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与中国球迷的30年(2)
1982年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第一次出征。在亚洲区外围赛阶段,中国队6战3胜1平2负,自以为稳获出线权,便解散放了大假。然而初涉尘世般天真的中国足球,在附加赛中1:2败北,“只差半步”被挡在了西班牙世界杯门外。这也是(除2002年外)中国足球离世界杯最近的一次。
1982年尽管中国队未能打进世界杯,但容志行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技术和充分尊重对手的良好赛风,被当局树立为“志行风格”。在那个刚刚打开国门,思想解放的年代里,国人猛地意识到与世界的差距,而变得有些失落和彷徨。在这种背景下,它与“女排精神”一起,成为了中国人奋斗的象征。
2006年·黄健翔和足球宝贝
被网络改变的生活
2006年,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通过网络直播目睹了意大利夺冠和齐达内的戏剧性谢幕。很多网友可能已经忘记那些七零八落的比分和镜头了,但一定不会忘记黄健翔在意大利对澳大利亚八分之一决赛最后几分钟的疯狂解说。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第十二个年头,网民数量达到了1.23亿。基于P2P流媒体的网络直播技术使得由于争抢遥控器而被判“无妻徒刑”的球迷老王们可以把遥控器交还给老婆了;而在一次几近疯狂的世界杯解说后,黄健翔作为一个娱乐人物横空出世,“意大利万岁”的解说词被网友恶搞成多个地方方言版以及手机彩铃版本,并和各种纷纷扰扰的网络炒作事件一起,印证了网络时代和全民娱乐时代的真正来临。
新周刊世界杯后采访黄健翔时写道:也许,10年来中国足球的最大成果不是踢进过世界杯、不是女足、不是CCTV-5、不是俱乐部和联赛、不是球迷千千万,而是——黄健翔。
与此同时,一些没有获得世界杯版权的门户网站也开始注意到视频的重要。它们纷纷利用绘图、制作flash等方式来取代进球回放。更有甚者,竟拿出“实况”足球游戏将世界杯上的进球“复制”一遍,将片段录下来取代真实的视频。尽管这现在看起来十分可笑,但当时确实颇受网友欢迎——中文互联网开始进入视频时代。
2006年世界杯上英格兰队表现不佳,倒是他们的太太团最为抢眼。包括辣妹维多利亚、“英国最性感的女人”谢莉尔、鲁尼的女友科琳在内的一帮美女不仅在看台上风光无限,她们集体购物、聚餐甚至内斗的消息和图片更是谋杀了不少媒体的版面。与太太团们一起抢占版面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足球宝贝、美女主持、美女球评员……在以往,足球世界似乎只属于男人。“女色”大举入侵球迷的视线,德国世界杯还是第一次。
■链接
世界杯中国大事记
1978年 应球迷邓小平要求,央视首次对国内进行了世界杯转播。
1982年 中国足球队第一次出征。“只差半步”被挡在了西班牙世界杯门外。
1986年 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世界杯的全部比赛。国足在家门口1:2输给香港队,工体门外数万名球迷发生骚乱。
1990年 中国记者首次采访世界杯。1990年世界杯主题曲《意大利之夏》的作曲者后来为2008奥运创作了《永远的朋友》。看球喝啤酒兴起。
1994年 巴乔被定义为悲情英雄,成为一代中国球迷的偶像。“万宝路杯全国足球甲A联赛”首次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足球职业化开端。
1998年 “go go go ole ole ole”,瑞奇·马丁《生命之杯》的旋律病毒般深入中国球迷的骨髓。“四星巴西”被视为夺冠的最大热门,赌球第一次传入内地。
2002年 中国首次踏上世界杯舞台,首战0:2败给了哥斯达黎加。出国看球、“六合彩”风靡。
2006年 中国人第一次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世界杯。
相关阅读:
|