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家族血脉
从始祖毛太华到毛泽东,再到年龄最小的毛东东,因毛泽东而荣耀的毛氏家族,同中国其他许多家族一样,给历史留下了太多或平凡、或不平凡的往事。
毛氏家族百年大迁徙
毛太华,被韶山毛姓奉为始祖,在《毛氏族谱》中,地位至高无上。
《韶山毛氏族谱·卷首》记载:“我族始祖太华公,元至正时人也,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之澜沧卫。”
古代之“澜沧卫”,在滇西北的北胜州今云南省永胜县。
公元1382年,明军平定云南,为巩固领地,就地招募一批军士。毛太华应招从军,后娶当地彝女王氏为妻,安家落户,被提升为管辖120名军士的百户长,居住地命名为“毛家湾”。
1396年,首任澜沧卫指挥使王佐率官兵建澜沧卫城(即今永胜县城)。毛太华率军士参加了筑城工程,立下军功,受到嘉奖,赐封为“武德将军”。
此时,毛太华从避乱讨生计到从军作战、筑城建军功,从为人耕作到娶妻生子,从毛头小伙到“乡音无改鬓毛衰”,在永胜已经生活了30余年。
终于做出了决定,回乡——但不是江西,而是湖南。双色球适逢朝廷要从邻省调集人员以填充湖南人口,毛太华离开客居地,“以军功拨入楚省”。他携长子、四子入楚,二子清二、三子清三留下来继承军户、延绵嗣续。
十余年后,毛太华去世,其子毛清一和毛清四迁到湘潭的七都七甲(即韶山冲)定居。自此以务农为生,世代相传。
1727年,毛太华第7代孙始修族谱,定下20代子孙名字族牒为:“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自1727年至1941年间,韶山毛氏家族曾四修族谱。第一次修族谱是在1737年,二修于1881年,三修于1911年,四修于1941年。从第一次修族谱到四修族谱,其间经历204年。
相传到毛泽东曾祖父毛祖人,已是第17代传人,祖父毛恩普是第18代传人,父亲毛顺生是第19代传人。毛泽东则是第20代传人。
现在的云南永胜县毛家湾,以沙河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村,有毛姓人家140余户,都是毛太华的第二个儿子毛清二的后代。
1997年4月18日,毛泽东女儿李讷偕其夫王景清等,从北京专程到永胜寻祖。
毛太华之后500余年,毛泽东回到先祖曾生活过的江西吉水,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今年5月1日,吉水县毛泽东祖籍渊源展示馆开馆。1996年9月,在吉水县八都镇105国道旁,建起一个纪念碑,上书“毛泽东祖籍八都”几个大字,该碑刻文字由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送至北京,经中共中央文献资料研究会审查后批准。
而在遥远的浙江江山,又将毛氏家族的历史上推了若干年。据江山市广渡村《清漾毛氏族谱》记载,清漾毛氏东晋时由安帝封地三衢,先祖毛元琼,字公远,号清漾,其居住地便以其号命名。后清漾毛氏后裔的一支迁往湖南,一支迁往浙江奉化。蒋介石的发妻毛福梅正是奉化毛氏的后裔。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韶山毛氏系出吉水毛氏,吉水毛氏系出三衢毛氏,三衢毛氏主系在江山清漾。整个江西、湖南的毛氏,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江山清漾毛氏的后裔。
“我家有‘两个党’。一个是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是我和母亲、弟弟所组成,
1937年,在陕北的窑洞里,毛泽东向到访的美国记者斯诺讲述他的家事:
“我于1893年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我的父亲是一个贫农,当他年轻的时候,因负债累累,便去投军,他当了一年多的兵。后来他回到我生长的村上,由于拼命地节省,他靠着做小生意和其他事业赚了一点钱,设法赎回了他的田地。”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字顺生,读过几年私塾,靠勤劳起家。毛泽东的母亲没有念过书,因在文家排行第七,家里昵称“七妹”。七妹娘家在湘乡四都唐家,与韶山冲隔一座云盘山。文家祖坟在韶山冲,为了扫墓时有个落脚的地方,就把七妹许给毛家。七妹13岁时与小自己3岁的毛顺生订婚,正式结婚时18岁。
毛顺生涉足猪、牛的买卖。他把母牛买回来后“承包”给他人喂养,养户获牛力、牛粪,主户获牛犊,再出售牛犊或者喂养长大后出卖,从中获利。
他还发行“毛义顺堂”股票,把邻里乡亲的余钱收集起来,以期增值,得到韶山冲商界的认可。
持有“毛义顺堂”股票的人越来越多。可以说,毛顺生是在中国农村最早运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致富的典型范例,也是很早就认识到股票在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位中国农民。
要知道,毛顺生发行并较大规模地使用股票是在20世纪之初。
1917年之后的几年中,毛家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几次被败兵勒索,遭强盗抢劫,文七妹的病痛日益加剧。
毛泽东对斯诺回忆道:“我家有‘两个党’。一个是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是我,我的母亲和弟弟所组成的,有时甚至雇工也在内。不过,在反对党的“联合战线”之中,意见并不一致。母亲主张一种间接进攻的政策。”
1919年10月5日,文七妹因病逝世,终年52岁。毛泽东正在长沙忙于驱张运动。得到母亲病危的家书,毛泽东焦急万分,带着小弟泽覃,日夜兼程赶回韶山。可当他赶到上屋场的时候,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
这位善良的母亲,临终时还在喊着大儿子的名字。
母亲去世后,毛泽东曾把父亲接到长沙居住,同去的还有他的伯父。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他站在两位老人的遗像前,默默凝望,然后对身旁的人说,如果是现在,他们都不会死。
“皇亲国戚”回归百姓行列
女儿李敏说:“父亲教育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
李敏会为“自己上街、去公园,根本没人会认出她”而感到欣慰。她因不会生火而熏得自己满眼泪水,最初煮米饭常常会做成夹生饭,面没发起来就蒸馒头,结果蒸成了面疙瘩。
李敏的儿子孔继宁,发起成立了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公司,女儿孔冬梅则创办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并亲自担任董事长。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发掘红色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
2007年去世的毛岸青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机会并不多。他和死在朝鲜战场的哥哥毛岸英都有着凄惨的童年,他翻译的一些作品被收入中文版《列宁全集》。
但这位翻译家,健康状况一直不好,晚年甚至在北戴河的军队疗养院里度过。比起那些在“文革”中饱受冲击、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大显身手的同龄“革命后代”,毛岸青大多是把思绪沉浸在对以往的怀念中。
对于毛泽东,嫡孙毛新宇充满了敬仰。他说爷爷是自己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2003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时候,毛泽东的重孙毛东东降生,似乎冥冥中有种天意。毛远新:毛氏家族的“灰色”人物 毛泽东的子侄中,毛远新是特殊的一个,作为“文革”时期的重要人物,毛远新的过去和现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为出生在新疆,毛泽民给儿子取名叫“远新”,要孩子永远记往他的第二故乡——新疆。出生后不久,父亲便被盛世才杀害。
1946年秋,在中共中央和张治中将军共同营救下,新疆监狱中的百余名干部回到延安。母亲朱旦华带着远新去见毛泽东。
后来,朱旦华改嫁方志纯(方志敏之弟)。1951年,毛远新到北京随毛泽东生活。在自己儿子毛岸英牺牲、毛岸青长期生病的情况下,毛泽东实际上是把毛远新当作亲儿子一样关心和培养。江青也把毛远新视同己出,毛远新称江青为“妈妈”,江青则总是叫毛远新的小名——“小豆子”。
1965年,毛远新到部队当兵。他发起组织了“哈军工红色造反团”。特殊身份使他成了当地红卫兵领袖。1968年5月14日,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毛远新担任革委会副主任,被视为“可靠接班人”。不久,他又担任沈阳军区政委、政治部副主任。
1969年9月18日,张志新以“反革命”的罪名被捕入狱,时年38岁。张志新被逮捕后,原打算只要她认罪,判几年就可以了。但张志新始终坚持自己无罪。1970年5月,张志新因“反对毛主席、反对江青同志,为刘少奇翻案”被判死刑。
1975年2月,辽宁省委常委开会讨论“现行反革命犯张志新的案情报告”。会议由毛远新主持,他参与核准对张的死刑,对张的死负有重要责任。
1975年,毛远新坐进了中南海。11月26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国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件,一场急风暴雨般的新政治运动又开始了。“四人帮”趁机制造舆论,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了周恩来和邓小平为首的一班老干部。
终于,在1976年4月5日,天安门广场的四五运动震惊了毛泽东,他听信了毛远新的汇报,很快作出决定: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
1976年10月6日晚,华国锋、叶剑英亲自坐镇指挥,在抓捕“四人帮”的同时,他们当然没有忘记解决毛远新这个心腹大患。
1993年10月,毛远新17年刑满后,被安排到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工作。1996年毛远新全家迁入上海市政府分配的新居。2001年2月,毛远新退休,按高级技术职称标准,每月领取1080元的养老金,并享受烈属待遇。
曾去拜访毛远新的作家叶永烈回忆道:“他讲话不多,显得很有顾虑。我理解他的心境。说及与政治无关的话题,他就显得轻松。他说,这一回彼此结识,交个朋友,日后可以在合适的机会再谈。他知道我在写‘文化大革命’史,他在日后可以答复我的一些问题。”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