,街头很多人摆摊售卖玫瑰茶、玫瑰酒、玫瑰干花蕾等玫瑰加工产品。本以为能看到一片片目不暇接的花的海洋,但除了玫瑰园里供游人欣赏的红、白、黄等各式花朵,以及街面上出售的盆景,盛开的玫瑰花却不多见。
“花蕾的市场比较广阔,价格也高,而一旦开花后,价格就降下来了。”玫瑰镇副镇长刘波向本刊记者解释道,许多玫瑰产品都是由玫瑰花蕾加工制作的,花农们一般在蕾期就把玫瑰采摘出售了。“玫瑰的花期短,盛花期在四五月份,也就半个月时间,以后会越来越少,到了10月份就没花了。”盛花期一过,就需要对玫瑰枝条进行修剪。
玫瑰镇地处平阴县城西南10公里处,玫瑰种植面积近2万亩,是平阴玫瑰的主要产区,占全县玫瑰种植面积的60%以上。
1996年和2000年6月,玫瑰镇相继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分别授予“中国玫瑰之乡”的称号。2002年,玫瑰干花蕾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颁发绿色食品证书,成为国内首家“绿色”玫瑰干花蕾生产基地。
一个小镇的“势力范围”
玫瑰镇的“势力范围”波及周围许多地域。受平阴玫瑰影响,周围的齐河、东阿等地也开始引进玫瑰种植。
5月11日上午,东阿县花农刘平骑着三轮摩托车,穿过黄河大桥,来到玫瑰镇花蕾市场,以每斤10元钱的价格将他的200斤花蕾出售。刘平告诉本刊记者:“我是隔几天来一次,虽然距离有点儿远,但没办法,只能到这里来销售。”受利益驱动,东阿县农民虽然也开始种植玫瑰,但后期销售和加工网络并未在当地形成,从平阴引进的玫瑰,还得回到平阴市场。
而在玫瑰镇,收购花蕾的商贩在各个村庄和地头穿梭,花农不用出村,就可将花蕾卖掉。
今年玫瑰长势良好,收成也好,每斤花蕾能卖到10元一斤,不似去年遭遇春寒,导致减产。关于玫瑰价格的大起大落,多年种植玫瑰的花农记忆犹新。
2001年,遭受寒流袭击,首期花蕾的80%被冻掉,造成了明显的减产,再加上加工户对干花蕾市场不了解,盲目抢购鲜花蕾,花价曾达到历史最高点,每公斤鲜花蕾最高价达到50元,平均价格36元/公斤,相当于常年鲜花蕾价格的3倍还多,而干花蕾平均价仅在每吨10万元左右,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自身的加工有限,外地客商又不买账,大部分加工户亏损,最多的亏损60多万元。
2003年“非典”期间,正值鲜花采摘期。由于受非典、花期集中、加工能力滞后等诸多因素影响,玫瑰价格急剧下滑,甚至到了几角钱一斤,花农损失惨重。
村民眼睁睁地看着怒放的玫瑰逐一凋零,玫瑰价格一落千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玫瑰镇夏沟村村民刘发辉感叹道:“恨不得把玫瑰全砍了,还能当柴烧。”
经历了多年价格大起大落之后,近几年,随着政府投入加大,市场前景不断开拓,玫瑰价格逐渐平稳,今年的花蕾价格稳定在10元左右。“但也是一天一个价,时高时低,不过相差不多。”刘发辉说。
刘发辉和妻子两个人,种植了2亩地的玫瑰,人均每日采摘玫瑰量约25斤。中间商在各村设立玫瑰收购点,将玫瑰收购之后,每斤加价约1元卖给厂家。在盛花期,每天都要采摘。“除了浇水、施豆饼肥、修剪枝条,玫瑰不需要过多的管理,一年的等待就是为了这十几天的忙碌。”
玫瑰产业的瓶颈和机遇:
如何打好这张“文化名片”?
平阴之行,改变了本刊记者对玫瑰的认识。
相对于市面上出售的玫瑰花,平阴玫瑰因其花期短、花茎短等原因,很难进入鲜花市场。问及此事,一位玫瑰制品经销商告诉本刊记者:“花刚开,还没拿到市场上就败了。”比如济南市区的鲜花市场上,就没有一朵平阴玫瑰。
平阴玫瑰属于浓香型,以花大、色艳、瓣厚、味浓、出油率高著称,被称为“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
虽然今年来平阴县加大了对玫瑰产业的扶持力度,但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当地多名官员和专家告诉本刊记者,种植玫瑰,受益最大的是花农。
另一方面,由于在玫瑰深加工方面存在着玫瑰干花蕾烘干过程中褪色、香味散失,以及玫瑰花出油率低,玫瑰系列产品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常常出现“花贱伤农”的情况,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制约了玫瑰产业的发展。
1996年后,玫瑰花成为玫瑰镇的主导产业,而今,玫瑰花占到全镇农业收入的一半以上。目前,已开发出玫瑰干花蕾,玫瑰精油、玫瑰茶、玫瑰酒、玫瑰舒心口服液等系列几十个品种,在国外市场争取到了一定的话语权。
刘波向本刊记者分析:“鲜花制品、企业加工、旅游等产业,近三年来每年收入过亿。”
最近几年,平阴县以花为媒,整合资金建设了总面积1万亩、核心区域1000亩的中国玫瑰文化园,每年都在玫瑰盛开的季节举办玫瑰文化艺术节。除此之外,从作家张继编剧的电视剧《玫瑰园里的老少爷们儿》到以孝直村发展历程为蓝本的电影《小村大道》,平阴无疑在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开始了有益的探索。
以经济实力来说,平阴只能算“小县”;但以文化张力来说,平阴又是不折不扣的“大城”。如何让玫瑰这张“文化名片”更加耀眼?这无疑是“中国玫瑰之乡”面临的大课题。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