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玲珑山下的金老板们(2)

2011-07-03 17:33 《齐鲁周刊》/ 吴永强 /

  张金平同样有着金矿从业经历,40岁内退,自己经营珠宝店。谈起曾经的金矿岁月,她说:“从采矿,到选矿、加工,没有我不熟悉的,曾经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同样,张金平的丈夫也在金矿工作,现在依旧为黄金奔波,“他现在在甘肃,是高级研究员,有句口号不是说么,有黄金的地方就有招金,我跟他开玩笑,有招金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找到黄金,他就冲过去,很久不回家。”

  “我们是被黄金改变的一代。”张金平总结道。

 

  3个多月后,案情大白于天下,警方宣布车主已惨遭劫匪杀害,但出乎人们预料的却是,被列为本案第一被告的犯罪嫌疑人竟然是一个曾经拥有百万身家、年仅22岁的年轻人。

  他叫李明君。

  1982年9月24日,李明君出生在招远市阜山镇的一个农民家庭。8岁那年,由于父亲栾某在外面包养情人,母亲栾香菊与之离婚,带着李明君改嫁到了玲珑镇的李家。

  带着两个孩子的栾香菊嫁到李家时,还给李家带来了一口金矿的开采权。有了这口金矿,李家可以用“日进万金”来形容。李家最富裕的时候,家产曾达数千万之多。

  李明君上初中时,父亲买的一辆德国原装奥迪车就成了他的代步工具,这在当时的玲珑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0年,李父被查出身患癌症,并在一个月后猝然离世。李明君从母亲栾香菊那里拿到了60多万元的现金和一栋造价超过200万元的酒店以及那辆原装进口的奥迪轿车。这时,李明君18岁。

  他在社会上不停地结交朋友,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身边的这些“铁杆儿”的一切消费,都由他埋单。大酒店很快就没人光顾了,不久被迫停业,60余万元也花光了。

  此时的李明君已是身无分文。

  2004年3月初,李明君纠集了两个哥们,驾驶一辆借用的桑塔纳2000进入青岛,劫持一名开宝马车的女子,并将其杀害。

  最终,李明君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李明君的继父生前是玲珑镇有名的富豪之一。招远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侯仁贤大队长亲眼见证了李家从兴旺到败落的历史。侯仁贤不无遗憾地说,当初李家靠着一口金矿就轻而易举地一夜暴富,但财富的快速膨胀并没有解决意识上的落后。

  被黄金改变的一代

  一夜暴富只是少数人的幸运和不幸,在招远,更多的是生存在黄金产业链上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44岁的王丽娟现在是招远珠宝首饰城一家首饰店的店长,这家名为爱得康的珠宝首饰店,主要经营黄金制品,还是台湾七彩玉的山东总代理。“这段时间是销售淡季,一天有四五万的营业额。去年8月黄金节期间,几天时间就有100多万的收入,全国各地的很多顾客会来光顾。”

  6月25日,本刊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对来自潍坊的新婚夫妇从王丽娟手上买走项链、手镯、戒指等一套首饰,花去3万多元。王丽娟告诉记者,普通消费者一次花去三五万的情况很多,但数额再大一点儿就很少了。

  王丽娟曾经在玲珑金矿工作,从1989年到2007年,她把自己大部分工作生涯留在了那里。她负责过磅,管理单位进出物资。她的丈夫是河北承德人,“1958年从全国各地往玲珑金矿调人,他父母就到了这里,他一出生就是金矿子女,1986年参加工作,顺理成章就进入玲珑金矿。”

  2007年,金矿开始减员增效,大批人员被分流,王丽娟就是其中一个。“女的35岁以上,很多下岗了,矿上一次性给25万元,买断工龄。”

  丈夫继续在金矿工作,“他不下井,在地面上开车,工资少一点儿,上个月发了将近一万元。”而谈到她自己,作为店长,“一年两万多元”,她说自己还算满意,但“你不知道现在钱毛成了什么样子,猪肉都要比牛肉贵了”。

  王丽娟向记者感慨:“我们这一代人,几乎把所有青春都给了金矿,现在虽然不在矿上了,但生活还是与黄金有关。”她没有想过除了黄金自己还能干什么,“人生是不能假设的。”

  距离王丽娟的店不远,张金平经营着一家金万福珠宝店,和王丽娟不同,她不是店长,而是店主,“这个店就是我开的”。

  张金平同样有着金矿从业经历,40岁内退,自己经营珠宝店。谈起曾经的金矿岁月,她说:“从采矿,到选矿、加工,没有我不熟悉的,曾经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同样,张金平的丈夫也在金矿工作,现在依旧为黄金奔波,“他现在在甘肃,是高级研究员,有句口号不是说么,有黄金的地方就有招金,我跟他开玩笑,有招金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找到黄金,他就冲过去,很久不回家。”

  “我们是被黄金改变的一代。”张金平总结道。

  ■链接

  还原金都:

  黄金、苹果、粉丝和温泉

  在招远采访,穿行在丘陵间的小路上,一路上路过很多果园,“烟台苹果莱阳梨”,招远的苹果独具特色。招远1967年引入富士苹果接穗进行嫁接,到1988年全市发展红富士苹果10万亩,成为当时全国红富士苹果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县市。

  一进招远城区,就看到一处大型雕塑:两个硕大的金字塔形状的“斗”相对悬挂,上面的是黄灿灿的金色,下边的是黄色花岗岩石,据说这是招远市标志性雕塑,名字唤作“天地金魂”。

  除了黄金和粉丝,招远值得一提的是温泉,水温居然高达96摄氏度,据说可以直接煮鸡蛋了。

  记者从招远市相关部门了解到,从1978到2008年间,该市GDP年均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4.7%左右,在2009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及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榜中,分别排名44位和51位。

  2010年,拥有58万人口的招远GDP突破4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2.56亿元。

  建国后,招远黄金产量连续30多年居全国之首。2002年,中国黄金协会正式授名招远市为“中国金都”。2007年,招远市保有黄金储量414吨,占全国岩金储量的14.9%。全市地方黄金采选规模26305吨/日,生产黄金22.8吨(73万两),对外加工成品金31.25吨(100万两)。

  2007年,中国黄金产量超过1905年以来雄踞全球黄金产量霸主地位的南非,获得“全球头号黄金生产国”头衔。山东为全国第一产金大省,2008年黄金产量占全国的20.52%。而山东的黄金集中产地为胶东半岛,其中又以招远为最。1949~2008年,招远共生产黄金465.854吨,占同期全国黄金总产量的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