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传媒时代,国王们的情色游戏

2011-11-20 11:25 《齐鲁周刊》/ 士齐 /

  ■情色普京·延伸

  传媒时代的领导人们,早已不是养在深闺的幕后英雄。有人甚至认为,国王们的穿着、性能力,就是这个国家的生产力。

  “女人越多,能力越强”

  法兰西文化和历史的传统,可以理解政治家有情人,但不允许政治家犯政治错误,也不容忍阴谋的存在。

  法国总统萨科齐的情史就厚过电话簿,朋友请他做证婚人,他居然恋上新娘,最终娶她为妻,她就是塞西莉亚。而跟塞西莉亚离婚后,他马上另娶名模布吕尼。

  面对如此领袖,法国人只说一句:“啊,好浪漫啊!”从不过问总统的私生活,前总统希拉克包二奶也从来不是秘密。法国政界甚至有“女人越多,能力越强”的说法。据说,萨科齐的许多情色新闻,都是他自己放的风。

  法国资深新闻记者杜波伊斯2006年出版的《性政治》一书,详细讲述了法国政坛数百年来的各种性丑闻,从拿破仑到弗朗索瓦总统他在1899年和他的一名情妇发生性行为时死亡。杜波伊斯称,“几乎所有的法国男性政治家都是患有强迫症的花花公子。”

  “知道‘五七制’吗?”法国人称这是法兰西的特色,“从下午五点下班,到晚上七点回家前的这段时光,往往是我们法国人与情人幽会的好时段。很多电影和小说都有“五七制”留下的故事。普通人和总统都是一样的,做好工作,保持诚实,也能有自己的私生活。”

  “如果法国也像美国那样追究性丑闻的话,我的所有部长都会辞职的。”这是已故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锥心之言。

  法国人的邻居意大利人,对待“色情政治”的态度,也如同家常便饭一样平常。

  在野党成员安东尼奥·迪·皮耶特罗曾说贝卢斯科尼就像一个拉皮条的,相较于国家大事,他似乎愿意花更多时间为他的靓妞们找工作。“这个很好,那个漂亮,还有那个,她的胸很大。”

  一直跟踪研究贝卢斯科尼领导风格的俄罗斯著名记者阿纳托利·瓦谢尔曼发现,老贝之所以成功,是他善于把自己的领导人个性延伸到意大利人的公众性格土壤里,迎合了意大利的传统文化。意大利人热情爽直,喜爱美女,而且意大利也盛产美女。

  瓦谢尔曼的发现表明,贝卢斯科尼玩“色情政治”,看似滑稽,实则理性。一个72岁的领导人对年轻美女的“力比多”保持高水平,反证了他们的领袖是个懂得生活情趣又是心态年轻的活生生的人。

  谁制造了总统的绯闻

  有人说,林肯要是活在今天,铁定难以当选美国总统:他胡子拉碴、衣冠不整,更别提嗓音难听、口才甚差,要是参与电视辩论,那简直足以引发一场公关危机。

  在路易十四时代之前,很少有哪个政治家能将自己的形象广泛传递给他所统治的人群,因为在印刷术尚未发达的时代,这本是不可能的任务。传播学家尼尔·波兹曼曾说,美国的前15位总统如果走在街上,没有人会认出他们是谁。

  摄影和电视技术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这种印刷时代的文化心理。图像开始以其直观、逼真的视觉冲击力影响人们的认知,影像的重要性逐步增加,到1922年,李普曼相信“今日照片已经拥有了压倒想象力的权威”,一个视觉主导的社会蔚然成形。

  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镜头来观看政治家,这种持续不断的观看塑造了他们的经验。正如桑塔格在《论摄影》中所言,人们的经验变成了一种观看方式,“参与一次公共事件则愈来愈等同于通过照片观看它”。

  他们的大头像也像其他社会名流一样,经常出现在各类媒体上,而人们也习惯了这样一种状况:政治领导个人比政党的差别更重要。他们常常是“喜欢”奥巴马或莎拉·佩林,而不是认真思考他们所代表政党的纲领差异。

  肯尼迪总统夫妇之所以能在美国公众心目中获得皇室般的地位,与这对夫妇得体的穿着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密不可分;而绰号“外星人”的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则因为他一件看上去五彩斑斓的怪异衣服而颇受争议。这些看起来十分感性的因素,很可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把“喜欢某个政治人物”和“喜欢他的政治主张”划上等号。

  这个逻辑反过来自然也成立。2009年,英国首相戈登·布朗的一份“首相化妆指南”被八卦小报捅出来,引起许多媒体的讥笑;愈加雪上加霜的是,他还被男性时尚杂志《GQ》评为当年“最差服装奖”。而之后继任为英国首相足球即时比分的卡梅伦却曾是《GQ》“2007年英国最佳着装男性”之一,这与他们的支持率恐怕不无关系。附带说一句,卡梅伦的太太萨曼莎本人原来的工作就是一个熟悉大众市场外形包装的创意总监。

  曾有记者问圣雄甘地,为何在拜见英国国王时身上穿那么少,他答:“国王身上的衣服够我们两个人穿。”当然,他是对的,你无法设想一向坚持奉行简朴的甘地,穿着一身华贵的衣服出现时所引发的政治后果。他那一身白布,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性礼仪和政治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