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济南:每天32对夫妻变路人

2011-06-13 09:54 《齐鲁周刊》/ 杨百会 /

  有位作家说:世上没有绝对健康的婚姻。绝对健康的婚姻就像绝对不生病的人一样,更何况婚姻原本就是一种有缺陷的生活。既然如此,离婚也就见怪不怪了。

  赶时髦的离婚率

  32对!2010年,济南共办理了11715件离婚手续,平均每天32对夫妻分手。

  根据济南市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市内五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统计的数据,各区的离婚人数基本都呈现逐年递增的形势,五区总的离婚人数已经从2005年的4503对增加到了2010年的11715对,六年时间增加了一倍多。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济南离婚人数不断增长。济南市去年有11715对夫妻办理了离婚手续,分布在各个年龄层,‘80后’、‘闪离’正呈现出上涨趋势。按照这个数据平均下来,2010年济南每天有32对夫妻分手。

  “很多年轻人觉得领了结婚证就没了激情,今年就出现了一对小夫妻情人节结婚,第二天就来离婚的情况。”6月7日,济南市市中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对《齐鲁周刊》记者说,很多刚结婚的年轻人可能会因为一次拌嘴就前来离婚。“以前可能一天都没有一对离婚的,现在每天都有5对左右,仅2010年就有1703对夫妻在市中区民政局解除了婚姻关系。”

  据相关报道,历下区2009年离婚夫妻不足1500对,但去年已经突破了1700对。2006年以来,该区离婚人数平均每年递增200多人次。

 

  离婚,没有理由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现在离婚的理由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朴素”,而是丰富多彩、千奇百怪。

  6月7日,在济南市市中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前不久,小张与丈夫结婚还不满半年就提出离婚,原因竟然是她看不惯丈夫总是从牙膏前端开始挤,还不盖牙膏帽。再加上其他生活习惯的不同,小两口的矛盾越来越多。在吵闹几个月没有结果后,小张提出了离婚。

  记者从市中区和历下区婚姻登记处了解到,离婚人群中,婚姻维系不足一年的比重非常高。2009年,这两个区共有3304对夫妻离婚。其中,婚姻关系维持不到一年的共有602对,占到这两个区总离婚人数的18.2%。

  在网络上一起“谁动了你的婚姻”的调查中,有人认为当初选错了,不该娶她或不该嫁他;有人说是因为性格不合,感情不和;有人说,为财产,起纠纷了;有人说,是生理缺陷……

  也有夫妻在申请离婚时,很坦诚地写出离婚原因:第三者介入。

  据市中区婚姻登记处统计,在离婚原因一栏,写的一般只有5个内容,一是草率结合,二是感情不和,三是第三者介入,四是经济纠纷,五是其他。

  “新婚姻法实施后,结婚、离婚都属于个人隐私,我们也不过问,只要他们手续齐全。”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说,现在离婚程序并不复杂,只要双方证件齐全,在债权债务、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协商好了,在婚姻中心一般就是一个登记程序。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对《齐鲁周刊》记者表示,离婚并不都是坏事,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从小处说,它是一个人重要的精神归宿和安全堡垒,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井然有序具有决定意义。从大处说,有了健全的家庭,才会有一个健全的社会。而且离婚对绝大多数当事人来说,毕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成本很高,有的甚至留下终身遗憾。因此,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认真思考家庭的重要意义,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忠诚于婚姻,捍卫家庭价值。

 

  当离婚成为获利工具

  “假离婚”随着近年来在拆迁补偿、买二套房、逃避夫妻债务、孩子上学等问题而粉墨登场成为获取利益的工具。有法律人士认为这不仅是对神圣婚姻的亵渎更潜在着巨大的风险。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子女上学、拆迁补偿、购房等都是近年来假离婚的主要理由。

  据调查如果当时不选择假离婚而又想让孩子读心目中的“好学校”除了需要打点关系外还要每学期缴纳一笔数目不小的借读费这样几年小学下来的费用跟办本离婚证的成本相差数千倍。

  除了子女上学更多人的假离婚是为了拆迁补偿、购房等原因。

  某专业房产网站曾推出一个“为买房子假离婚你愿意吗?”的网络调查问卷结果有64%的网友说“可以试一试”。但是因假离婚引发的刑事案件、民事纠纷渐增。业内人士认为“假离婚”是对资源分配不公的一种诉求表达。

  面对严厉的房贷政策不少市民想到了以假离婚的方式来删除购房记录降低贷款成本。

  2010年12月,历下区姚家庄有30多对夫妻来办离婚手续,这也是历下区婚姻登记处历史上首次出现离婚也要排队叫号的现象,就是因为这个村子要拆迁分房,离婚后可以多得到几十平米的房子。

  为了房子“假离婚”,一般都会在离婚协议书上将多套房产归到其中一个人名下,这个协议一旦签署就具有法律效力,即便双方复婚,房产也已经变成一方的私有财产,而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于是,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