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们的中国饭局
陈天桥用网络游戏起家,马云凭电子商务致富,无他,但懂得一个“吃”字。而无论是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慈善晚宴,还是巴菲特的天价午餐,其中总有大批中国富豪的身影,他们有的把这个饭局当做一座通向财富的桥梁,有的则将其作为个人名片上的一行金色履历。无论如何,中国人都将这位美国富豪设下的饭局当成了自家的炕上大锅饭。
权力之屋里的天价午餐
2009年5月,盖茨和巴菲特在美国邀请了全美最富有的一群人,在纽约洛克菲勒大学校长室内举行了一场私人聚会。这场聚会在外界看来同样充满神秘、秘密和“阴谋”。一年之后,关于这场聚会的谜团才被揭开,40位美国富豪承诺将在有生之年或临死之际,捐出自己至少一半的财富。按照估算,这些富豪们如果兑现承诺,他们总共将捐出大概1250亿美元的资产。
一年之后,盖茨和巴菲特将他们的慈善聚会搬到了中国。从2010年8月底开始,中国的很多富豪都陆续接到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慈善晚宴的邀请,并规定这场晚宴每位嘉宾可以带一位已经成年的“富二代”出席,这一点是致命的诱惑。
2010年9月29日下午5时至7时,北京市郊区一处温泉度假村,让中国的富人和公众都纠结了一个多月之久的豪门盛宴终于上演。
慈善晚宴的会场没有想象中豪华,一位与会者介绍,现场风格较为独特,颇有欧洲中世纪的复古风,现场一共有7张桌子,每个桌子8个椅子,房顶上是有绘画的穹顶。除了现场众多的富豪外,会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雕塑了,有与会者看见其中一尊雕塑是“波兰制造”,显示会场与众不同的贵族范儿。
据潘石屹透露,当晚的宴会厅大约摆了六七桌,按照每桌8人计算,企业家和家属合计约50-60人,其中企业家约50人。另据媒体报道,这些企业家中既有此前高调确认出席的王石、陈光标、余彭年、牛根生、冯仑、曹德旺,也有之前媒体猜测的柳传志、张朝阳、马云,还有“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以及几位部委官员,如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和央企领导人等。
一场事先张扬的心理游戏
这场事先张扬的饭局,在媒体的渲染和误读下,在中国富豪或明或暗地拒绝或积极响应中,其引发的讨论已远远超过一场饭局所能承载的范畴。
在之后的很多饭局中,有位企业家总是拿他当时的经历与众人分享:“盖茨头发蓬乱,左手戴着婚戒,轻轻抖动右腿,裤脚卷了一圈,一点都不像55岁成熟男人的样子。80岁的巴菲特戴着玳瑁镶边眼镜,脸上露出祖父般慈祥的笑容,热情地问候中国客人,就好像他们是老朋友一样。他和芒格像两个老活宝,同一款类西装,步态同样笨拙,都陶醉于诲人不倦。”
说完后他一脸得意,留下众人各种羡慕嫉妒恨。
这场被夸大了的武林大会,不见刀光剑影,不分胜负高下,没有年轻人练成绝世武功,没有实质性的成果。他们看似为慈善而战,其实还是一场有钱人的心理游戏。
慈善晚宴也是一次中外文明礼仪的优雅碰撞,吴征说,气氛非常融洽,除了唯一的不足:合影时陈光标带着儿子一直拽着巴菲特的胳膊,“过分热情”,而一些部长、德高望重的企业家站在了后排,连他和杨澜这对重要的协办人都被挤到了边上。另外,说好只能带夫人出席,陈光标一定要带孩子,后者还抢了张朝阳的发言,站起来念了一篇英文稿。
那些巴菲特教给我的事
在美国纽约,华尔街的金融业巨头和时尚界白领们通常喜欢在著名的牛排馆享用午餐,那些在西装革履及高价菜单衬托下的餐厅,被称为华尔街的“权力之屋”。其中,史密斯与沃伦斯基牛排馆是最著名的一家,美国人将这里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股神”巴菲特一年一次的天价慈善午餐就在这里进行。
2009年6月24日12点30分,这里迎来一位往年的常客:股神巴菲特。有幸与巴菲特同桌吃饭的,是中国私募基金业的教父赵丹阳和段永平。同桌的还有赵丹阳的家人,赵以及段的一些朋友,共计八位中方人士。段永平已经是第二次与沃伦巴菲特同进午餐。他透露,这次是和赵丹阳共同举拍,拿到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本次午餐最终确定拍卖的价格是211万美元。。
段永平在餐桌上拍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巴菲特凑过去和他耳语,其实那时巴菲特什么都没说;一张是巴菲特拿着自己的钱包拍照。
和巴菲特吃饭,段永平最不高兴的就是人们总是问“值不值”。段永平说了个故事:过去,段永平曾经买过两只航空股,在他想象中这么多人坐飞机,应该是很有空间的。但是巴菲特却告诉他这是个tough business(困难的生意),后来段永平自己明白了,“航空业没有差异化,只能打价格战。”他卖出了其中一只,避免了不少于5000万美元的损失。而这些都是巴菲特曾经犯过的错误。“这么宝贵的经验巴菲特一句话就告诉你了,多便宜啊。”
对于这顿211万美元的“盛宴”, 赵丹阳说,“巴菲特经历过几十年股市和几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而我只经历过两个完整的周期,所以巴菲特给我的一些问题的回答,让我有信心作出一些大胆的决策。这就像是武侠小说里,从高手里直接学到很多东西的郭靖。”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