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软饭时代
吃软饭似乎是最让人看不起的。已经屡见不鲜的官场“二奶”、富豪“包养”自不必说,想把男人骂死的就说他是吃软饭的——歌手张杰最近就深陷“吃妻子谢娜软饭”的漩涡,却被人忘记了出色的音乐才华。
但换个角度,只有有本事的人才能吃软饭。从专娶高门望族后裔为妻的李白到“吃夫人饭,做领袖事”的蒋介石——他们是被权力包养的国民女婿;从“民国四公子”到“唱昆曲”的白崇禧之子白先勇——他们是家族“软饭”里的文化高峰;而从马蒂斯到电影界的李安——哪个不把软饭吃出了至高境界?没有他们,我们的社会就少了哲学家、艺术家、作家……
文化名人洪晃曾说:今天,大家都在说中国当代文化缺乏有力量的作品,这跟大部分男人都去经商挣钱是有关系的,经济如此增长,文化怎能不后退,不管男的,女的,所有心思都去琢磨怎么赚钱了。谁都没有这些闲功夫再去画画、作曲、写小说,去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何在。所以,有人吃软饭是好事,如果我们还是闲不下来,地球就会爆炸的。
这个时代鲜花盛放。关于盛会的流水席,关于国际都会的追求,关于创富升职的成功学,无数人参与其中,成为奇葩或绿叶。
但在前往时代中央舞台的路途中,名气大不一定代表才华高、财富多不一定代表活得好、学识高不一定代表不会精神空虚,多数人称颂不一定代表价值大——他们活得像一部成功学,未必就懂得什么是幸福;他们活得像一句广告,但未必就是真实的自己。
在地铺上睡过11年的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有名言:“人有三个姿势,爬着、蹲着、跪着,这三种姿势都可能选,在创业的时候想站着很难。更多的时候是爬着,这是心态上最大的挑战。”但是,在《让子弹飞》里,张麻子的一句台词仍然萦绕在我们的脑海:“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我们自问:是否要为成功跪着?要将自己压缩到怎样的一个程度才能得到认可?往名利场中心挤去,真是一个好主意?
凡勃仑是一位另类的思想家,他把人按“闲暇”来分类,分成有闲阶级和无闲阶级。
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基于文化的软实力对世界的影响正在与日俱增。物质上,我们是个出口大国,文化上,我们是个文化进口国,而且有15倍的贸易逆差——中国的”有闲阶级”所承载的,正是政治经济等“硬实力“之外的“软文化”。
大时代的边上,有这样一群吃着各种软饭的“有闲阶级”——他们主动与社会潮流保持着若远若近的距离。你可以视其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可以说他们拧巴。但正是有了他们映衬,你更能读懂这个时代,和我们民族的血脉。
专题文章: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