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朝堂上大人物的心灵还不及一个妓女”

2012-05-12 07:57 未知/ □杨梅 /

  民国文人们的赛金花——

  “当国家危亡时,大家对男人感到失望,觉得他们没用,便塑造出一个高大的女性形象,希望靠女性的慈悲拯救众生。”莫泊桑曾在《羊脂球》里如此说。

  民国时期,国运飘摇、新旧更替,足球比分 NBA比分  竞彩网 nba推荐 足球推荐  足球投注赛金花思索当然的成为了文人们的寄托。从曾朴、樊樊山们的妓女情结,到夏衍、刘半农们终于找到归宿的民族话语再到张竞生们的女权表态……在时代话语驱动下的所谓赛金花传奇,“作者”并不只有她一个人。

  《孽海花》里的交际花情史:上流文化语境里的赛金花

  代表人物:曾朴、樊樊山等

  赛金花是时代的产物。

  生前身后,家国恩怨、政坛风云围绕着赛金花纠缠,表面上她是耀眼的女主角,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她只是历史舞台上一个任人摆布的演员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需要,被塑造成不同的角色。

  第一重叙事里的赛金花扮演了“白头宫女”的角色,她应广大听众需求,一遍遍叙述她在庚子事变中的经历,满足了文人对“高级妓女”的情色想象。

  此种描述里“公使夫人”、“跨国恋”、“红杏出墙”是关键词。其中以樊樊山的《彩云曲》与曾朴的《孽海花》到达极致。

  按现在的说法,由于樊的《彩云曲》,掀起了一股恶炒赛金花的风,多年不衰。《彩云曲》是一首叙事诗,前半叙述的是赛金花(傅彩云)从年幼入青楼到成为公使夫人出使国外的传奇经历;后半段总忘不了赛金花的妓女身份,加上了许多淫乱的花絮,其中包括中南海仪鸾殿半夜失火,瓦德西和赛金花正全裸熟睡,顾不上穿衣服就相拥跳窗逃出等等。

  在他们笔下,赛金花既被拔高成深明大义的李香君、柳如是甚至王昭君,也被扣上红颜祸水的帽子,“害及中外文武大臣”。

  而《孽海花》是近代谴责小说的鼻祖,作者曾朴是洪钧生前的家中常客,与赛金花素来相识。曾朴是出版商,深谙“畅销书”之道,他借了名妓情史这个香艳外壳,包装深刻的政治批判,以一个沉浮于“孽海”的上流交际花,牵出晚清政坛各派势力。

  当时还没有名誉权、肖像权这些概念,《孽海花》女足球比分 NBA比分  竞彩网 nba推荐 足球推荐  足球投注主人公直接用的是赛金花的乳名“彩云”,卷首还印着她的照片。小说于20世纪初一问世就引起轰动,行销十万余册创了纪录。读者都相信小说里绘声绘色的描写是真事:赛金花少女时代随洪钧访欧时为瓦德西红杏出墙,十几年后北京重逢,旧情复燃也就顺理成章。

  多年后,赛金花对记者说《孽海花》都是谣言骂她的:“我幼时与孟朴(曾朴的字)相识,极亲热,他十分爱我,后来我‘领家’(即老鸨)图钱将我许与文卿(洪钧的号)了,孟朴当然实力不敌一状元,情场失意,遂作小说,愤而骂我与文卿。”

  作家影射名媛,名媛以绯闻回敬,各执一词好不热闹,报纸很是炒作了一番。

  在这种语境里的赛金花会德语,擅长诗歌和楹联,出入上流社会、攀交名流,是有着与普通妓女不同的地位的一类妓女群体,而且形成了与精英文化合流的势态。其源头和力量均来自中国的上流人士,他们与高级妓女有着共同的文化和习惯。

  夏衍们的政治批判:“讽刺一下当局的屈辱外交”

  代表人物:夏衍、刘半农等

  不同于曾朴们对出身欢场的“美艳亲王”的情色想象,夏衍、刘半农们对于赛金花的重新塑造则建立在国家危亡的强烈需求之下:借古讽今,塑造出一个女英雄角色借以抨击对当局的不满。

  1935年,白色恐怖正盛,左翼剧作家夏衍在上海白俄公寓里躲了三个月。避难期间他创作了多幕话剧《赛金花》,抨击国民政府消极抗日,“讽刺一下当局的屈辱外交”(夏衍语)。

  1937年初,《赛金花》在南京演出,剧中德国人审问一个洋务官员“会干些什么”,他惶恐地说:“奴才只会叩头,跟洋大人叩头!”并连连叩头。当时日军入侵,形势已十分危急,观众心领神会,哄堂大笑。

  台下主管国民党文化事业的张道藩当场怒斥:“怎么能这样演呢?”他的手下立刻响应往台上扔痰盂,剧场大乱。第二天当局就明令禁止了《赛金花》演出。

  把赛金花视为性别政治的一个重要通道,是当时的重要文学诉求,在所有访问者中,最严谨、最具学术态度的莫过北大国文系教授刘半农和他的学生商鸿逵。

  刘半农认为赛金花是晚清史上一个关键的线索人物,采访她能挖掘许多历史真相和名人“散叶”。他请京城古琴高手郑颖孙先生出面约请赛金花,赛同意每周抽出两个半天的时间,在隆福寺西口郑颖孙家中接足球比分 NBA比分  竞彩网 nba推荐 足球推荐  足球投注受采访。刘半农细心地想到,赛金花受职业影响应该有睡懒觉的习惯,于是把访谈都定在下午,汽车接送,恭恭敬敬,访谈结束提供东安市场著名饭店的晚餐,这对当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赛金花来说是不错的报酬。

  先后谈了八九次,尚未落笔成稿,刘半农于1934年7月染急性热症逝世,年仅43岁。商鸿逵拿着先师遗留的采访资料不知道怎么办,请示胡适,胡适让他实话实说,作“口述实录”。于是商鸿逵按照刘半农生前定下的提纲,出版了《赛金花本事》,此书至今还是了解赛金花生平的最重要著作之一。胡适亦为其作序,称:“北大教授,为妓女写传还史无前例。”

  刘半农去世后,赛金花感念刘半农对她的真诚尊重,前往吊唁,送上挽联:“侬惭江上琵琶,还惹后人挥泪,谨拜首司马文章。” 她以《琵琶行》中的弹琴女自况,将刘半农比作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江州司马白居易。

  张竞生们的女权诉求:“芸芸众生,有谁个敢出来称自己是正人君子?”

  代表人物:张竞生、徐悲鸿等

  电视剧《潜伏》中,几个官太太打麻将时唠嗑床笫之事,傻翠平大咧咧的说:“那种事啊!那要说在床上有什么意思?要有意思还是在山坡上,在庄稼地里头。”其中提到的“性博士”就是张竞生。当时陆桥山的老婆有句台词:“人家是研究美的生活。”

  研究“美的生活”的张竞生,一反面,提倡惊世骇俗的“性解放”、批判伪道学“假仁假义”;一方面,提倡妇女解放运动,提出真正的新时代女性翘楚并不是名妓花魁,而是有独立人格的名媛贵妇和女强人。

  在这一烽烟四起的时代,张竞生希望赛金花这样的名女人不要再拘泥在“白头宫女”诉说“前朝遗事”,而是再像从前承担起其社会使命与救亡责任,跳脱出男权文化与精神性别的遏制。

  1934年,在某次公开演讲会上,张竞生厉声道:“试问这茫茫环宇内芸芸众生,有谁个敢出来称自己是正人君子?有些人道貌岸然,满嘴的仁义道德,可他们满肚子的男盗女娼,瞒得了谁?想起赛金花走红时,多足球比分 NBA比分  竞彩网 nba推荐 足球推荐  足球投注少达官贵人,多少社会名流,不是争先恐后地去舔她的脚吗?她一个烟花女子,尚知民族大义,曾救北京于危难之中,这样的侠骨柔肠,我们不妨自己问一问,比得上么?”

  “利用”完赛金花表达了自己对那些视自己为“文妖”反对“性解放”的伪道学之后,已经退出“江湖”的张竞生,专程从老家广东饶平赶往上海,公开为晚景凄凉的一代名妓赛金花募捐25元钱以解燃眉之急,并在小报上刊发一封致赛金花的信。

  至于张竞生对赛金花的声援,则更大程度上是对自己惊世骇俗的性学研究与社会风俗改革理论的诠释和补充。信中,张竞生问赛金花:“华北又告警了,你尚能奋斗吗?与其空念弥陀佛,不如再现身救国,一切慈善事均可加入的,看护妇也极可为。若能领率一班女同胞作有规模的社会运动,更是再好不过的。”

  张竞生称自己常喜欢把赛金花与慈禧并提,“若你有她的势力嘛,当能变法,当能做出许多新政治。你虽位卑,人格并不微,当联军到北平,她抛却人民和宝贝的太监们溜走了。只有你在金銮殿中与外帅折冲,保卫了多少好人民。”甚至筹划与明星电影经理郑正秋先生一起为赛金花编一部电影剧。

  同时抱有这种希望赛金花“奋力自强”的还有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等知名人士,徐悲鸿一次给过赛金花四张自己所画的骏马图,都被她生活拮据时典卖。

  ■相关链接

  “赛金花传奇”里的名人评说

  林语堂《京华烟云》:“北京总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规模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中,这有赖于名妓赛金花的福荫。”

  胡适《新青年》:“北大教授,为妓女写传还史无前例。”

  夏衍《懒寻旧梦录》:“朝堂上的大人物的心灵还不及一个妓女。”

  刘半农《赛金花本事》:“中国有两个“宝贝”,慈禧与赛金花,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卖身;一个可恨,一个可怜。”

  鲁迅《这也是生活》:“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以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

  苏曼殊《焚剑记》:“彩云为状元夫人,至英国,与女王同摄小影。及状元死,彩云亦零落人间。庚子之役,与联军元帅瓦德西办外交,琉璃厂之国粹赖以保存……能保护住这个文物地区,不使它遭受捣毁破坏,也应算她做了一桩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